叔本华:高考加分的合理性与存在的必要性
(2014-05-30 10:33:59)
标签:
报名电话自主招生作者社会正义情况教育 |
分类: 佳文共赏 |
佳文共赏:
叔本华:高考加分的合理性与存在的必要性(2014-05-29 11:18:21)
晨雾 / 转帖
有关高考加分的讨论很多,下面从加分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方面发表点自己的看法。
讨论加分政策,先要分析一下加分都有哪些种类,分别研究和讨论。
一是学科竞赛优胜者,包括奥赛、科技发明等等。给这部分人加分的理由无非是鼓励在某方面有特长,但整体发展不平衡的学生。鼓励特长,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未必需要采取加分的方式。近年来,各种形式的自主招生已经很普遍了,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基本都能够在自主招生中占主动,已经在这一政策中受益了,在普通高考中再给加分,有重复受益之嫌。
二是体育特长生,包括二级运动员等等。加分的理由与上一条基本相同,高校也需要这些人给自己的运动队提高成绩。但反对的理由也很明确,本来高招中就有体育特长生这一项,高校完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招收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也无必要在高考中再次加分。
三是各类三好生。所谓三好生,其实硬指标就是各科学习成绩。省级市级三好生,无非是那些在学校成绩优秀,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些学生应该成为大学生的主流,但他们的优势,完全可以在高考成绩中加以体现,再次加分也是重复受益的,对其他学生也不太公平。
四是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如见义勇为、军烈属等。我认为这些学生及他们的家长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但并没有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之中,为弘扬社会正义,对这些学生的加分是必要的。而且,从比例来看,他们的占比是极其微小的,对整个高考基本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五是少数民族。这个问题最不好说,涉及国家政治和民主政策,有些敏感。我个人认为,国家在表面上对少数民族的照顾,实质上是承认了少数民族的劣势地位,会导致少数民族在心理上的劣势感,反而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且这个政策会导致父母一方少数民族的人,都会选择子女为少数民族,结果是少数民族在国家占比越来越高,不利于民族政策的稳定。建议取消这种表面意义上的优惠,将中华民族放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共同发展。
上述五种情况基本涵盖了加分绝大部分情况,个人观点,除了第四种情况,加分都可以取消。加分的本意是为了公平,但事实上造成了更大的不公平。确实到了该清理加分的时候了。
信息来源:2014-05-29 新浪博客 叔本华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9614bf0101i999.html
晨雾点评:
作者的分析有一定的合理性。高考加分如果按照作者的分析“除了第四种情况,加分都可以取消”,以2014年北京高考加分人数共10655人次统计,有10378人次的加分将全部取消,占现有人次的97.4%。只剩下2.6%了。剩余的加分项目为: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台湾省籍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思想政治品德突出,烈士子女,区县见义勇为,二等功以上退役军人,共7项。
-------------------------------------
晨雾2015高考(自主招生)公益讲座通知(简版)
讲座时间: 2014年6月1-2日(假日)上午 9:00,下午13:30
讲座地点: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共4个场所
报名电话:64061856(东城),66127087(西城),84888088(朝阳),62610909(海淀)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ec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