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部发布“史上最严”自招令

(2013-12-28 10:04:19)
标签:

答案

高层管理

官网

不公平

春节前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媒体综合报道:

教育部发布“史上最严”自招令

 

晨雾 / 点评

 

北京晨报:

教育部再念自主招生紧箍咒

试点高校实行准入退出机制

 

  昨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对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启动准入退出机制,面试过程须全程录像,凡是政策执行不严格、管理不规范、问题突出的,一律停止试点资格,并追究学校及有关人员责任。

 

  面试过程须全程录像

 

  通知要求,各试点高校要成立由校长、分管校领导和校内纪检监察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完善规章制度,明确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职责,规范招生程序和工作流程。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严格工作人员的选聘、培训、考核。各试点高校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及培养要求,细化与学科门类或领域相适应的报名条件,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严格按照招生简章对考生报名申请进行审核,合理确定参加考核的考生人数。加强笔试和面试考核管理,面试过程须全程录像,笔试尽量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

 

  试点高校严控招生比例

 

  通知强调,各试点高校要明确笔试、面试等成绩的使用办法,严格控制招生比例。确定考核合格拟入选考生名单时,须明确考生入选专业及录取优惠分值,并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10个工作日后方可正式通知考生。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严禁偏离试点定位进行恶性生源竞争,以“签订预录取协议”、“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各种方式吸引生源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严禁变相招收艺术体育类专业或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类型考生;严禁突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计划录取;严禁突破经公示的优惠分值录取;严禁更改经公示的入选专业录取;严禁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

 

  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

 

  通知要求,各试点高校要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及时公开考生笔试和面试成绩、考核合格标准、拟入选考生名单及入选专业和录取优惠分值、录取结果、违规处理结果、新生复查结果等信息。要严肃招生工作纪律,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对试点高校严格执行动态管理和准入退出机制,凡是政策执行不严格、管理不规范、问题突出的,一律停止试点资格,并追究学校及有关人员责任。

 

  据悉,目前教育部已经部署,90所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开展全面自查,自查结束后,教育部还将派出工作组进行检查。

 

  晨报记者 王璐

  综合新华社报道

 

  ■相关新闻

  高校自主招生10年间

 

  自2003年我国正式启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数量从最初的22所增加至90所,高校层次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拓展开去。10年间,从教育部的政策规范到各地各校的自主招生思路手段,都在不断调整变化。

 

  2003年,教育部批准了第一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出于公正性的考虑,教育部明确规定,各校自主招生人数不得超过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2006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率先实行自主招生“预录取”改革,通过面试的学生即获得预录取资格,高考成绩仅作为参考。

 

  2009年,北大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制”,这一做法随即被清华、人大等校效仿,推出“领军计划”“校长直通车计划”;同年,清华、上海交大等5校实行“自主招生联考”。

 

  2010年,教育部给自主招生降温,重申“5%”的名额限制。2011年,教育部提出试点高校自主招生向农村地区中学或申请考生适当倾斜。

 

  2012年,教育部对自主招生候选人数量设置了上限,规定“原则上控制在自主招生录取计划数的120%,最高不超过200%”。据新华社

 

信息来源:2013-12-28 《北京晨报》

http://www.morningpost.com.cn/szb/html/2013-12/28/content_264481.htm

 

北京日报:

教育部“史上最严”自招令出台 规范高校自主招生

预录取专业须公示禁更换

 

  本报记者 任敏

 

  教育部昨天发布“史上最严”自招令,规范大学的自主招生。

 

  这份名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今后高校自主招生时,校长要加入招生领导小组,面试须全程录像,学校招生问题突出将被取消自招资格。而规定最严格之处在于,招生专业要提前确定且不能更改,在报名时,各高校要细化学科门类,考生预录取专业要和名单一起公示,且禁止在高考录取或者开学等环节更换其他专业。

 

  组织 校长加入招生领导小组

 

