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港媒:异地高考本质非教育改革

(2013-06-07 22:28:28)
标签:

利益

新政

发表文章

老家

教材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港媒:考生返乡平添焦灼

异地高考本质非教育改革

 

晨雾 / 转帖

 

港媒:异地高考本质非教育改革
66日,户籍远在四川宜宾的考生段正兰正在安徽合肥一中查看自己的考场。2013年,安徽异地高考政策放开,安徽省首批“异地高考生”将同本地考生一起走进考场,决战高考。中新社发 韩苏原  

 

  中新网67日电 香港《大公报》7日发表文章《京异地考生返乡愁对高考》称,陌生的环境和差异巨大的教材,让返乡考生焦灼不堪。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对记者直言:“异地高考的本质不是教育改革,而是户籍改革,教育部门实际上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

 

  文章摘编如下:

 

  2013年全国高考即将拉开战幕。就在各地学子紧张备战之际,在北京连续求学11年的小曹却因没有北京户口,不得不返回四川老家参加高考。陌生的环境和差异巨大的教材,让小曹焦灼不堪。

 

  去年12月底,北上广压线出台异地高考政策,与广东、上海的“分步走”和“限条件”不同,北京方案因只提及职业学校录取而被舆论诟病。在方案公布后的第一个高考季,呼吁北京放开异地高考政策的声音再度四起。

 

  在一个名为“2013北京异地高考”的论坛上,一条内容为“北京到底能否放开异地高考”的帖子又被顶起;而在一篇名为《异地高考,我准备退了》的帖子里,网友海岛燕用“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表达了对北京政策落地不再期待的失落。

 

  许多北京人也加入这场论战。一位吴姓的北京家长对记者说,一旦北京放开异地高考,起码北方中产阶级以上的人都会涌入北京。到时候那些正在争取教育公平的非京籍家长们,更不可能得到所谓的公平了。

 

  对于目前北京有多少跟小曹一样的学生,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并无权威统计数据。但这位负责人透露,今年底北京将有进一步的新政出台。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对记者直言:“异地高考的本质不是教育改革,而是户籍改革,教育部门实际上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表示:“在现行高考制度框架下解决异地高考,只能治标不治本。”

 

  为落户口 老妈考博

 

  在北京一家国企工作的詹女士,早年即与丈夫来北京打拼,一直没有落户。3年前,儿子在北京小升初,詹女士开始担心儿子的高考问题。

 

  “想来想去,实在没辙。我就辞去工作考了博士。”詹女士对本报记者说,如今博士毕业,借助应届毕业生的身份,现在的单位给落了户口,于是儿子也能在北京高考了。

 

  显然,詹女士的案例很难复制。在当前情况下,更多的家长只能提前离开或继续等待。(张宝峰)

 

信息来源:2013-06-07 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 海外华文报摘

http://www.chinanews.com/hb/2013/06-07/4905386.shtml

 

晨雾点评:

 

    如果把异地高考说成是教育改革那简直就是开玩笑。

 

   现在也许有人认为异地高考第一年推进不力是京沪广等主要“流入地”没有真正展开。其实这种看法是一个错误。如果严格按照国务院转发四部委关于异地高考问题《通知》基本思路去实施异地高考,实际上是打着教育公平的旗号,做着更大不公平蠢事。最大的受害方不是流入地户籍群体,也不是已经在流入地的随迁子女群体,而是占考生总数中最大比例的那些在家乡就读的流出地户籍群体。最可悲的是这个群体至今还被蒙在鼓里,以为异地高考会给他们带来利益。(《异地高考方案隐含着巨大的高考不公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