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取消“点招”是拒绝高考的潜规则

(2013-05-16 16:07:32)
标签:

怀疑态度

特权

校领导

名额

不公平

教育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取消“点招”是拒绝高考的潜规则

 

晨雾 / 转帖

 

  江苏省教育厅于514日公布的《江苏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中明确,为规范招生录取行为,更好地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2013年我省取消选择性招生。高校可以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预留1%的招生计划。(515日中国江苏网)

 

  选择性招生也就是民间所谓的"点招",是指高校在招生时点名录取某一考生,即使考分没有达到相应高校录取线。它作为学校的机动指标存在,是高校在正常录取以外的名额,如果考生取得了点招的名额,一旦录取与普招生无异。这种政策对于凭借分数拼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平,江苏省教育厅取消“点招”无疑对这种高考中存在的不公平说“不”,是维护高考公平所采取的新的举措。

 

  据了解,江苏高校往年“点招”比例一般在院校招生总计划的5%左右。虽然“相应批次的省控线”作为“点招”的底线,但是能够以比学校录取分数线低几分甚至几十分的成绩进入这所大学,这对于高考学生来说就是一条高考捷径。

 

  在实际情况下,“点招”这5%的名额并不是每个考生都能够得到的,对于每个考生的机会也是不平等的。首先,点招名额一般是由学校来支配,部分名额会给学校的教授和校领导的直系亲属,得到名额的人就有一条高考的捷径;其次,也许会有一些人,他们有点招名额,但是这个名额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实际用处,那么这个名额就可能流向市场,让能够出得起钱的人买到这个名额。而对于这种拿钱买指标的行为,由于处于法律的空白区域中,也没有相应的措施加以管控。这种点招 “潜规则”对于既没有特权又没有钱买名额的人就是一种不公平。

 

  相反地,取消“点招”就把点招这个高考捷径的路堵死了,也截断了进行这种灰色交易的机会。它把考生放在一个更加公平的平台之上,没有了特权优势和金钱优势的考生,在高考分数的压力之下进行竞争。取消“点招”既是在拒绝高考“潜规则”,同时也是对所有考生的尊重,更体现社会为变得更公平所作出的努力。

 

  另外,对于在《意见》中提到的预留1%的招生计划,虽然对其使用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它也是高考的一条“捷径”,其中也存在很大的可操控空间。既然这样,它就有可能变成一种“变相的点招”。所以,对于这部分招生计划更应该注重相应招生程序的透明和完善,以维护高考的公平与权威。(长江网 王喆)

 

信息来源:2013-05-16 长江网 / 长江时评

http://news.cjn.cn/cjsp/dp/201305/t2267993.htm

 

晨雾点评:

 

    “点招”在北京很少有人听说,但是在江苏等地则是年年都有的通过钱权关系能够低分上大学的一种捷径。而且有做得像模像样的网站在经营这种咨询(如下图)。让我们对江苏省这一举措能否真正堵住这条路子持怀疑态度。

 

取消“点招”是拒绝高考的潜规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