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元首次关注异地高考 建议逐步取消单独命题

标签:
来源高考制度经验考生两年 |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
刘汉元首次关注异地高考
晨雾 / 转帖
四川新闻网北京3月2日讯(全国两会特派记者 侯青伶 张燕)在过去的一年里,占海特被很多人认识,特别是关注高考的人们。这个女孩于1997年出生于珠海,户籍地江西九江。2012年6月开始,她在微博上高调争取异地高考权利,与沪籍人士就异地高考“约辩”。
虽然这场约辩沦为骂战,无疾而终。但它所涉及的话题——异地高考却始终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
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也将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统筹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建议。回顾15年来参政议政的历程,刘汉元的提案内容始终围绕粮食、食品安全和能源问题展开。此次是他首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就异地高考问题提出建议。
各地相继出台异地高考方案
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对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异地高考问题作出规定,明确要求各地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
“目前,各地相继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中,有20个省在2013年就将有条件放开‘异地高考’,这些省份包括安徽、江苏、广西、云南、重庆、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高职)、广东(高职)、新疆(往届中职生考高职)和内蒙古,其中有的省份实现了随迁子女满足条件后与当地考生同等报考录取条件。而有的省份则还只能针对高职(天津、广东和新疆),或省属高校(云南的部分非滇籍随迁子女考生),不能填报高水平大学。贵州、福建、上海、四川、宁夏、陕西(高职)、山东和海南则要等到2014年才有条件放开‘异地高考’。”
异地高考方案同样各设门槛
“各地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所设条件不一、差异较大。除了实施时间、步骤的不同,各地的异地高考方案中,对某一项条件的具体设定也不一样。”
刘汉元介绍,黑龙江、安徽两省要求具有该省高中学籍且高中阶段连续就读3年以上;河北省则规定,须有河北省两年以上高中学籍;安徽、福建、浙江、山东、江西五省份未对需“异地高考”的考生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提出条件;北京、上海、广东等11省则不同程度地对考生父母提出了社保要求,其中,天津、上海社保年限尚未明确,其余省份社保年限多为3年。
“而备受关注和期待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坚冰地区’,随迁子女要彻底实现就地高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北京,按照其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仅仅是对中职和高职考试有明确的异地考试规定,对于高考却没有明确说明,这在实际上仍然没有解决在京务工子女的高考问题。”
逐步取消高校按省分配招生名额的做法
“要解决异地高考问题,首先必须通过健全资助体系来解决贫困学生入学难的问题,努力缩小教育资源分配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其次,逐步取消高校按省分配招生名额的做法,可先从教育部直属的‘985’等高校开始试点,然后逐步推广。”
刘汉元认为,异地高考很大程度上源自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以及由此造成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各省之间的巨大差异,尤其在高考制度中实行已久的高校分省分配招生名额的做法,更加加剧了不同地区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不均等。
“按地区分配名额既不公平也不合理。理应改为根据高考报名人数来按同等比例分配招生名额,甚至可在全国范围统一择优录取,从而解决目前高校入学机会分配不均衡的现象。最终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从根本上完善、支撑异地高考政策的落地实施。”
逐步取消各省市单独命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越来越重视通过统一的考试来选拔人才,以确保效率、公平、公正等价值的实现。
“这一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为此,异地高考问题的解决,最终需要教育部来统筹,逐步取消各省市单独命题,改为恢复全国统一命题或者全国统一命题与招生院校自主命题相结合的方式,所有高校面向全国招生,按照分数高低统一划线录取。”
但我国高考自1985年在上海开始自主命题试点后,2002年北京开始自主命题,2006年增加到16个省市,目前全国高考统一命题体制基本名存实亡。
在刘汉元看来,2002年之前全国实行统一考试,异地高考或者户籍地高考,都是全国一张试卷,即使回户籍地参加高考,也就一张往返车票的问题。
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学籍管理体系
由于目前各省市中小学生的电子学籍各自为政,彼此并不互通,学生一旦随父母搬迁至外省上学,不仅当地无法得知该学生的就读变动情况,迁入地也很难获得该学生的就读信息,造成了较大的不便。
因此,刘汉元建议,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电子学籍管理体系,对每一个学生的中小学电子学籍档案进行完整记录,包括入学、转学、借读、休学、升级、毕业、考试、奖惩等基本信息,并进行全国联网。
“这一措施的好处在于,国家教育部、各省市都能及时查询和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流动情况,既方便保持随迁子女从一个城市搬迁至另一个城市后学籍的延续性,也可凭借此全国联网的电子学籍证明其求学经历,参加异地高考。”
信息来源:2013-03-02 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