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晚:清北线 本报预测“命中”

(2013-07-10 22:55:09)
标签:

教育

法制晚报

可能性

方面

只差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文科下限直接命中北大 上限与清华仅差2 理科上限则与实际情况只有一分之差

清北线 本报预测“命中”

 

晨雾 / 转帖

 

法晚:清北线 <wbr>本报预测“命中”
76日本报预测版面

 

    “全中了!”昨晚和今天上午“清北”提档线新鲜出炉,分数与本报上周六预测的相差无几。

 

    691分!这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今年在京一本录取理科提档线,两校“心有灵犀”,共攀史上最高。这与本报预测的“清北”提档线上限692分,只差了1分。

 

    而文科,北大为654分,清华稍高一筹,为664分。而本报预测的654分至666分可以说“直接命中”。

 

    清北线出炉 本报预测“压中”

 

    今年本市高考一本分数线已公布,文理均大幅提升。文科549分,比去年高54分;理科550分,比去年高了73分。这也让清北线的多种预测版本在网上流传。

 

 

    昨晚,清华提档线率先出炉,今天上午,北大也“晒”了出来。其中,清华文科为664分,理科为691分;北大文科为654分,理科同样为691分。

 

    此前,本报预测“清北线”文科:654分至666分,理科:685分至692分,纷纷“压中”分数。

 

    所谓清北线,是指这两所名校某一年提档线较低的那个学校的提档线。

 

    本报是怎么预测的?

    推翻之前模式  换了数学新方法

 

    本报连续三年预测“清北线”,理科分数预测较为准确,但是文科总是出现小幅误差。本报数据小组此次总结前两次的经验,并对预测方法和公式进行改进。最终使用“线性差值法”替代去年建立模型公式的方法。

 

    据悉,根据过去三年各大高校的提档线,以各分数段排名统计作为 “参考系”,运用数学上线性插值的原理,就可以将提档线相应成绩“换算”成在全市的大致排名。

 

    经过测算,从成绩分布来看,今年试题难度系数的降低,使得比较集中的分数向左偏移了60-70分。比如2012年文科成绩,全市共有 933名考生成绩在420-429分之间,今年,考分在480-489分的考生最多,有719人,偏移了60分。理科方面,2012年分数在450-459分之间的考生有1685人,2013年,有1702人的分数集中在520-529分,偏移了70分。这个预测也为今年的预测准确做了坚强的后盾。

 

    同时与往年相比,今年试题难易度突变。专家表示,这种变化对于平时成绩中等的考生有利,发挥超出预期,但对平时顶尖的孩子来说,可能没发挥出来,因此导致考生排名和一模、二模有较大差距,但志愿大多是根据模拟考的水平填报的,这一原因可能会导致靠前学校的提档排名下降,而中间学校的提档排名前移。

 

    从往年经验来看,全市文科前200名的考生报考清华、北大专业的录取可能性较大,全市理科前700名的考生考取清华、北大专业的把握较大。

 

    此外,预测时还要考虑高校录取“大小年”情况。

 

过去两年使用的方法

 

    2012年:运用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理论,用线差法的分析方法建立模型:△T=(最高录取分数-最低录取分数)×3/5+最低录取分数-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

 

    2011年:根据当年北京高考分数线排名分布、已经公布的一本线、过去3年高考成绩分布以及各高校一本提档线,本报联合高考专家晨雾找出招生计划变化对提档线的影响,由此进行估测。

 

    微言微语

 

    sisi:我和朋友看到当时的报道还说呢,我们也预测预测这次法晚是否准了,结果也准了。

 

    小屁孩123:前两天看了法晚的预测,今儿一看分数,还真没差多少……

 

    老师说

 

    海淀区重点中学一位负责教学的主任表示,连续三年都看了法晚的预测,今年是最准确的一次。

 

    从预测方法上来看,从去年开始尝试使用“概率统计专业角度”的方法进行预测,有过硬的科学依据。而此前根据多种数据进行“预估”则人为因素过重,容易造成主观上的不准确。

 

    专家建议

    录取分数线要及时公布

 

    为了增加高招录取的信息透明度,教育部发布的《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要求,各省级招办、高校要在本批次录取结束后、下一批次开始前,公布各高校在相关省(区、市)的录取人数及录取分数线。

 

    高考研究专家晨雾介绍,高考之后,无论是落榜者还是被录取者,都渴望知道填报学校的录取人数和分数线,尤其是一些达到分数线却没被录取的考生,想弄清楚自己没被录取的原因。但这个愿望往往得不到满足,只有少数高校会在批次录取结束后在本校网站上公布分数线。

 

    他认为,教育部的这条规定对考生和家长而言是一个好消息,高招办、高校在规定时间内公开高校的录取人数和录取分数线,这也是推进“阳光高考”的做法。

 

    本版文/记者 蒲长廷  制图/刘江

 

信息来源:2013-07-10 《法制晚报》

http://www.fawan.com.cn/html/2013-07/10/content_444058.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