  规定 试点高校要成立由校长、分管校领导和校内纪检监察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各种类型招生工作。高校还要完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议事规则和程序,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会议记录须归档保存。大学应科学周密地制定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内容须包括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报名条件、报名方式、考核办法、工作程序、入选考生确定规则、录取优惠分值、咨询方式、监督机制、申诉渠道等信息,招生简章报经教育部核准备案后方可向社会公布。

 

  反应 目前,各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大多是分管招生工作的副校长或副书记负责。新规出台后,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的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校长将加入招生领导小组。多所学校的招办负责人表示,学校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将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作出调整。

 

  马上就访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介绍,自从2003年以来,教育部一直强调自主招生应是“集体决策”。这次在文件中明确提出,校长、分管领导和纪检人员都要参加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这样能让招生工作集纳各方意见,而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

 

  报名 报考时细化学科门类

 

  规定 自主招生的主要目标是,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试点高校要紧密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及培养要求,合理设置招生专业,细化与学科门类或领域相适应的报名条件。同时,严禁偏离试点定位进行恶性生源竞争,以“签订预录取协议”、“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各种方式吸引生源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严禁通过自主选拔录取变相招收艺术体育类专业或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类型考生。

 

  马上就访 “细化与学科门类或领域相适应的报名条件”,具体来说就是强调自主招生的专业分类与选择,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应考。实际上,这一规定在2014年多所高校的自招简章中已有所体现,比如清华大学列出40多个招生专业,并规定了相应的考试科目;北京理工大学也提供了自主招生录取专业目录,覆盖20个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将招生专业细分为工学一组、工学二组、理学组、文法组等不同方向,并要求考生根据个人学习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类别和专业意向。

 

  录取 公示前确定入选专业

 

  规定 确定考核合格拟入选考生名单时,须明确考生入选专业及录取优惠分值,并报经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10个工作日后正式通知考生。试点高校严禁突破自招计划录取,严禁突破经公示的优惠分值录取,严禁更改经公示的入选专业录取,严禁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

 

  马上就访 清华在2014年自招简章中明确规定,“入选考生的高考录取专业也将在考生选考自主初试科目所对应的招生专业中确定”。而北京林业大学规定,获得2014年自主选拔资格的考生,只能报考相应申请条件中规定的且该校在当地有招生计划的专业,如报考其他专业,将取消其自主选拔录取入选资格。

 

  解读 这项规定意味着,高校自主招生时公示的项目不仅包括名单,还要新增专业信息。

 

  考试 面试须全程录像

 

  规定 要加强对学生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考查,注重以面试为主考查学生素质和能力;要加强考核过程监督,面试过程须全程录像,笔试尽量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要强化保密制度,笔试、面试等命题和评卷评分工作要按照保密规定执行;要参照高考有关规定,妥善保管考生报名申请和笔试答卷材料,并在考核结束后交本校纪检监察部门备案。

 

  马上就访 北林招办负责人表示,以前自主招生虽然没有全程录像,但在面试中想了很多办法防止作弊。明年的自主招生,北林将按照教育部要求进行全程录像。

 

  解读 以前对于自主招生的过程要全程录像教育部并未做出硬性规定,只有部分学校进行了局部试点。有关人士认为,面试全程录像工作量很大,但是如果今后出现异议,将有据可查,这也体现了自主招生测试收紧的趋势。

 

  管理 招生不规范将取消资格

 

  规定 试点高校要严肃招生工作纪律,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严查严办各种暗箱操作、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等违规违纪招生行为。对试点高校要严格执行动态管理和准入退出机制,凡是政策执行不严格、管理不规范、问题突出的,一律停止试点资格,并追究学校及有关人员责任。

 

  马上就访 上周末,中国人民大学宣布自主招生暂缓一年,这是我国自2003年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以来,第一所暂停自招的学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这是中央巡视组和教育部的双重要求。今年,中央巡视组在人大检查工作,发现他们的自主招生存在问题。此后,人民大学提出整改措施,将暂缓一年自招,以加强招生规范。

