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方位解析高考志愿填报

(2013-04-23 13:26:04)
标签:

来源

常识

赵京

错误

于家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智康11举办公益讲座

全方位解析高考志愿填报

 

晨雾 / 转贴

 

    421,在距离2013年高考46天的关键时刻,由智康11联合高考网举办的高考志愿填报大型公益讲座在地质礼堂举行。与大多数志愿讲座多由专家唱主角不同,此次讲座共邀请了四位嘉宾担纲主讲,分别代表着志愿填报过程中的四个角色:老师、家长、学生、专家,从不同角度为家长分析志愿填报时应注意的关键点,全方位支持考生备战高考最后的冲刺。

 

    京华时报记者张灵

 

    ■老师支招  三步走助冲刺提分

 

    一模之后,考生进入了新一轮的复习备考。智康11高考研究中心主任高成老师认为,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应做好三个关键步骤。

 

    第一,回归基础。通过一模考试可看到,在以前一些考试中很少出现的考点,这次也出现在部分区县的一模试卷中,这也提醒考生应关注所有知识点,务必做到全部掌握。

 

    第二,专题突破。考生如存在某一知识点薄弱,某类题经常失分等问题,建议考生进行突破性专题练习,将这些经常失分的典型试题归纳总结,对每类试题归纳出通用的解法,这有利于考生成绩在短期内得到提升。

 

    第三,改善答题习惯。考生在考试中容易犯的比如马虎、看错题、答不完等问题,其实都是有原因的,考生一定要做好试卷分析,了解每道错题失分的原因,从而在下一次考试时避免类似的错误。

 

    高成老师建议,在最后冲刺阶段,考生还应调整自己的答题作息习惯和答题的兴奋点。进入6月后,考生可按照真正高考的时间去做真题模拟,这有利于考生最后阶段成绩提升。

 

    ■过来人支招  找准定位各司其职

 

    随着5月临近,高考志愿填报即将开始,也进入了考生和家长最为紧张和焦虑的阶段。当天的讲座中,智康11邀请到两位高考过来人代表——一位考生家长和一位曾经的考生,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家长们分享了自己对于高考专业选择的思考。

 

    《和孩子一起高考》作者之一、知名博主北清梦(笔名)的儿子去年参加高考,并以680分的高分如愿被清华大学录取。从最初对“提档线”、“专业级差”等志愿填报专用名词一窍不通,到成为知名博主与无数家长分享自己帮助孩子高考的成功经验,北清梦经历了最为辛苦的一年,但在他看来,作为家长最大的爱心体现就是帮助孩子实现梦想。

 

    北清梦认为,家长在收集志愿信息时应选择性地阅读和了解,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在填报志愿时,第一志愿学校要稳。第二志愿学校可分为“冲、稳、保”三个梯度。专业选择掌握“专业没有好坏之分”的原则,适合孩子的专业就是最好的专业,对于孩子不愿接受的专业,家长一定要放弃,尊重孩子的意愿。临近高考,家长的心情紧张、复杂,北清梦建议家长在最后这40多天里,要做到“多观察、少唠叨;多沟通、少说话;多安慰、少埋怨;多鼓励、少泄气”。

 

    什么样的专业才是最适合的专业?两年前,北师大二附中毕业生李申和许许多多考生一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今,李申已如愿被自己理想的专业录取,并成为帮助高考生专业规划的“桃李帮星空助学项目”发起人。

 

    李申认为,多数中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还不强,一些中学生只有自己理想的大学但没有目标专业,高中生如果对大学专业不做细致研究,停留在字面的粗浅理解,可能直接导致进入大学选择了一个自己不熟悉甚至是厌恶的专业,对大学生活的开展十分不利。李申特别邀请到两位来自清华和北航的在校生,介绍家长们关心的不同学校经管专业设置的差异,以及工科专业究竟学什么。

 

    李申认为,每个考生都应找准自己的定位,从现在开始关注大学专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清晰的选拔路径。希望每个学生能够在充分理解专业培养目标和思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和特点进行报考,做正版的自己。

 

    ■专家支招  用好数据关注排名

 

    如果说家长和学生代表的发言是从亲历者的角度与家长们分享高考历程的心得,高考志愿填报专家赵京老师的出场则是从专家的角度,为家长们支招。

 

    赵京老师表示,高考志愿填报要用好高校录取的历史数据,即俗称的“大厚本”。通过高校历年专业录取的情况,推算出该校在京录取的考生排名、二志愿录取排名、是否补录等信息,为志愿填报提供精准的参考。

 

    对于家长关心的一本、二本志愿如何填报的问题,赵京老师建议,家长应首先搞清楚各批次学校情况、院校招生计划、专业分类等常识类问题,然后了解各个学校在京录取学生排名情况。随着一模结束,家长们拿到成绩后最关心的就是这个分数能够报考哪一类的学校,这其实是一种误区。由于不同区县考试难度不一样,一次分数并不能完全代表考生的实力。而具体到如何根据排名报考,赵老师建议用分差法和排名法实现自我定位进而报考。

 

    3个多小时的讲座,家长们认真聆听,不时用笔记录下嘉宾讲课的重点,一些家长甚至全程录像,准备回家后再好好研读。

 

    据悉,“高考志愿填报大型讲座”是智康11为高三家长、考生提供的考前公益服务项目,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两年。每年主办方都会邀请专家、名师与大家分析招生动态,分享应对策略。而今年新增的成功家长经验分享、优秀大学生案例则又是一次全新尝试,智康11希望借此能引发家长、社会对孩子未来的思考。

 

信息来源:2013-04-23《京华时报》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3-04/23/content_1984214.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