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

(2013-12-09 21:39:42)
标签:

官方网站

研究生招生

中央部门

省级

高度

分类: 高考政策与规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

 

晨雾 / 转帖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

教学函[201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加大工作力度,以公平公正为核心、制度建设为基础、信息公开为重点、有效监督为保障,逐步建立了更加公开透明的高校招生工作体系,得到社会广泛肯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3号)的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通知如下:

 

  一、扩大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范围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等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意见》(教学〔2011〕9号)和《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的通知》(教学〔2005〕4 号)有关信息公开工作要求,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规范公开程序和内容,提高信息公开时效,做到高校招生信息“十公开”。

 

  (一)招生政策公开。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相关政策和规定,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据此制定的实施细则或办法。

 

  (二)高校招生资格公开。年度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院校、试点招收高水平运动队、艺术特长生的高校等具有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的院校名单。

 

  (三)高校招生章程公开。高校招生章程应包括学校基本办学情况、学历学位证书发放情况、招生计划编制原则、专业录取原则及实施办法、录取期间的调整计划使用原则和办法、学费标准等。具有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的院校还应公布相应招生类型的报考条件、选拔程序、考核方式与内容及录取规则等。

 

  (四)高校招生计划公开。经教育部统一分送的高校招生来源计划、可以不做分省安排的特殊类型招生计划、预留计划和使用原则以及调整计划的使用结果。

 

  (五)考生资格公开。按照国家或省级政策申请加分照顾考生资格,保送生、自主选拔录取学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煤炭企业对口单招等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公示的考生资格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中学(或单位)、享受照顾政策类别、资格条件、所参加的特殊类型招生测试项目等。

 

  (六)录取程序公开。各地确定的投档规则、填报志愿时间和办法、录取各阶段时间安排,各批次未完成计划和考生志愿征集办法等。

 

  (七)录取结果公开。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录取信息包括批次、科类、类型、院校、专业等;高校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等。

 

  (八)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各地、各高校招生咨询及接受考生申诉的办法和联系方式。

 

  (九)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各地所辖范围内发生的招生重大违规事件及其处理结果。

 

  (十)录取新生复查结果公开。新生复查期间的有关举报情况、调查情况和处理情况。

 

  二、完善多级信息公开制度

 

  建立和完善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国家、地方、高校、中学等多级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制度。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要做到信息采集准确、公开程序规范、内容发布及时。凡属主动公开的招生信息都要及时、主动公开,并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开展依申请公开工作。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各高校要细化本地区、本校高校招生信息公开的具体办法,明确招生信息公开的目录及其属性;加强各级“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建设,发挥其在高校招生信息公开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三、切实落实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责任

 

  加强高校招生信息公开是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更加自觉地把认真落实好高校招生“十公开”要求作为当前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按照“谁公开、谁负责信息审查”的原则,以及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职责分工目录(见附件),完善各级各部门在信息采集、审核、发布等环节的工作职责。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中央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要分别加强对本地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中学及所属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考核、评议和责任追究,对未认真履行信息公开职责、公开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要责令其限时纠正或改进,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要按照“谁公开、谁负责解疑释惑”的原则,及时回应处理公众质疑和问题,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虚假信息澄清机制和非法招生预警机制。

 

  成人高校及研究生招生单位要参照上述“十公开”要求,制订相应的招生信息公开办法。

 

  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通知转发至本地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所有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研究生招生单位及相关高级中等教育学校。

 

  附件:http://www.moe.gov.cn/ewebeditor/sysimage/icon16/doc.gif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职责分工目录.doc

 

附件: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职责分工目录

 

信息公开项目

信息公开内容

责任主体

1

招生政策公开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相关政策和规定

教育部

各地高校招生实施细则(或办法)

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

2

高校招生资格公开

年度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的院校名单

教育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

3

高校招生章程公开

高校招生章程及特殊类型招生办法

高校

4

高校招生计划公开

经教育部统一分送的高校招生来源计划、可以不做分省安排的特殊类型招生计划、预留计划及使用原则,调整计划的使用结果。

教育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高校

5

考生资格公开

保送、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考生资格

教育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及有关单位

申请加分照顾考生资格

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中学

6

录取程序公开

投档规则、填报志愿时间和办法、录取各阶段时间安排,未完成计划及志愿征集办法等

省级招生考试机构

7

录取结果公开

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高校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等

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高校

8

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

招生咨询及接受考生申诉的办法和联系方式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高校

9

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

本地区发生的招生重大违规事件及其处理结果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

10

录取新生复查结果公开

新生复查期间的有关举报、调查及处理情况

高校

 

教育部

2013年10月14日

 

信息来源:2013-12-09 教育部官方网站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3/201312/160469.html

  

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大力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

——教育部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记者就有关情况采访了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

 

  1.为什么要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

 

  答: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3号)要求,适应人民群众对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加强社会对招生工作的监督。

 

  2.招生信息公开将涉及哪些范围?