 

  解读 有关人士认为,如果自主招生中出现问题,学校仍然进行这项工作,公众会对其公平性产生质疑。以前,自主招生往往是学校自己制定规则,主要是自律,教育部的“取消试点资格”的条款算是他律,这样刚性的退出机制将对高校形成约束力和震慑力。

 

信息来源:2013-12-28 《北京日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3-12/28/content_138040.htm

 

京华时报:

自主招考面试必须全程录像

  

    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曝出黑幕、校方宣布停止2014年自主招生后,教育部昨天发文严明自主招生纪律,强调各试点高校要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严格按照招生简章对考生报名申请进行审核,面试过程须全程录像,及时公开考生笔试和面试成绩。

 

教育部发布“史上最严”自招令

新华社发

 

    自主招生由校长挂帅

 

    通知要求,各试点高校要成立由校长、分管校领导和校内纪检监察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各试点高校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及培养要求,细化与学科门类或领域相适应的报名条件,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严格按照招生简章对考生报名申请进行审核,合理确定参加考核的考生人数,考核时间须安排在春节假日之后。

 

    加强笔试和面试考核管理,面试过程须全程录像,笔试尽量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考试完毕应参照高考有关规定,妥善保管考生报名申请和笔试答案材料,并在考核结束后交本校纪检监察部门备案。

 

    自主招生比例不超5%

 

    通知强调,各试点高校要明确笔试、面试等成绩的使用办法,严格控制招生比例,自主选拔录取计划不超过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考核合格拟入选考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招生计划数的2倍。

 

    确定考核合格拟入选考生名单时,须明确考生入选专业及录取优惠分值,并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10个工作日后方可正式通知考生。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严禁偏离试点定位进行恶性生源竞争,以“签订预录取协议”、“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各种方式吸引生源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严禁变相招收艺术体育类专业或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类型考生;严禁突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计划录取;严禁突破经公示的优惠分值录取;严禁更改经公示的入选专业录取;严禁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

 

    严格执行准入退出制

 

    通知要求,各试点高校要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及时公开考生笔试和面试成绩、考核合格标准、拟入选考生名单及入选专业和录取优惠分值、录取结果、违规处理结果、新生复查结果等信息。要严肃招生工作纪律,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对试点高校严格执行动态管理和准入退出机制,凡是政策执行不严格、管理不规范、问题突出的,一律停止试点资格,并追究学校及有关人员责任。

 

    ■专家观点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迫在眉睫

 

    “构建依法治校的现代学校制度已经迫在眉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仅自主招生存在领导干部说了算,高校还存在诸如人事任免等重大决策“一言堂”、学校教职员工选举投票“走过场”等各式各样的怪现象。

 

    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学者、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说,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包括推进行政权力、教育权、学术权分离,学校内部制约行政权力,校长实行公开民选,实行大学理事会治理,大学行政由理事会负责,行政不得干预教育、学术事务。学生也有权利参与办学监督。

 

    “现在问题的核心是学校内部决策不是民主决策,学校成立的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往往沦为摆设。”熊丙奇说,校方应成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负责制定招生的标准,并监督行政部门落实;所有自主招生信息公开透明;成立教师、学生、社会人士共同组成的招生监督委员会,监督整个招生过程。

 

    ■链接

    自主招生10

 

    2003年教育部批准了第一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出于公正性的考虑,教育部明确规定,各校自主招生人数不得超过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2006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率先实行自主招生“预录取”改革,通过面试的学生即获得预录取资格,高考成绩仅作为参考。

 

    2009年北大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制”,这一做法随即被清华、人大等校效仿,推出“领军计划”“校长直通车计划”;同年,清华、上海交大等5校实行“自主招生联考”。

 

    2010年教育部给自主招生降温,重申“5%”的名额限制。

 

    2011年教育部提出试点高校自主招生向农村地区中学或申请考生适当倾斜。

 

