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和安:三大建议破解高校自主招生难题
(2014-03-07 18:35:29)
标签:
音乐厅有时候报名电话结构高中毕业生教育 |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
三大建议破解高校自主招生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原校长罗和安——
晨雾 / 转贴
人民网长沙 3月6日电(记者 颜珂 通讯员 蒋海文)“破解高校自主招生难题,促进教育公平,既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更需要公正公平的制度设计。”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原校长罗和安教授依然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与教育公平这一问题上,并建议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改革评价机制、严格规范程序等三大措施,破解高校自主招生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我国自主招生主要是针对‘一考定终身’和‘唯分数论的弊端,为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积极尝试,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公平问题。”罗和安认为,高校自主招生过程中存在着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公平、地域间的不公平、城乡间的不公平、不同级别的中学之间的不公平以及招生过程中的不公平等问题。一是自主招生着重于对“偏才”,“怪才”的选拔,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被选出来的“偏才”“怪才”大多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考生获得的竞赛奖励与其家庭财富和受教育背景有很大关系,富裕阶层往往获得更多进入优质高校的机会。二是自主招生给了高校一定的自主权,部分高校在进行招生时,只对部分省市区进行招生,往往把招生范围锁定在经济、教育较发达地区和周边省市,对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有时候是零招生。这就造成经济、教育发达与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域之间在自主招生中的不公平。三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决定了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学生在可享受的教育资源上存在很大差异。高校自主招生计划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选才方式的“城市化”以及高昂的经济成本让农村家庭考生无力承担,造成了城乡孩子进入优质高校机会的不公。四是招生过程中的不公平。在招生录取的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基本都能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将选拔录取方案、考核标准和方式,考生入选名单、最终录取名单等向社会公布,但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和录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却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人为可操作性大。“人为提档”,“优先录取权”都可以在“钱权”中进行“交易”。
信息来源:2014-03-07 人民网 / 湖南频道
http://hn.people.com.cn/n/2014/0307/c336521-20722195.html
-------------------------------------
晨雾2014高考公益讲座通知(简版)
场次一:
讲座时间: 2014年3月8日(周六)上午8:30
讲座地点:财政部礼堂
报名电话:010-62053099,62389133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eaxm.html
场次二:
讲座时间: 2014年3月16日(周日)上午 9:00
讲座地点:中央民族大学中慧楼音乐厅
报名电话:010-62798181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eb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