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清华在京不减招

(2013-04-22 10:21:57)
标签:

教育

北京日报

多人

名单

年龄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北大清华在京不减招

高校开放日港校与内地名校激烈竞争生源

 

晨雾 / 转贴

 

北大清华在京不减招
昨天上午,参加北京大学开放日的考生和家长围在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展位前咨询。当日,北京大学2013年校园开放日暨本科招生咨询会在北大和医学部同时举行。北京大学各院系、国家重点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北京奥运会乒乓球馆)也同时向社会开放。为方便考生,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等外省市著名院校和单位应邀参加此次校园开放日。

  本报记者 孙戉摄 

 

  本报记者 任敏 实习生 孙宏阳

 

  上周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学校开放校园,吸引了数万家长和考生。今年,北大、清华在京招生计划与去年基本持平,预计北大计划招生246人,清华计划招生203人。

 

  两名校在京录取将超700

 

  据北京大学北京招生组组长许崇任透露,今年,北大预计在京计划招生246人,实际录取将达到360多人,与去年基本持平,去年北大计划招246人,实际录取了368人。

 

  清华大学预计在京计划招生203人,实际录取约360人。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表示,今年的招生计划正在等待教育部审批,北京招生数不会像去年那样波动较大。

 

  据此计算,两名校在京实际录取人数有望突破700人。据介绍,高招录取除高考之外,还有保送生、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类招生等多种形式,因此每年高校的实际录取人数往往会多于招生计划。

 

  此外,人大预计在京计划招生209人,文科109人、理科100人,该校今年新增应用统计学、考古学、劳动关系等6个专业。北京师范大学预计在京计划招生116人,北京理工大学计划在京招278人,北京语言大学在京将投放90个招生计划。

 

  清华关注地震灾区考生

 

  420四川雅安发生地震,牵动人心,当地紧张备考的高三学生尤其引人关注。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表示,会密切关注地震救灾进展,并随时做好必要准备,如果教育部出台对地震灾区考生的照顾政策,清华大学将全力支持。

 

  据了解,高招时对地震灾区考生予以照顾已有先例。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4名灾区考生因为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获得“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称号,被保送上大学,其中从废墟中救出数十名幸存师生的北川县中学学生王佳明就是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此外,清华等高校还优先给予地震灾区新生入学资助,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今年,在教育部、财政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支持下,清华将与军队联合招收32名飞行学员,培养未来航空航天事业的领军人才。年龄不超过19周岁的理科考生经军队飞行学员招收选拔合格后,将进入军队飞行院校接受军政强化训练和筛选体验飞行,清华再从中择优选拔学生进入“飞行员班”学习。毕业时,这些学员将获得军队飞行院校和清华大学颁发的学历和学位。

 

  此外,“清华学堂计划”今年在北京、上海、辽宁、新疆四地实行高考后面试录取。

 

  北大欲组“录取联盟”

 

  每年高考,都会有一些高分考生因几分之差与北大、清华等名校错过,令人惋惜。据北大北京招生组组长许崇任透露,为帮助“高分漏”找到更好的出路,针对北京考生,北大已与几所高校达成协议,这些学校将安排计划,专门接收从北大落榜的高分学生。本周,北大进入高中做招生咨询时将公布合作学校的名单,供考生报考。

 

  同时,北大今年在京增加4个不报不录的专业,分别是地质学基地班、考古学、历史学、应用语言学。

 

  香港高校受青睐

 

  今年,香港高校的学费普遍上涨,其中香港大学学费最贵,从每年11.9万港币调到13.5万港币,其他大学的年学费涨幅从1万港币到2万港币不等。但高昂的学费并未影响家长们的报考热情。在清华、北大两校的校园开放日上,港校的咨询台最为火爆。来自海淀的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学费涨不涨无所谓,只要孩子能考上我们就能供!