    2012年教育部对自主招生候选人数量设置了上限,规定“原则上控制在自主招生录取计划数的120%,最高不超过200%”。

 

    京华时报记者郭莹

 

信息来源:2013-12-28 《京华时报》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3-12/28/content_51838.htm

 

新京报:

高校自主招生面试须全程录像

教育部再念自主招生“紧箍咒”,要求高校校长直接参与自主招生领导小组

 

  今后,高校自主招生面试过程必须全程录像,确定好入选考生后,须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10个工作日后,方可正式通知考生。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曝出黑幕、校方宣布停止2014年自主招生后,教育部27日发文严明自主招生纪律,强调各试点高校要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要求校长直接参与自主招生领导小组。

 

  1领导

  招生领导小组规格升级

 

  《通知》提出,试点高校要成立由校长、分管校领导和校内纪检监察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各种类型招生工作。

 

  对此,昨日,一位要求匿名的985高校招办主任证实,该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就未有校长参与,而是由分管副校长担任组长。不过,在领导小组上面,该校还设有由校长担任主任的本科招生委员会,如有重大招生决策,将由招生委员会讨论决定。

 

  【解读】

 

  刘海峰:(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目前很多高校都是由分管副校长担任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只有少数高校的校长参与其中。

 

  招生毕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入口,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出问题,将对学校造成严重伤害,所以,教育部此举的用意在于提高招生领导小组的权威性。

 

  2审核

  选派学科专家担任评委

 

  《通知》强调,要在自主招生中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选派责任心强、作风正派、廉洁自律、熟悉相关学科专家担任评委,坚持经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才能上岗的制度。

 

  【解读】

 

  刘海峰:由于高校在高考录取中自主权有限,自从实行平行志愿后,录取与否基本上取决于高考分数,高校招生办在一定意义上变成“接生办”,人员编制也很有限,有的学校就几个专职人员。

 

  但自主招生和高考不一样,要对每个考生的材料进行逐个审核,需要大量专业老师参与。但老师们是否专业,有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就很难说,这导致目前有些高校自主招生的面试话题五花八门,爱怎么问就怎么问,随意性比较大,所以需要通过培训上岗解决这个问题。

 

  3面试

  招生面试过程须全程录像

 

  《通知》提出,试点高校要注重以面试为主,考查学生素质和能力。加强考核过程监督,面试过程须全程录像,笔试尽量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

 

  对此,上述要求匿名的高校招办主任证实,以往高校自主招生面试过程中,一般没有全程录像。

 

  【解读】

 

  刘海峰:既然自主招生要有别于高考,就需要明确注重以面试为主,因为面试也能看出考生的应对能力和综合素质。但中国人背对背往往都是很公平客观的,一旦面对面(除了艺术考生要拉帘进行)就很容易造成人情关系的介入。给面试全程录像可以使面试有案可查,一旦有人质疑考生资格或结果,就可以复查。

 

  4录取

  严禁“签订预录取协议”录取

 

  《通知》要求试点高校,严禁偏离试点定位进行恶性生源竞争,以“签订预录取协议”、“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各种方式,吸引生源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严禁通过自主选拔录取变相招收艺术体育类专业或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类型考生。

 

  【解读】

 

  刘海峰:教育部开展自主招生试点的出发点并不是掐尖,而是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但却可能在高考中无法脱颖而出的优秀学生。但现在不少高校偏离试点定位进行恶性生源竞争,不管特长,就要最优秀的学生。这次教育部发布通知,几个方面的“严禁”,就是担心考生及其家庭变相“走后门”。

 

  5张榜

  入选名单先公示再通知考生

 

  《通知》提出,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计划不超过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确定考核合格拟入选考生名单时,须明确考生入选专业及录取优惠分值,并报经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10个工作日后,方可正式通知考生。

 

  “以前一般都是边在阳光高考平台上公布考生信息,一边和考生签约,通知他们。”上述高校招办主任说。

 

