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方案为何迟迟不出台
包括清华南大在内的“华约”或今日公布
晨雾 /
转帖
□金陵晚报记者
陈蕴萱
截至昨天,教育部还没有审批通过“万众期盼”的各学校自主招生方案,高校三大联盟(华约、北约、卓越)2014年普通类自主招生政策一直没公布,南京的多家高校也一直“未见动静”,这让家长和考生们很是焦急。
南京大学:应该是与“华约”同步
或许是响应家长期待,清华大学招生网在网上明确表示:清华大学普通类自主招生政策于20日(今天)发布,据称三大联盟的学校约定20日(今天)下午开始自主招生报名。
记者致电南京大学招生办时,招生办的老师表示:南京大学既然是“华约”,那么应该是与“华约”保持同步的,但是具体的情况比较复杂:万一教育部还不批,那方案还要推后。
早在11月,南京大学就发布了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六所大学共同实施自主选拔2014年六校自强计划,但是该计划主要是面向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的中学,以及全国所有的乡镇农村中学招生,还不能反映自主招生计划的政策走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老师表示,最快也要等到本月月底之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自主招生简章才能出来。南京农业大学表示:2014年自主招生简章会在本月中下旬公布。
而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则表示: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还没有出台,会在出台之后立马跟进自主招生。
家长戏称:今年公布时间是史上最晚
家长群里,家有高考生的家长们正在进行热烈讨论:“今年孩子要高考,但自主招生政策往年在11月、12月初就出来了,今年眼见着就12月下旬了,还是没有出来。”一位家长焦急地说。
“还不是因为人大招办主任腐败案爆出,估计各个高校也是人心惶惶吧,大家都不敢轻易出来自主招生政策,我们做家长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另一位家长附和。
“管他政策出来不出来呢,我家孩子还是让他安安心心准备高考,不像你俩家的,都有特长。”
“今年‘点招’估计竞争真的是要相当激烈了,因为在风口浪尖上,多方关注,又要求公开,这种情况下能录取的,估计真的要是极其顶尖的孩子了。”
“这又谁能知道呢?本来是为了招‘鬼才’,最后都变成招‘土豪’了。”
……
家长们激烈地讨论着,语气中充满不确定与期待。
焦点解析:推迟原因有多个方面
本月中旬,教育部要求:要建立和完善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国家、地方、高校、中学等多级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制度。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要做到信息采集准确、公开程序规范、内容发布及时。凡属主动公开的招生信息都要及时、主动公开,并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开展依申请公开工作……
考生资格方面:教育部要求公开加分照顾考生资格,保送生、自主选拔录取学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煤炭企业对口单招等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公示的考生资格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中学(或单位)、享受照顾政策类别、资格条件、所参加的特殊类型招生测试项目等。
同时,教育部正在制订教育改革的新方案,使得自主招生计划发布时间相对于往年有所后延。人大招生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违法违纪被调查也让自主招生政策变得敏感起来。
专家建议:不能因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金陵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主招生政策每年的调整正反映了自主招生政策的缺陷,每年的调整使得家长和学生们在政策出来之前都非常焦虑,出台越迟,备考时间就越短,去年大的改变让学生们措手不及,就是对学生的一种不负责。另外,熊丙奇也表示:今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决定,也催生了自主招生政策的延迟,人大招生处处长蔡荣生腐败案也体现出自主招生政策的根本改革亟待完成。
被公认为“没有专业头衔的招生办专家”——金陵晚报资深教育记者戚若予表示:“目前的自主招生,已由原来的寻找‘鬼才’,转变为各大名牌高校的提前‘掐尖儿’,本是为具有特别专长却无法在高考统考中取得竞争优势的人才设立,但是多年来演变成为各个高校提前瞄准未来状元、提前将尖子生‘收入囊中’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依然是为从高考中脱颖而出的人才准备的上升通道,或许教育部也是正在对相关方案进行相应的改革。但是,还是建议家长与考生淡化对自主招生政策的盲目期待,认真备战高考,放平心态,以不变应万变。千万不能因为‘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信息来源:2013-12-20《金陵晚报》
http://jlwb.njnews.cn/html/2013-12/20/content_1560117.htm
-----------------------------------------------
晨雾2014高考公益讲座通知(简版)
场次一:自主招生知识讲座
讲座时间: 2013年12月22日(周日)下午14:00
讲座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
报名电话:010-62610909
62560303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e9ph.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