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晨雾
晨雾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4,462
  • 关注人气:80,5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公开征集高考试题引发热议

(2013-09-18 18:49:43)
标签:

人民政协报

精力

回避制度

人员

考试科目

教育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浙江公开征集高考试题引发热议 

专业性受质疑

 

晨雾 / 转帖

 

□事件

 

近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挂出了《向社会开放征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考试题》的公告,面向社会大众,包括高校教授、中学老师、社会人士等征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考语文、数学、英语等11个科目的试题,并建立自己的储备题库。有人说,以后,浙江高考中可能出现社会各界人士出的考题。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相关人士表示,所有征集的题目还要经过专家的筛选、审核,即便审核通过的试题也不会直接用于学业考试,而是由专家对这些试题再做进一步研磨、加工、分析评估后,录入相关考试的题库管理系统。同时,他还指出,他们会对试题的保密性进行严格控制,一旦试题经审核通过,出题人员须签订《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高考征题工作保密责任书》,不得再以其他方式(教学、考试等)使用,不得对外宣传所提供的试题。与此同时,出题者也会因此获得一定的费用。 (解艳华 整理)

 

  □特约点评:

兴奋也担心

 

高考改革可以说是我国目前最受社会广泛关注、难度最大的一场改革。近年来,尽管社会上高考改革的呼声很高,教育部门也在这一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收效甚微。浙江省向社会公开征集高考试题,希望借此尽快建立高考题库。这一改革措施既让人兴奋,又叫人不禁有些担心。

 

向社会公开征集高考试题,改变以前高考改革只有教育部门实施、社会各界品头论足的状况,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高考改革中来,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参与的人多了,让大家都来参与高考改革,集中群众的智慧,或许真的能够解决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达成以前不能达成的目标。群众参与是件好事,不过,在哪些方面参与、具体如何参与,似乎还应当好好斟酌。

 

首先,题库建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做支撑,包括相关的学科知识,以及教育测量与评价等专门知识。要明白考什么、怎么考,才能出好题。要弄明白该考什么和怎么考,就必须对考试科目涉及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测量与评价等有很好的掌握。什么都没弄明白就拍脑袋出道题,很难保证其测评的信度和效度。官员拍脑袋应该批评,群众拍脑袋也不该提倡。在这项工作上搞全民动员和参与,恐怕不见得能取得好的成效。

 

其次,正如很多人已经在网上表达的那样,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高考题,保密问题的确让人担忧。虽然有签订保密协议的要求,但由于我们不可能把全社会参与者都纳入到组织化的监控之下,那些保密协议能在多大程度上被遵守,的确应当画个问号。譬如:如果自己的孩子今年参加高考,在组织化的命题过程中我们可以实行回避制度,但如果全社会都来参与,回避就难执行了。虽然我出的题不见得正好在我孩子高考那年被选中,但如果我积极参与出大量的试题呢,理论上讲还是会提高被选中的概率的。再次,由于学科发展和社会变化日益加快,题库建设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动员社会力量或许可以很快建立一个有一定规模的题库,却仍然不能保证这一题库能适应今后十年、二十年的需要。由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队伍来逐步建立一个动态稳定的题库,应能更加科学有效地服务于高考需要,也有利于保障高考改革稳步、有效地向前推进。从世界上一些重要考试的题库建设经验来看,也都是主要依靠专业队伍来进行的,我们还没有看到哪一个考试机构发动全社会参与题库建设而取得成功的。

 

  最为重要的是,高考改革的根本问题是如何科学地选拔人才、甄别人才类型,而不是由谁来出题的问题。甄别人才的理念和方式不变,仍然唯“题”是瞻、唯“分”是举,那无论是张三、李四还是王二麻子出题,应试教育的桎梏都不可能被打破,大量选拔和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优秀人才也只能是个美好愿望。众人拾柴火焰高,但烤鸭最好还是要找受过专门训练的大厨来烤。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项贤明)  

 

信息来源:2013-09-18 人民政协报

http://epaper.rmzxb.com.cn/2013/20130918/t20130918_515128.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