  试点高校严禁突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计划录取,严禁突破经公示的优惠分值录取,严禁更改经公示的入选专业录取,严禁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

 

  【解读】

 

  刘海峰:其实这么些年,只有个别试点高校会突破5%的自主招生限制,很多学校不足5%,有些甚至不足2%。即使这样,也要重申严格规模,因为担心热门高校超出规模招生后,会给不合要求的考生留下通过腐败手段进入名校的空间。

 

  而先公示再通知考生,也是为了让自主招生更加公平、公开、客观,能给举报后的复查留下时间差。严禁更改经公示的入选专业录取其实很重要,因为同一所大学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差很大,如果考生高考分数低,但通过先进冷门专业,再通过更改专业,调入分数更高的热门专业,对其他考生就不公平了。

 

  ■ 链接

  自主招生高校目前共有90

 

  2003 教育部批准了第一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出于公正性的考虑,教育部明确规定,各校自主招生人数不得超过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2006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率先实行自主招生“预录取”改革,通过面试的学生即获得预录取资格,高考成绩仅作为参考。

 

  2009 北大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制”,这一做法随即被清华、人大等校效仿,推出“领军计划”“校长直通车计划”;同年,清华、上海交大等5校实行“自主招生联考”。

 

  2010 教育部给自主招生降温,重申“5%”的名额限制。

 

  2011 教育部提出试点高校自主招生向农村地区中学或申请考生适当倾斜。

 

  2012 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数量从最初的22所增加至90所。教育部对自主招生候选人数量设置上限。据新华社

 

  本组稿件采写(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许路阳

 

信息来源:2013-12-28 《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3-12/28/content_487147.htm?div=-1

 

北京青年报:

教育部建立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准入退出机制

自主招生面试须全程录像

 

     本报讯(记者  雷嘉)参加自主招生试点的高校要成立由校长、校纪检部门负责人等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面试过程须全程录像;对试点高校要执行动态管理和准入退出机制。在自主招生试点进入第十年,各高校已经启动2014年自主招生的关头,教育部昨天发文,对高校自主招生提出“加强管理”的要求,对从高层管理到考试、录取各环节都提出了要求。

 

    管理:高校自主招生资格可被停止

 

    教育部的通知要求,每个参加自主招生试点的高校,要成立由校长、分管校领导和校内纪检监察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各种类型招生工作。要完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议事规则和程序,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会议记录须归档保存。

 

    高校自主招生简章的内容须包括: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报名条件、报名方式、考核办法、工作程序、入选考生确定规则、录取优惠分值、咨询方式、监督机制、申诉渠道等信息。自主招生考试后,高校要及时公开考生笔试和面试成绩、考核合格标准、拟入选考生名单及入选专业和录取优惠分值、录取结果、违规处理结果、新生复查结果等信息。对试点高校要严格执行动态管理和准入退出机制,凡是政策执行不严格、管理不规范、问题突出的,一律停止试点资格,并追究学校及有关人员责任。

 

    记者了解到,2003年自主试点启动时,全国只有清华、北大等22所高校被允许试点,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增加到90所,但至今无一所高校被取消试点资格,只有人民大学2014年暂缓参加“华约”联考的自主招生。

 

    考试:面试过程全程录像

 

    试点高校要完善自主招生的考核办法,考核时间须安排在春节假日之后。要强化保密制度,笔试、面试等命题和评卷评分工作要按照保密规定及有关人员管理要求执行。要加强考核过程监督,面试过程须全程录像,笔试尽量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

 

    据记者了解,清华大学领衔的自主招生联盟“华约”采取共同举办笔试(即AAA测试)的方式,笔试考场基本都在标准化考点,其时间也都在春节之后。但清华的特殊自主招生,包括中学校荐的“领军计划”、选拔专才的“拔尖计划”、面向贫困县考生的“自强计划”,其考试部分在春节前进行。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自主招生考试也在春节前完成。

 

    录取:录取和报到环节严禁更改专业

 