 

  面对港校的激烈竞争,内地知名高校也纷纷采取高额奖学金、国际班、实验班等措施吸引考生报考。

 

  例如清华大学新增的医学实验班、环境工程国际班和法学国际班等均采取小班教学,师生比高于11,而且注重提升学生的国际化学习经历。比如,环境工程国际班学生将获20万元的出国交流奖学金,外文实验班的学生将获25万元的全额奖学金前往牛津、剑桥等名校学习一年。

 

  4.7万考生测口语  

 

  上周末,4.7万余名考生参加了本市高考外语口试。虽然全市考生比去年有所减少,但参加外语口试的考生不降反升,比去年多了1000余人。据记者了解,由于外语口试在填报志愿之前,很多考生为了不限报,不浪费志愿而选择参加外语口试。

 

  据了解,高考外语口试主要包括短文阅读、口头作文两个环节。上周六下午,在北京语言大学,走出考场的学生一脸轻松。当天下午的口头作文有“在你眼里谁是英雄”这一话题,面对考官,众多学生将父母、姚明、超人等视为英雄。考生表示,话题贴近生活,不死板生硬,感觉有话可说。

 

信息来源:2013-04-22《北京日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3-04/22/content_66272.htm

 

晨雾点评:

 

    据北大北京招生组组长许崇任透露,为帮助“高分漏”找到更好的出路,针对北京考生,北大已与几所高校达成协议,这些学校将安排计划,专门接收从北大落榜的高分学生。本周,北大进入高中做招生咨询时将公布合作学校的名单,供考生报考。

 

   上面这条信息特别值得青睐北大的考生家长关注。有了这个政策,相当于在北大后面多了一个平行志愿学校。填报北大又畏惧风险的边缘考生可以踏实填报了。针对这条信息,如果清华不采取类似措施跟进,其对边缘考生的吸引力可能就会减弱。

 

2013年4月26日晨雾补充点评:

 

    读了上述北京日报的报道,晨雾的理解是,“针对北京考生,北大已与几所高校达成协议,这些学校将安排计划,专门接收从北大落榜的高分学生”。晨雾首先在网易上面看到了不同的报道。网易是转载2013年4月22日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如下: 

 

    “北大将首次明确接收北京一志愿报考北大的高分落榜生政策,目前校方正在与北京的若干所中学接洽,具体名额和方案有望在月底前出炉”  

 

     “在介绍对报考北大考生的保障措施时,许崇仁说,北大方面正在和北京的几所中学洽谈,接收报考北京大学一志愿的高分落榜生,并已基本上达成了协议。本月26日至28日,北大将参加北京市多所中学的咨询活动,届时将向家长公布确切的方案。许崇仁表示,这一政策招收的对象是来自与北大达成协议的中学、一志愿报考北大、与录取分数相差一两分的考生。他说,以前北大也进行过类似操作,今年准备明确这一政策,同时也将在北京以外的其他省市实施,北大目前接触的为中学优质名校。”

 

    下面是网易转载报道的截图:

 

------------------------------------------------------------------------


北大清华在京不减招

 

北大清华在京不减招

-------------------------------------------------------------------------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北大到底是联合几所高校专门接收北大落榜生?还是洽谈了几所名优中学,保证这几所中学报北大的一志愿落榜生也能有不错的去向?于是,晨雾再进一步查阅北京青年报文章电子版的源头:

 

2013年4月22日北京青年报原文:

北大一志愿高分落榜生仍有望上名校

 

北大清华在京不减招
家长咨询北大今年招生计划 摄影/本报记者 陈柏

 

  本报讯(作者:于静)北大招办北京招生组组长许崇任昨天在北京大学2013年招生信息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北大将首次明确将有名校接收北京一志愿报考北大的高分落榜生政策,目前校方正在与北京的若干所高校接洽,具体名额和方案有望在月底前出炉。

 

  招生计划

  可能略有调整 不公布实际报考人数

 

  北大昨天举行2013年校园开放日暨本科招生咨询会。北京招生组组长、元培学院院长许崇任介绍,今年北京大学招生计划现在还在向教育部申报审批过程中,北京招生人数预计与往年相比基本稳定,可能略有调整。

 

  去年北大在京招生计划为246人,实际录取368人,许崇任表示,之所以有120多人的差距,是因为校长实名推荐、自主招生和保送生等获得加分的学生,而这部分学生均不占用246人的名额。

