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报名电话机会更令人妙计高低 |
分类: 晨雾原创 |
荒唐的升梯度填报
晨雾 / 文
今天从一家比较权威的教育类网站读到一篇题为《2014年高考志愿填报有升、降、平3种梯度法》的指导志愿填报的文章。文章不长,但是怎么看着这么别扭(本文后附有原文)。
第一,
北京今年第一年实行只有两所学校的平行志愿,就已经有不少专家提出一种理念,1A可以冲高,只要1B与1A之间保证一定的梯度就能防范风险。还有人把这种操作模式进一步“规范”为两所平行学校之间的梯度值为10-20分,也有更“保守”的说要到30分。晨雾发现这种说法已经在误导考生和家长了,晨雾写了一篇《两所学校的平行志愿 -- 1B必保是死原则》,专门给出案例分析反对脱离了考生定位去大谈什么梯度。
目前考前报志愿的北京和上海已经结束,其他省区的志愿填报在高考之后进行,而且可选平行志愿一般不止两所,填报志愿的难度大大降低。但是同样存在先自我定位,再选校的问题,自身定位之后才谈得上梯度。文章《2014年高考志愿填报有升、降、平3种梯度法》通篇不提考生定位,不知道其所谈梯度的依据是什么?
第二.荒唐的升梯度填报
退一步讲,假设考生定位已经做好了。那么就可以有升、降、平3种梯度法可选吗?没错,确实是这样。但是这三种梯度法选择的结果是什么?对于降梯度填报我们比较容易理解,这是常规的考虑,我们不去讨论。对于平梯度或者说局部等梯度填报,这也是可以理解。因为可选平行志愿多于三所,考生对某一层次的高校独有情种,完全可以在局部采取等梯度填报。例如A选择清华,B选择北大,C选择上交,D选择……,A与B基本是等梯度,当考生成绩处在清北边缘位置,这样填报如果考生成绩能达到清北之中今年较低的哪所,就能实现清北梦。但是像北京这种只有两所平行学校可选的,我们还是建议慎用等梯度法。
让我们不可理解的是所谓升梯度填报。就是平行志愿的几所学校中,把低的放在前面,高的放在后面。让我们看一看原文作者如何解释这种升梯度填报?
“升梯度法选报志愿,风险较大,即A志愿不被录取,其他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很小。但有时会有少数名牌学校,因报考者少,当你的分数又有竞争力时,此种选报志愿法,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但这种方法仅适用考分有一定优势,本批录取不了,又有把握被下批较理想学校录取的考生。”
不知道您读了这段话如何理解作者的本意?让我们按照作者的思路来理一理这种思路能产生什么样的良好效果?比如说正常的降梯度填报应当是A清华,B上交,C……。A清华能提档最好,A清华不能提档则B上交就有可能提档。而升梯度填报则是A上交,B清华,C……。常规情况如果A上交能提档最好,如果A上交不能提档B清华就更没戏。可是按照作者的思路,有时会有少数名牌学校(比如清华),因报考者少,提档线可能会低于上交。当你的分数达不到A上交的提档线,你却“又有竞争力”达到B清华,反而被清华提档了。于是乎,此种选报志愿法,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读到这里您也许说:这怎么可能?我不希望我们在这里纠结。我们就顺着原作者的思路假设:可能。假设今年清华就是爆出冷门低于上交。这样填报不就是“歪打正着”达到了最佳效果了吗?我只想反问一下,假如我们不采用这种所谓的升梯度“妙计”,我们仍然采用常规的降梯度思路,A清华,B上交,C……。而清华刚好爆了冷门提档线比上交还低,我不是也照样能被清华提档吗?同样达到了目的。真不知道这“妙计”妙在何方?
原作者对升梯度法解释的后面一句话就更令人费解了:但这种方法仅适用考分有一定优势,本批录取不了,又有把握被下批较理想学校录取的考生。我们不知道这种考生优势指的是什么?就是具备本批次录取不了但是有把握被下一批次理想学校录取。这样就在本批次故意“捣蛋”,按照顺序逐一升高,以此达到本批次落榜被下一个批次理想学校录取的目的吗?既然这样,何不干脆放弃本批次填报,直奔下一个批次的理想学校?
第三.应当怎样考虑升、降、平3种梯度填报法
2014年高考志愿填报有升、降、平3种梯度法
中国教育在线讯 2014年高考志愿填报已进入的“最终抉择”阶段。那么,填报志愿时应如何拉开几个志愿间的梯度?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专家认为,所谓梯度,就是同批学校志愿或同一学校不同专业志愿间有一定的落差。有升、降、平3种梯度法。构成梯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的知名度、就业前景、地域差异、热门与冷门专业及收费高低等。通常情况下,考生应该采用降序梯度法填报志愿。即A、B志愿学校优于C志愿学校,具有明显梯度。一般来说这种志愿选报方法能增加录取机会。升序梯度法选报志愿,风险较大,即A志愿不被录取,其他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很小。但有时会有少数名牌学校,因报考者少,当你的分数又有竞争力时,此种选报志愿法,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但这种方法仅适用考分有一定优势,本批录取不了,又有把握被下批较理想学校录取的考生。平序即无梯度法选报志愿,适用于非理想学校不上,录取不了就等待下批录取的考生。
中国教育在线提醒,2014年高考志愿填报网上咨询平台已经正式上线,考生和家长除了通过权威的平台获取最新的信息,全国的高考生和家长还可以通过“2014年高考志愿填报网上咨询平台”得到免费的专业填报指导,多名高考指导专家和大学生志愿者将在线为考生提供多层面的帮助。
信息来源:2014-05-25
中国教育在线
http://gaokao.eol.cn/bkzx_2930/20140525/t20140525_1119337.shtml
-------------------------------------
晨雾2015高考(自主招生)公益讲座通知(简版)
讲座时间: 2014年6月1-2日(假日)上午 9:00,下午13:30
讲座地点: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共4个场所
报名电话:64061856(东城),66127087(西城),84888088(朝阳),62610909(海淀)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ec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