    通知提出,严禁试点高校偏离试点定位,进行恶性生源竞争,以“签订预录取协议”、“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各种方式,吸引生源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严禁通过自主招生变相招收艺术体育类专业或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类型考生。严格控制自主招生比例,自主招生计划不超过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考核合格拟入选考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学校自主招生计划数的2倍。

 

    确定考核合格拟入选考生名单时,须明确考生入选专业及录取优惠分值,并报经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10个工作日后方可正式通知考生。录取时,高校要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投档的考生范围内,按照招生简章公布的录取办法择优录取,严禁突破计划录取,严禁突破经公示的优惠分值录取,严禁更改经公示的入选专业录取,严禁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

 

信息来源:2013-12-28 《北京青年报》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3-12/28/content_32794.htm?div=-1

 

光明日报:

教育部:高校自主招生面试须全程录像

 

    本报北京1227日电(记者邓晖)继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被曝黑幕,校方宣布暂停自主招生一年之后,自主招生已然成为热词。教育部27日在其官网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加强考务和录取过程管理,强调此前一直保持神秘的面试过程“须全程录像”。除面试过程全程录像外,笔试要尽量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通知》还指出,将对试点高校严格执行动态管理和准入退出机制,凡是政策执行不严格、管理不规范、问题突出的,一律停止试点资格,并追究学校及有关人员责任。

 

    与此前由分管校领导担任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不同的是,按照通知要求,未来各试点高校校长将直接参与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和分管校领导、校内纪检监察等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并将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严格工作人员的选聘、培训、考核。

 

    《通知》还强调,各试点高校确定考核合格拟入选考生名单时,须明确考生入选专业及录取优惠分值,并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10个工作日后方可正式通知考生。

 

邓晖 光明日报 》( 20131228   04 版)

 

信息来源:2013-12-28 《光明日报》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3-12/28/nw.D110000gmrb_20131228_9-04.htm?div=-1

 

中国广播网:

教育部给自主招生念“紧箍咒” 面试环节将全程录像

 

  央广网北京1228日消息(记者刘祎辰)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再推迟的“北约”、“华约”和“卓越”三大高校自主招生联盟2014年联考方案日前对外公布。中国人民大学没有出现在“华约”名单中。而此前,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负责人因涉嫌违法违纪接受调查。在外界舆论对高校招生“黑幕”的强烈质疑声中,自主招生格外引人关注。

 

  从2003年到现在,自主招生,走过十个年头,高校数量从22所扩展到90所,高校层次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校”拓展到现在近百所高校。自主招生的几大联盟为争抢生源的“掐尖”大战,愈演愈烈。昨天,教育部发文,言明自主招生纪律,不算太长的五大项规定,一共用了六个“严禁”,并且直接给出了一道截杀令:凡是政策执行不严格、管理不规范、问题突出的,一律停止试点资格,并追究学校及有关人员责任。措辞严厉的文件,究竟会带给自主招生怎样的影响?

 

  随着华约、北约、卓越三大联盟成员高校接连发布自主招生简章,培训班的生意又热闹起来。小夏的自主招生培训班已经开了七年,今年的生意照常火爆。

 

  小夏:报名几十个人,你要是极个别的三个五个还能加进来。

 

  除了人大暂停自主招生一年对考生来说,单看招生简章与往年的区别并不大。但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张亚群看来,教育部在今天下发的文件,却无异于在对自主招生念了紧箍咒,对自主招生的整个运行过程都将有所触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以往高校自主招生的流程中,的确存在多处需要完善的地方。

 

  张亚群:面试过程中,有些行政部门领导打招呼介入其中,打招呼,让学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在获得资格的时候,本来可能只给你20分的录取优惠,变成40分或60分优惠。其实都是权力寻租的空前,而面试的评价现在也是公众最担心的地方,也是被认为是很多主观因素可以操纵的地方。

 

  根据要求,以往只有清华大学等少数大学采取的面试环节全程录像,今后将成为自主招生的“标配”,考务更加规范严格。

 

