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让“神童”成“仲永”

(2013-09-26 13:58:20)
标签:

报名电话

生理

多媒体

走进大学

不可能

教育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莫让“神童”成“仲永”

 

晨雾 / 转贴

 

    9月,一批00后学生手持入学通知书走进各知名大学的校园,如清华大学13岁的陕西考生范书恺,中国矿业大学13岁的安徽女孩王博扬。诸多媒体又把这些“神童”推到台前,使之成为很多小孩子及其父母的偶像。让这些孩子过早地走进大学校园是否合适?这个老问题的确值得再思考。

 

    单纯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看,这些“神童”已被高考证明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有些人认为天才就需要特殊的培养途径,就应给予更大空间任其发展。但也有人认为,为“神童”创造特殊环境应因人而异,提前接受高等教育不是唯一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途径。

 

    一位省级示范高中的资深教师表示,十三四岁的年龄踏入高校,未必有利于发展,弄不好就可能浪费自身天赋。人的成长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除了学习,还有价值认知、是非判断以及人际关系、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等,一个方面的“火箭成长”不代表别的方面也能同步跟上。英国少年泽维尔12岁就已开始攻读英国开放大学的数学学位,但是由于年龄太小,在学校遇到种种困难,最终母亲不得不全程陪他一起上课。

 

    前些年,人们围绕中科大少年班,曾有低龄少年接受高等教育到底是“天才之路”还是“揠苗助长”的争论。当年的少年班学生,现在看确有成功的,其中年龄偏大的好一些,年龄偏小的问题比较多。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当中竟有一半人后悔当年进少年班。国内12所大学少年班相继停办的事实,也佐证了这类意见。

 

    有青少年研究专家认为,智力只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坚强意志、自制能力等非智力因素衬托,一个人即使智商再高,要想成功也几乎不可能。少年进大学,由于涉世不深,很可能在遭遇生活的种种不适时,引发一系列心理、生理问题。虽然不排除低龄天才在大学里的正常或超常发展,但根据以往经验,极有可能重复王安石笔下“伤仲永”的故事,浪费了自身的好天赋而“泯然众人矣”。

 

马佳宏 光明日报 》( 20130926   02 版)

 

信息来源:2013-09-26《光明日报》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3-09/26/nw.D110000gmrb_20130926_3-02.htm?div=-1

 

-----------------------------------------------------------------------

 

晨雾106高考志愿大型公益讲座通知(简版)

 

讲座内容:新高三家长最应关注的问题

讲座时间:2013106(国庆假日)上午8:30

讲座地点:国家财政部礼堂(西城区三里河南四巷)

报名电话:6205309962389133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e7ld.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