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高考体育加分现象
晨雾 /
转帖
新华网湖南频道长沙8月8日电(记者帅才、黄兴华、袁汝婷)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湖南省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呈现数量增多、地域分布失衡、主观性项目集中等特点。
现象
长沙市一所重点中学的体育老师李建(化名)告诉记者:“7月12日,我带学校36名学生参加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一年一度游泳项目加分比赛,32人取得前6名,均可获得明年高考加分。”
李建说:“游泳比赛门槛较低。一般而言,教育厅要求是每所中学的年级前20名可参赛,但也有一些关系户学生可以参赛;比赛项目较多,通过率较高,仰泳蛙泳蝶泳自由泳四大项目,又可分为50米、100米、150米、200米、400米等小项,一个学生可报两个参赛项目,许多参赛者可获得名次。这次有的小项参赛人数不到6人,按‘减一’原则,一个不足6人的小项,只有1人不能获得名次。”
李建说:“游泳由各中学组织,一般提前半年训练,每周训练一次即可,成本较低,每次学生交100元训练费、50元门票,比赛时交参赛费。这次参赛的几个学生提前3个月训练,通过了比赛。”
湖南岳阳一所中学今年101个体育特长加分考生中,健美操占去68个,武术加分考生24人。
湖南岳阳市一名多年从事舞蹈教学的体育老师透露,学生要享受健美操项目加分,平时利用业余时间练习练习即可。她透露,这几年她带的学生,时间长的从进高三开始练习,大多数只要不定期练习半年即可。一般情况下,她所在的学校学生,利用每周一三五最后一节自习课练习,偶尔在周末练练。练习内容包括健美操套路、劈叉、俯卧撑等内容。
“只要韧带好,能参加练习,基本能通过,”她说,“这几年,我带的200多名学生,只有极个别的没有通过。”
这位老师说,每年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体育局会组织健美操比赛。每次比赛都有好几百人参加,取前六名加分。看起来竞争很激烈,其实不然,因为参赛各队中,可以细分出不少项目,例如男单女单、男女各1混合操、男5女5比赛、8人器材赛、12人的啦啦操等。
据湖南省体育局青少年处处长杜利民介绍,湖南武术项目没有专业队,相对篮球、羽毛球等项目,通过比赛较容易。
湖南省教育厅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人士透露,因为武术项目比赛学生展示的是“武术套路”,并非真刀实枪的对抗性比赛,具有一定主观性,难免存在“操作空间”。
特点
记者采访发现,湖南省高考体育加分有以下特点。
一是体育特长加分学生数量激增。2010年湖南省全省808人,2011年为1056人,2012年为1456人,2013年增加到2478人。
二是体育特长加分项目集中。记者从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湖南省2013年体育竞赛优胜者统一测试合格名单上发现,加分项目主要集中健美操、武术、定向越野、排球等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符润中说,武术、健美操、拳击等比赛的评判具有较强主观性,没有统一评判标准,存在一定“操作空间”。建议逐步取消一些主观性太强的体育项目比赛,建立规范的比赛规则。
杜利民说,湖南有篮球、排球、足球、游泳、田径、武术、羽毛球、乒乓球8个教育部的规定项目比赛,还有健美操、定向越野两个项目作为湖南省的“自选动作”。
三是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地域分布失衡。湖南14个市州,主要分布在长沙、娄底、岳阳等地。
符润中说,长沙等地的重点中学师资力量强,也愿意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赛事。一些僻远地区比如怀化、张家界、湘西自治州等,参加比赛学生很少甚至没有。
四是武术加分多,培训费用高。湖南娄底今年获得武术高考加分的“武术高手”有140多人。据业内人士透露,湖南省武术比赛培训由一家湘中武馆“垄断”。该武馆声称能“包过”。在考试前,需要学生交一部分钱,考试通过后,再将钱交齐。据了解,这家武馆收费人均4万多元。
公平
符润中建议,防止不正规的体育赛事和主观性过强的地方自选项目进入加分序列;要保证信息平衡,让真正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参与比赛;测试环节严把关,聘请外地专家作为比赛评委,比赛采取全程录像、当场亮分等方式,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专家建议,选拔人才需要不拘一格,一刀切的录取方式不利于人才选拔,应守住公平底线。需要出台严格从紧的加分政策,对加分项目审视、规范。对目前高考体育加分乱象,应该警惕。对一些高考加分项目进行梳理,取消主观性过强的加分项目。
专家认为,近年加分政策在权力与金钱的腐蚀下偏离航道,背弃、损害了教育及社会的公平公正。建议尝试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让学生有自主选择高校的权利。(新华社专稿)
信息来源:2013-08-08
新华网 /
湖南频道
http://www.hn.xinhuanet.com/2013-08/08/c_116864731.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