  张亚群:所以在考务管理方面,它讲全程录像这是面试。笔试部分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举办,因为这样比较规范化便于监督。

 

  另外,对于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加分数额、录取专业往往不够透明,甚至在录取中还会更改。在规定当中,对此也设立了高压线,并设置了监督机制。

 

  张亚群:也就是说试点院校如果不遵守这个规章制度的话,省级考试管理招生部门它可以拒绝投送档案。

 

  与人大同属“华约”的某大学招办主任表示,所有自主招生考生的录取专业,在填报志愿之后都将最终确定,录取环节不会更改。

 

  招办主任:如果我在给你资格的时候已经给了的专业限定的话,那录取的时候就是指定的了,如果现在没有指定,那可能录取的时候那就根据你的填报志愿等等这个接收起来来做。

 

全程录像,封堵的是面试漏洞;设置监管,则约束了加分和调剂专业的量裁权。全过程严格监管的措施固然重要,但张亚群指出,把措施落在实处,需要一个严密的制度建设。因此,规定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并不是具体在环节上的措施,而是提出校长负责、“集体议事、集体决策”。

 

  张亚群:就是我把职责在这个文件制度里面规定清楚了,遇到问题,就不是一个人或者单个或者几个人在那里暗箱操作。你违反了制度,我就可以追查你的责任,强化集体领导,就是说如果这个范围是一个委员会或一个招生小组确定的,那保证这中间至少知情人会更多。

 

  有制度建设、有退出机制,有细节规则,正如张亚群教授所言,新规定的确像是念给自主招生的“紧箍咒”。但“严管”和“自主”放在一起,看起来总不那么协调。相关部门的一纸禁令,究竟能否遏止招生腐败?

 

  又到了往年自主招生最为火热的时候,但今年各大院校的自主招生简章却都普遍羞涩,露面偏晚。招办对于关于“自主招生”的采访也都谨慎非常。这样的情形和去年相比,不大一样。虽然按照规定,自主招生主要实行“放开两头,稳住中间”的策略,先行试点的是重点大学和高职院校。

 

    但去年湖北省就有九所省属二本大学,也开始了面向省内的自主招生,规模为各校总招生人数的8%。但到了今年,记者再次致电其中一所的三峡大学,招办工作人员却说:2014年怎么实施现在完全没有概念,现在都在等省里的政策。

 

  自主招生走过十年,正在扩大发展。如今相关问题的暴露,真的会让这条路从此彻底改变方向吗?专家对此并不认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张亚群认为,文件的下发是为了确保公平,而公平是所有选拔方式必须有的共性,特别是转型期间。

 

  张亚群:招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标准,这是学校应该定的。所以社会大众关心的说你选拔的公正不公正,你是不是公平竞争,是不是公正竞争。

 

  中国教育研究院研究院储朝晖认为,“自主招生”是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在保障公平秩序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招考分离,最终选拔权交真正的专业人士,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储朝晖:考试只是检测学生的基本状况,给一个真实的显示。学校再对这个学生进行了解,确定招不招。学生跟高校之间,我用了一个词叫“谈恋爱”,相互之间选择。它的责权利是一致的。招生是整个办学的第一环节,如果整个环节招不到好的学生,他就办不好。当某个人想拿这个作为腐败的时候,将会影响到你这个学校的以后教学工作。那么对这个学校利益相关的人,他就会出来抵制。

 

信息来源:2013-12-28 中国广播网 / 央广新闻

http://china.cnr.cn/yaowen/201312/t20131228_514515044.shtml

 

 

-----------------------------------------------

 

晨雾2014高考公益讲座通知(简版)

 

场次一: 

讲座时间: 201411日(元旦)上午9:00

讲座地点:东城区东四冶金部

报名电话:010-64061856   64061877

 

场次二:

讲座时间: 201411日(元旦)下午14:00

讲座地点:丰台区北大地活动中心

报名电话:010-63811779   63812383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e9vv.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