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共赏:
韩旭:报北大还是人大?——个性化咨询手记(2014-05-08
02:53:28)
晨雾 / 转帖
报北大还是人大?——个性化咨询手记
今晚接待了两位东城区文科考生家长,成绩浮动在区14-35名,意向学校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
家长想本科一志愿A报北大,B报人大,但纠结几个问题:
1. A北大,B人大,这样填报两所学校间的梯度是否合理?
2. 如果不合理,那么B是否需要报比人大更低一些的学校,这意味着北大若是冲不上去,连人大也去不了了,冲北大有必要吗?是否应该在A志愿就直接报人大?
针对以上问题给家长建议如下:
首先,A北大,B人大这样来填报志愿,不保险的。今年实行平行志愿第一年,预计名校分数普涨,一旦北大没有冲上去,人大有可能接不住。
其次,建议考生B志愿报北京师范大学。比较稳妥,并能选到自己想报的专业。如果考生对法学感兴趣,报中国政法大学也合理,其录取排名更是低于北京师范大学。
第三,鼓励考生A志愿冲北大。理由如下:
1. 平行志愿的实行就是给高分考生机会,降低风险!冲北大,北师大兜底,原来是不可想象的。需要充分利用平行志愿带来的机会!
2. 孩子具备冲击北大的实力,虽然结果难料,但不能现在就说上北大希望渺茫,提前放弃。考生非常想上北大,此时气可鼓不可泄!假如等高考成绩出来后,发现能上北大,可当初不敢报,你会不会后悔一辈子?
3. 能冲上北大、清华对考生意义重大!中国顶尖两所大学就是北大和清华,毕业生在今后的就业,考研,出国方面有更明显的优势。而人大,北师大或是中国政法这些大学有差别,但差别不大。
4. 报志愿有如人生,不能总想追求最大的好处而不愿冒一点风险!如果现在有机会上北大,因为稍有风险而放弃,考生今后会不会在工作、学习、生活上也是这样,有困难、有风险就轻易放弃?
家长决定采纳我们的意见,一志愿A冲北大,一B报北师大或者中国政法。随后家长又问了一个问题:在现阶段,到底要不要和孩子谈论填志愿的事情?
我们建议家长,要把志愿填报的思路、想法给孩子说清楚,过程中要多给孩子鼓励,告诉她报北大就是因为你有这个能力,并不是盲目填报;同时要让她知道,一旦高考发挥不理想进不了北大,还可以去北师大、政法大学这样的好学校,并没有多大损失。家长自信的情绪是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填报好志愿,让孩子卸下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对考生的高考发挥会起到积极作用!经过沟通,家长表示已经理清了本来混乱的思绪,满意离开。
填报志愿这件事,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就是对数据的分析,筛选出能去和不能去的学校。但更重要的是,反映我们的生活态度,思想理念,而仅靠数据是无法完成的!
信息来源:2014-05-08
新浪博客韩旭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96d54f0102emu8.html
晨雾点评:
赞同韩旭老师的建议。对于冲击北大很有希望但不敢说有把握的考生,不赞成平行志愿北大 /
人大组合。理由有三点:第一,平行志愿使得北大和人大的提档线排名上升;第二,在此基础上,北大和人大2014年都缩减了招生计划,提档线又会上升;第三,你既然不敢说报北大有把握,说明你的位置本来就在北大和人大之间,甚至就处在人大的位置上,或者是考试情况极不稳定。高考超常才能考入北大,发挥稍有失常必然北大、人大双双落榜。在今年,连预留二志愿的好一点的学校都没有了,这种落榜是极为惨烈的。因此对于冲击北大很有希望但不敢说有把握的考生,1B选择北师大这个层次的学校比较理智。
当然这并不是说考生就不可能考进人大。既然1A敢冲击北大,1B考进人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考生选择了北大/北师大,被北师大录取了。这时候发现高考成绩也达到了人大的提档线,也不应当后悔。因为我们完全是从这一组志愿的抗风险能力角度来分析的。高考志愿至今也还存在着一定的博弈的成分。你选在北大/人大双冲,冲成功了,那是你实力和运气的集中体现。
那么是不是1A报北大,1B就不能报人大呢?也不是。晨雾的看法:1A报北大有把握,1B就可以报人大。什么情况可以说报北大有把握?晨雾认为:排名大致等于北大+清华的招生计划,比如说今年北大清华合起来理科招生计划是290人,你的排名位置在300名,最多可以放宽到400名,你就可以1B报人大。其实即便这样,人大的位置与你的排名位置也不过拉开的10分左右的梯度。高考这样的考试,一不小心失常丢10分不也很常见吗?
说到这里晨雾顺便再提一下1B的作用。1B的作用是防范风险的,是托底的。因此1B要拉开的梯度不能与1A进行比较,而是应当与考生的排名位置进行比较才有实际意义。1B偏离考生位置的梯度才能反映出考生志愿填报抗风险的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