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改革的正道

(2013-11-01 09:09:13)
标签:

剧院

轨迹

科学性

天资

自然

教育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高考改革的正道

 

晨雾 / 转帖

 

  财新记者 蓝方

 

  1028日,是北京市“20142016年的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的截止时期。这份方案在此前的一周激发热议,焦点集中于英语权重的调整。

 

  根据方案,中考的英语分值拟从120分降低至100分;高考的英语分值从150分降到100分。考试的内容也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降低难度,更倚重基础——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要求。

 

  这一调整的信号明确:弱化英语教育,为英语教学减负。

 

  但深受应试教育之害的网友们对此并不满足。不仅一边倒地支持弱化英语,更掀起“让数学滚出高考”的讨论,同样支持者众多。而根据北京市教委的反馈,目前收到的意见中,还有不少人要求降低物理、化学的比重。

 

  英语及数理化,都是中国学校教育的传统强势学科,更是应试教育的“重灾”科目。凡是从小到大一路考出来的中国学生,除了极少数学霸,几乎每个人面对这些科目都是一把血泪。大家对这些学科的不满通常集中于两点:

 

  其一是考试难度过大,考试内容与现实应用严重脱节。考试以选拔为目的,教学也因此异化,学生们失去学习的快乐,为考试而考试。最典型的便是中国以语法为核心的英语考试,在此指挥棒下,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哑巴英语”。

 

  其二是“一刀切”的考试选拔标准。每个学生的资质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发展轨迹不同,但在“一刀切”的招考标准下,学生要在每个学科都向着最高标准用力,一旦偏科,拖累全局。太多文科生在高考中被数学拖后腿,自然希望数学尽快“滚出高考”。

 

  如果高考“一刀切”的集中招生模式不变,僵硬的命题方式不变,仅仅在不同学科的分值权重上做文章,无论如何调整都将是口水战——对于不同专业和职业的个体,不同学科的重要性必然不同,不可能达成绝对共识。

 

  事实上,多年来教学实践形成的基本科目,科科都有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科培养,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多元发展提供空间和可能性。但义务教育至高中教育,无外乎打基础,各学科仅需掌握基本知识即可。高考需要改变其选拔性质,而回归基础水平测试,以应用为导向,对考试内容进行全面调整。

 

  在此基础能力测试上,对学生的选拔应交由各个高校决定。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科特点,确定录取的标准。英语专业自然会对英语成绩提出更高要求;理工科目当然要求学生更扎实的数学基础。

 

  如此形成的高考框架非常清晰:

 

  首先是全国统一的基础测试。实行一年多考的社会化考试,强化命题的科学性和应用性,考察学生的基础能力;

 

  以基础测试为基线,各高校自主招生,确定多元化的录取标准,综合选拔。

 

  这样的模式,正是诸多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普遍采取的招录模式。而中国的教改纲要也早已确定了这样的目标: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纠结已久的异地高考问题,在此种模式下也迎刃而解。各个高校不是以学生的户籍、省域划线,而是针对每一个天资迥异的个体确定录取标准。

 

  这样的改革,最核心的无非是教育部放权。将考试的命题权下放给社会化的专业考试机构,将招生的权限归还给各个大学。

 

  但这背后,既有放权后对职能部门监管能力的挑战,又有与招生考试相关的诸多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

 

  要让政府部门自我革命,知易行难。■

 

信息来源:2013-10-31 财新网 / 政经 / 政经评论

http://china.caixin.com/2013-10-31/100597955.html

 

-----------------------------------------------

 

晨雾2014高考志愿公益讲座通知(简版)

 

场次一:

讲座时间: 20131110(周日)上午8:30

讲座地点:地质礼堂

报名电话:010-82397716 / 17 (还有在线预约、QQ群预约方式)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e8ph.html

 

场次二:

讲座时间:20131116(周六)上午9:00

讲座地点:海淀剧院

报名电话:010 - 62796677010 - 62798282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e8of.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