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高考就是考谁不出错”

(2013-08-18 12:24:14)
标签:

好成绩

昆明

曾伟晋

理由

经验总结

分类: 晨雾原创

也谈“高考就是考谁不出错”

 

晨雾 /

 

           据云南信息网报道,在云南省举办的清华、北大学子“面对面”首场活动中,来自清华、北大的5名学子向百余名家长、学子传授了自己的学习经验。一位北大学子的经验总结就是 “高考就是考谁不出错”。他建议高中阶段学弟注意把基础知识学扎实,把会的不会的题都一做再做,熟练运用考题所考的每一个知识点。(本文后附有原文报道)

 

 我们知道,高考是中国第一大考。中国各方面研究高考已经几十年。“高考就是考谁不出错”,这句话看似普通,而且看似是对高考制度有所贬低。可是仔细想想,却蕴含着考生应对中国式高考选拔的锦囊妙计。虽然不能概括应对高考的一切(例如在中低分数段考生高考这样说则偏差过大),但是特别对于高分段的的优秀考生群体而言,却说到了要害之处。应当说高分段考生群体都是水平十分接近的一批学生,他们已经十分扎实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应用。但是受到招生计划的限制,能够上顶级名校的只能是他们中的一部分,而中国式的高考选拔除了从分数方面考量,是没有办法从他们中优中选优。因此他们中“谁更能在考试中不出错”将成为区分顶级优秀的关键。我们知道对考试内容来说,“会了”和“不出错”是两回事。“会了”的考生未必能全“不出错”。而对于高分段优秀考生来说,他们基本都“会了”,而考的则是能否“不出错”。

 

对于这些水平相差无几的高分优秀考生来说,“高考就是考谁不出错”正是所谓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具体体现。比如说今年清华北大在京理科提档线都是691分,当还剩下一个招生名额时候,只要还有691分的学生,就没有更充分的理由去降低1分录取690分的学生。虽然我们谁都知道那些690分的学生未必都一定比691分的学生水平差,他们很可能就是高考时候多出了一个小错而已。这里谁能不出错,少出错,谁就能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可是从这个规则中我们也能看出难免漏掉了一些更优秀的人才。

 

“高考就是考谁不出错”一方面反映出中国高考选拔制度的严格公平公正,这也是高考在中国受到底层民众拥护的原因之一。但是另一方面也看出这中一元化选拔制度的局限、死板和悲哀。特别是像在北京这样的仍然坚持顺序志愿的省份,这种死板的高考选拔制度把一些几分之差的一志愿落榜生挤出理想求学的队列。

  

云南信息网原文:

“高考就是考谁不出错”

 

本报讯(云南信息报记者韩海阔) 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马上就要“灰走了”,利用讲座的最后时刻,不少学弟、学妹将他们团团围住,以求榨干他们身上的每一个精英细胞。对于媒体之前扣在考入清华、北大的学子头上的“学霸”帽子,他们并不给予认可,表示好成绩也是自己辛苦奔来的。

 

在这次与清华、北大学子“面对面”首场活动中,来自清华、北大的5名学子向百余名家长、学子传授了自己的学习经验。

 

“高考就是考谁不出错。”曾伟晋建议高中阶段学弟注意把基础知识学扎实,把会的不会的题都一做再做,熟练运用考题所考的每一个知识点。这个北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双学位学士是当年云南参加北大保送面试获得第一名的保送生,在校期间还与10多个云南同学成立了东盟人才交流协会,希望展现云南人的人文情怀。他也坦言,成绩排名并非前列的他能够被保送上北大,“一是相信自己,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

 

今年保研北大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的宁忻坚决反对媒体给他们扣上的“学霸”帽子,在她看来,成绩好必然是重视课堂,没有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够离开课堂而自我实现突破。此外,类似于改错本的传统方式,看似过于老土,但效果却十分不错。“学习要注重效率,一些自我设置的形式化内容,只会耽误了自己。”宁忻说。

 

作为“第八届包机送清华北大学子进京”的一项子活动,此次“面对面”活动将持续至19日,共计有24名来自师大附中、曲靖一中、弥勒一中等中学考取北大、清华的学子将现场与昆滇学子“面对面”互动交流。

 

信息来源:2013-08-18 云南信息网(昆明)

http://news.ynxxb.com/content/2013-8/18/N11445653050.asp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