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文重点获奖者因素不适用 |
分类: 晨雾原创 |
从2014北京高考照顾名单公示看对考生的影响
晨雾 / 文
由此我们想到,如此规模的照顾政策瘦身,对我们2014年高考考生的排名有多大的影响呢?4月30日晨雾写过一篇文章《照顾加分政策调整对考生排名的影响》,文章参考2013年北京照顾加分数据和已经公布的2014年北京照顾加分政策,预测2014年北京各类加分分值的考生比例为:
这就让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大大简化。我们只需要研究低于y分20分区段内照顾人数对考生甲排名的影响。
如果假设低于y分20分区段内的照顾加分考生总共有C名。经过推导我们最终得出结论:
在低于y分20分区段内的照顾加分考生总数的36.25%考生会由于加分的原因上升到考生甲前面。我们只要把考生甲的排名向后退36.25%C的位次后得到的排名就是考虑了加分影响后的排名。我们近似地按照36%来计算。
上述分析是建立在未知2014年北京高考照顾人数和各项照顾类别考生的比例基础上,同时假设2014年各项照顾加分人数仍然保持2013年的比例做出的测算。而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了各项2014年照顾项目的人数。特别是总的照顾人数比2013年减少了3481人次,这对上述测算是否有影响?还能用使用上述测算的结果吗?
为此,我们需要根据新的数据进行对比,重新测算。
2014年北京高考政策瘦身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照顾人数减少,二是一些照顾项目加分分值降低。
从表格中对比之后我们发现,造成2014年北京高考照顾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市级以上单学科竞赛优胜者、市体育竞赛优胜者和市级以上科技发明创造获奖者这三个项目前的取消。而其中市级以上单学科竞赛优胜者和市级以上科技发明创造获奖者两个照顾项目在2013年所享受的并不是加分,而是同等条件优先录取。而其享受的的人次为3370,几乎与2014年享受照顾政策优惠的考生减少的3481人次接近。因此可以得出结论:2014年北京高考照顾政策所减少的人数几乎都不涉及到加分,而仅仅是取消了3000多人的同等条件优先录取的机会。进一步推论:这一政策的调整不会对照顾加分的人数产生影响。因此在研究照顾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时,这让一部分人数的减少虽然达3000多人,但是其对考生排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另一项调整,一些照顾项目加分分值降低的影响则比较大。构成对2014年裸分考生的利好。例如少数民族考生由加10分投档调整为5分,涉及到6846人;如市优秀学生干部由加20分投档调整为10分,涉及763人;奥赛省级赛区一等奖获得者由加20分改为优先录取,涉及138人;市青少年科技创新获奖者由加10分改为优先录取,涉及53人。虽然这些项目的人数与上一年相比变化并不大,但是加分减半甚至不再加分改为优先录取则构成对2014年考生排名的实质性影响。这部分加分政策的调整和数据的变化将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特别是研究不同分值加分人数比例对考生排名的影响。
当我们把2014年和2013年的数据放在同一个表格中,同时剔除对考生排名没有影响的“同等条件优先录取”的照顾项目后,我们发现几个特点:
1.2014年北京享受加分照顾政策的总人次与2013年相比变化非常小,仅仅减少了1.7%。如果再考虑到2014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为70517人,减少了2219人的因素(约3%),可以忽略照顾加分人数的总比例没有变化。
2.各个单独照顾项目人次的变化也非常小。各个加分项目都保持在原来的数量级变化。其中相对变化最大的是“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从2013年的10人次增加到186人次;还有就是“奥赛等相关赛事获奖”,从2013年的181人次减少到98人次。如果考虑到2014年的此项目不再包含省级奥赛获奖的138人次,实际数量也是几乎无变化。这几项变化稍大的项目由于其基数较小,所以影响也不大。
3.2014年加分人次排在前三位的加分项目为:少数民族6846人次,占64.25%;市三好学生2064人次,占19.37%;市优秀学生干部763人次,占7.16%。十分巧合的是,在所有加分项目中,只有这三项是标注“*”的加分项目。这三项加起来为9673人次,占加分总数的比例达90.78%。由于今年北京市高招办已经明确:标注符号“*”的照顾政策仅适用于北京地区的高等学校投档录取,对京外高校投档时不适用。因此可以说每10名加分考生中就有9名的加分对京外高校投档不适用。
4.按照加分的分值来看,加5分的为6846人次,占64.25,全部都是少数民族;加10分的3199人次,占30.02%,其中市三好生和市优干就占了2827人次,是加10分的主体;加20分的610人次,占5.73%,其中二级运动员就占了587人次,是加20分的主体。这三类不同分值的加分所占比例与2013年相比变化非常小,完全可以忽略变化。
5.虽然2014年二级运动员项目的全市统一测试的体育项目从15项减至10项,删除棒球、垒球、手球、网球和定向越野5项,但是此项获得加分照顾的实际人次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减少,反而从563人次增加到587人次,略有增加。分析原因:删除这五项运动项目纯粹是为了防止有人利用这些“生疏冷门”项目造假。而实际上这些项目太不大众化了,原本参与的人数太少,能达到二级运动员水平的就更少了。因此删除了影响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