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学校科学实验班:七成学生考入清华北大

标签:
北京晨报成绩单大连代表队能力教育 |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
十一学校科学实验班首战告捷 高考平均分达680分
七成学生考入清华北大
晨雾 / 转贴
完美收官!2010年秋天,中国首个科学实验班在北京十一学校诞生。去年,30名学生顺利毕业,他们为母校交上了一份“奇迹般”的答卷。十一学校为科学实验班设置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科技界的领军人物”。首届科学实验班班主任、十一学校科学实验班课程主管 王笃年老师却坚定地认为“奇迹源于孩子们三年的不懈努力”。
如今,距离中考还剩159天,新一轮“集结号”再度吹响,科学实验班面向全市招募优秀初中毕业生,开启一段与众不同的高中之旅,赢在中学。
我来了,优秀的你在哪儿呢?
对话
科学实验班有何不同?
谈起创办科学实验班的初衷,北京十一学校化学教师、首届科学实验班班主任王笃年说,这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关。现在对于教育的提法,如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等,有偏向基础薄弱学生的意味,但是对拔尖创新学生却有所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尖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这就需要学校搭建一个平台,为学有所长的优秀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实验班应运而生。
科学实验班与传统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王笃年介绍说,老师彻底相信学生,进而“解放学生”,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量激发出来。“自主研修制度”从首届科学实验班就开始试点。高一下学期,王笃年的化学课堂上只有19名学生,另外11人全部取得自主研修资格。事实证明,自主研修对学生的发展有利。这11人中,有5人取得化学竞赛一等奖。
模块化教学是科学实验班的亮点之一。学生可以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模块中重点选择几个,这些模块的难度远远超过高中知识水平。比如,有的学生通过化学模块学习,到了高三,大学本科化学知识都已学完了,“有机合成机理”等内容甚至已经达到研究生水平。毫无疑问,为了打造拔尖创新人才,高难度也成为科学实验班的一大特色。
很多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感触最深的事情是“竞赛集训”。事实上,从进入科学实验班开始,学生就要在数学、物理、化学三门学科中,必须有两门课程的选修难度达到最高层级。到底有多难?据了解,在数学最难层级中,中学与大学相关知识体系融为一体,并且适度强化数学竞赛和自主招生培训。如此一来,学生有了更高的视野,“战胜高考”轻而易举。
尖子生是怎样炼成的?
北京十一学校科学实验班是培养未来科技界领军人物的地方,精英汇集。王笃年表示,对于应届初中毕业生来说,那些具有较强自我约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更适合到科学实验班学习。这里是一个广阔的平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学校为科学实验班配备了一流的师资、优秀的竞赛教练,精心策划活动,组织学生到大学实验室及科研院所进行科学研究。学生只要有挑战欲、求知精神,在科学实验班里都能大展身手。
首届科学实验班毕业生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作为班主任的王笃年及其他老师,却从不为分数而教,甚至认为“那些拿高考做抓手”的人,是不懂教育的。王笃年说,中学理科教师的重要使命,是做“科学界派往课堂的代表”,用思想影响思想,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尖子生是怎样炼成的?王笃年说,一方面,在科学实验班里,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懂得付出,对某些学科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老师还会启发学生敢于质疑、发散思考,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和建树。十一学校的大环境,赋予学生成长广阔的空间。
张羽辉,这个“最缺少课程意识”、班里年龄最小的孩子,却痴迷于计算机领域,尤其是对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感兴趣。高中阶段,学校为他的特长发展,曾经专门请求清华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帮助,他先后独立或与人合作做过3个“好玩儿”的项目。后来他凭借全国计算机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被北京邮电大学“相中”。进入大学后,他在华北五省市首届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学生感言
白宇清
(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
科学实验班的学习方式确实与众不同,每人可以选择两科竞赛;可以不上课自主研修,根据自身特点在学习上有所侧重;可以选择自己认为需要写的作业……开始有些不适应,经过三年的磨炼,我已经基本掌握了自学能力,抱着书本而不一定有老师教。这对未来发展受益匪浅。
董馨阳
(校长实名保送北京大学元培计划班)
我最感谢高一高二时,老师给我们创造的学习环境。我们看重的并不是考试分数的高低,而是对一个问题的深入思考,真正理解所学知识。老师并不以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批评我们,而是告诉我们要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逐渐看淡了考试分数和排名,尽量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会规划未来,找到努力的方向。
李明威
(考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在科学实验班的三年让我变得外向、开朗。初中时,我不善交际。但是,科学实验班要求我们合作考察,并且要参加答辩,在全班面前作报告。我开始逐渐克服自己的缺点,进而越来越外向,乐于与人交往。
揭秘
科学实验班的学生什么样儿?
●他们是“学霸”
首届科学实验班里的30名学生中,有7人出国,多位学生SAT考试满分,托福考试最高达113分,并且全部获得美国名校入学资格,包括康奈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佐治亚理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名校。
另外23人,数学高考平均分为142分;高考平均分达到680分。17人被北大、清华成功录取。
不仅如此,“竞赛集训”被称为科学实验班的核心精神。这些学生的竞赛成绩也令人刮目。尤其是通过模块学习,他们的成绩在十一学校历史上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共有39人次斩获全国数、理、化、生、计算机全国联赛北京赛区一、二、三等奖。其中13人获得一等奖,5人进入北京代表队。获得一枚金牌、三枚银牌、一枚铜牌。
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他们是“科学家”
科学实验班每年实施“四学期制”,其中包括两个大学期和两个小学期。学生在大学期完成各学科必修和选修模块,而小学期则到校外考察实践,包括大学和科研院所实验室、国外友好学校等,他们在科学家身边成长,自然也就成了小小“科学家”。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研究方向,可以被分配到清华、北大、北方交大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等14个实验室进行考察,其中不乏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们在这里了解科研工作的特点,初步培养基础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另外,有6名学生入选了“北京市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于超凡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十一学校少年工程院院长酷爱汽车,他运用化学知识开展了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最终斩获北京市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入围明天小小科学家全国前200名。
●他们是“旅行家”
“上海世博会,我们来了!”那时,科学实验班的学生们刚入学,就获得了这次难得的“旅行”机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十一学校为学生精心设计的科学考察活动。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世博园里的电动车、喷雾降温装置、幻波建筑物等都成为学生们的研究对象。他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考察,根据自己的志趣爱好选择想要参观的国家场馆。活动结束后,还要撰写考察报告,参与交流答辩。老师在实践中给学生们上了“培养科学素养”第一课。
科学实验班的学生们,既有严谨的科考之旅,也有轻松的毕业旅行。去年6月,科学实验班的学生们自发组织了为期五天的赴青岛毕业旅行活动。唱卡拉OK、打纸牌、抓蛤蜊、爬崂山、参观德国总督府博物馆……“旅行家”的生活也挺乐呵。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王斌
成绩单
●全班数学高考平均分为142分
●全班高考平均分达到680分
●7人出国,全部获得美国名校入学资格
●先后共39人次斩获全国数、理、化、生、计算机全国联赛北京赛区一、二、三等奖。其中,13人获得一等奖,5人进入北京代表队。获得一枚金牌、三枚银牌、一枚铜牌。
首届科学实验班毕业生录取情况统计
2人考入北理工,其余4人分别考入上海交大、人大、北邮和大连理工。
7人出国深造,包括康奈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佐治亚理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名校。
17人考入清华北大(其中10人保送)
信息来源:2014-01-16《北京晨报》
http://bjcb.morningpost.com.cn/html/2014-01/16/content_267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