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培训的北京品牌

(2013-09-19 23:29:21)
标签:

教育

官网

画家

大班

这些年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高考培训的北京品牌

 

晨雾 / 转帖

 

“京城”这个名词,自古来代表了历朝历代全国的金融、文化中心,代表了科技、文化的最前沿,京城在某个领域的一股风足以在全国引发一种潮流。

 

咱就是一个喜欢画画的人,不像梁宏达先生涉猎的那样广泛,能谈及到一个文化的层面,仅就画画的事儿就事论事吧。今年的高考培训班明显清冷了许多,很多以前上百人的“大班”仅上到几十个,这已经算不错的了。近年来,高考培训班乃至兴趣班、特长班的竞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许多京城的班儿已经将市场退出一线,到地方争抢生源。避开血雨腥风的外部争斗,再看画室里面,就会发现:这些年,与高考培训同时疯长的就是所谓的“北京画法”。

 

素描头像者,先将头发画黑,而且是很黑,使其成为画面的最暗部分(幸亏画的是中国人,不知画老外应该如何处理),技法上无不以擦为主,以最短的时间铺设基调,上辅以铅条排线完成结构塑造。在网上搜出一堆不同人画的不同人的头像,那鼻头、那眼角、那嘴缝都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速写者,无一不是用重重黑黑的软铅笔或是碳铅、炭精条下手,为的就是取得画面上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众多试卷中不至于因视觉效果而吃亏。然而细看,很多诸如膝关节等结构部分却是漏洞百出,糊弄过去,且这些问题往往是带有共性的。

 

色彩者,更是无一例外的趋同于所谓的央美、清华的画法,先用大笔一阵猛涂,大面积的亮灰调子就已占据了画面的大好河山,再用一大块重色外加一些小的阴影压住阵脚,然后勾添一些自己连结构都还没搞清的苹果、桔子之类,间或做些提亮、点重的工作,一幅“写生”便洋洋洒洒的完成。关键是有人告诉你,黄的亮部怎么调,红的暗部怎么调……结构明确,体积感强,黑白关系强烈,色彩明快……用这些词来评价这些“画”似乎非常恰当,然而共同点就是,能画出这些“画”的人往往都不会“画画”了。因为写生本身并不重要,背会就行,不管模特怎么变,环境、光线怎么变,背会教给你的那套颜色模式就行!

 

然而,就是这种培训手段被标榜为“你不这样画就考不上美院”,连学生仔都在网上、私下里说“咱们那儿的老师都不行,必须跟北京的老师学”。于是,动则几万的学费被这种集训班吸走。当然,结果并不是所有的人学了“北京画法”都能考上大学,自然,原因被集训班的老师们推到了这些孩子们的启蒙老师身上“真可惜,咱们认识的太晚了,你明年再来吧!

 

北京画法的形成自然有一段渊源,实在懒得去说这段评书了。这个市场的恶性循环已经恶果显现,但不得不服的就是“京城”二字的魔力。“北京画家”就是个品牌,打着北京画家的招牌出来云游,那就自然是“名家”,有人就要贴上去……于是,就有人有意无意的在落款时写上“某某作于北京”,搞得你云深深、雾蒙蒙。

 

信息来源:2-13-09-17 艺术中国官网

http://art.china.cn/education/2013-09/17/content_6310594.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