 

  答:教育部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等学校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规范公开程序和内容,提高信息公开时效,做到高校招生信息“十公开”。  

                      

  (一)招生政策公开。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相关政策和规定,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据此制定的实施细则或办法。

 

  (二)高校招生资格公开。年度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院校、试点招收高水平运动队、艺术特长生的高校等具有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的院校名单。

 

  (三)高校招生章程公开。高校招生章程应包括学校基本办学情况、学历学位证书发放情况、招生计划编制原则、专业录取原则及实施办法、录取期间的调整计划使用原则和办法、学费标准等。具有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的院校还应公布相应招生类型的报考条件、选拔程序、考核方式与内容及录取规则等。

 

  (四)高校招生计划公开。经教育部统一分送的高校招生来源计划、可以不做分省安排的特殊类型招生计划、预留计划和使用原则以及调整计划的使用结果。

 

  (五)考生资格公开。按照国家或省级政策申请加分照顾考生资格,保送生、自主选拔录取学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煤炭企业对口单招等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公示的考生资格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中学(或单位)、享受照顾政策类别、资格条件、所参加的特殊类型招生测试项目等。其中,高校还应公示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入选考生的笔试、面试等测试成绩及享受的录取优惠政策(如加分分值)。

 

  (六)录取程序公开。各地确定的投档规则、填报志愿时间和办法、录取各阶段时间安排,各批次未完成计划和考生志愿征集办法等。

 

  (七)录取结果公开。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录取信息包括批次、科类、类型、院校、专业等;高校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等。

 

  (八)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各地、各高校招生咨询及接受考生申诉的办法和联系方式。

 

  (九)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各地所辖范围内发生的招生重大违规事件及其处理结果。

 

  (十)录取新生复查结果公开。新生复查期间的有关举报情况、调查情况和处理情况。

 

  另外,教育部要求成人高校及研究生招生单位也要参照“十公开”要求,制订相应的招生信息公开办法。

 

  3.如何完善多级信息公开制度?

 

  答:一是建立和完善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国家、地方、高校、中学等多级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制度。

 

  二是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要做到信息采集准确、公开程序规范、内容发布及时。凡属主动公开的招生信息都要及时、主动公开,并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开展依申请公开工作。

 

  三是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各高校要细化本地区、本校高校招生信息公开的具体办法,明确招生信息公开的目录及其属性;加强各级“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建设,发挥其在高校招生信息公开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4.如何落实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责任?

 

  答:一是按照“谁公开、谁负责信息审查”的原则,以及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职责分工目录,完善各级各部门在信息采集、审核、发布等环节的工作职责。

 

  二是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中央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要分别加强对本地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中学及所属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考核、评议。

 

  三是对未认真履行信息公开职责、公开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要责令其限时纠正或改进,并依据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四是按照“谁公开、谁负责解疑释惑”的原则,及时回应处理公众质疑和问题,建立健全虚假信息澄清机制和非法招生预警机制。

 

信息来源:2013-12-09 教育部官方网站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71/201312/160574.html

 

晨雾点评:

 

    请注意

 

   教育部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答记者问》中的“十公开”与《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文件原文中的“十公开”相比,在“(五)考生资格公开”中多了如下蓝字中的内容:

 

      (五)考生资格公开。按照国家或省级政策申请加分照顾考生资格,保送生、自主选拔录取学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煤炭企业对口单招等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公示的考生资格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中学(或单位)、享受照顾政策类别、资格条件、所参加的特殊类型招生测试项目等。其中,高校还应公示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入选考生的笔试、面试等测试成绩及享受的录取优惠政策(如加分分值)。

 

     晨雾理解,这是对首次要求公开考生“资格条件”具体内容的解释。

 

 

-----------------------------------------------

 

晨雾2014高考志愿公益讲座通知(简版)

 

讲座时间: 20131214(周六)上午9:00

讲座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

报名电话:010-62610909    62560303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e9jx.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