 

  他同时强调,关于今年实际报考北大的学生人数,即使在报考结束后,北大也并不掌握。“如果网上出现相关数据,应该是估计出的数字,或者是人为制造的虚假数字。”他说。

 

  录取志愿

  需调剂考生有选择空间 专业至少二选一

 

  许崇仁表示,北大面向北京的考生给出承诺,理科考生高考实考分进入北京前50名,承诺满足第一志愿。前100名承诺满足前三个志愿之一。前200名承诺满足前五个志愿之一。对于文科考生,实考分进入北京前25名满足第一志愿,前50名满足前三个志愿之一,前100名满足前五个志愿之一。

 

  据了解,北大的志愿满足率大约在97%98%之间。去年,只有两三名北京考生需要服从调剂,其他考生均满足了5个志愿之一。对于需要调剂的考生,北大招办工作人员将电话联系考生和家长,提供不超于两个专业的选择,在录取的最后一刻给服从调剂的考生一次选择的余地。

 

  政策保障

  高考差一两分 仍有可能上名校

 

  在介绍对报考北大考生的保障措施时,许崇仁说,北大方面正在和几所名高校洽谈,接收报考北京大学一志愿的高分落榜生,并已基本上达成了协议。本月26日至28日,北大将参加北京市多所中学的咨询活动,届时将向家长公布确切的方案。许崇仁表示,这一政策招收的对象是一志愿报考北大、与录取分数相差一两分的考生。他说,以前北大也进行过类似操作,今年准备明确这一政策,同时也将在北京以外的其他省市实施。

 

  咨询会现场,有不少考生家长听到招收落榜生的政策后都十分关注,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毕竟报考北大的竞争非常激烈,招收落榜生是个好消息,但是政策要保证公平才好。

 

  相关新闻

  农大本科生今年减招70

 

  本报讯(记者 于静)今年,中国农业大学本科计划招收2850人,比去年减招70人左右,人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压缩本科生人数,扩大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具体减招专业未公布。北京招生计划也待确定。同时继续对北京地区的考生预留10个理科高分二志愿名额。

 

  今年农大新增两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分别为工学院农业工程(中外联合培养)和国际学院的农林经济管理(农业商务方向)。其中农业工程专业不通过高考招生,面向2013级学生选拔。

 

  观点

  “没主见死读书的学生,劝你别来北大”

 

  “没有什么主见,从小到大就听老师和家长的话、就知道死读书的学生,到北大来很痛苦,这样的学生你分数再高我也劝你别来北大,你可以去别的学校,在那儿你会找到你的舞台。”在昨天的北京大学2013年招生信息发布会上,北大招办主任秦春华非常直白地向家长和考生表达了不适合就读北大的学生特点。

 

秦春华说,在北大没有人会告诉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这不意味着北大在“放羊”。“因为我们不知道你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许我们今天否定你的方向,未来是你重大的创新,我们要保护好你们创造的天性和创新的能力。那些思维比较活跃的,比较有主见的学生,有想法的学生适合北大。”他说。

 

信息来源: 2013-04-22《北京青年报》

http://bjyouth.ynet.com/3.1/1304/22/7966011.html

 

    天哪!找到的北京青年报源头官网上的电子版居然与网易的转载内容不同。这个内容与北京日报的说法基本一致。难道是网易在转载的时候“篡改”了北京青年报文章的内容?有这个必要吗?累不累?这在逻辑上不太可能。

 

    于是,晨雾继续找“源头”。找到了4月22日北京青年报第9版的PDF版(下面的截图),这是报纸印刷的原版。于是真相大白:我个人推测着这样的情况,北京青年报的文章发出,被很多网络媒体转载后,由于与北京日报文章不同受到质疑,经过核实后,北京青年报“知错就改”,将已经发布在网上的电子版修改了。但是已经印刷的纸质版版是无法修改的。

 

(点击图片可看放大原图) 

北大清华在京不减招
2013年4月22日北京青年报第9版文章截图

 

截图源自:2013-04-22 北京青年报PDF版

http://file.ynet.com/3/1304/22/7966175.Pd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