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校长朱清时来南京宣讲 会不会向高考“低头”

标签:
龙虎网观念欢迎你短期家长会教育 |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
南科大校长朱清时来南京宣讲 会不会向高考“低头”
晨雾 / 转帖
龙虎网讯 南方科技大学来江苏招生了!对于这所在中国高等教育界“特立独行”的大学,江苏的考生和家长会买账吗?
昨天,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在金陵中学举办了面向江苏学生的首场招生咨询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家长慕朱校长之名而去,但是谈到是否让孩子报考南科大,普遍持观望和疑虑态度。他们最担心的是:南科大会不会最终向高考体制妥协?“另类教育”能不能坚持下去?
牛校这样考学生:
7分钟写300个数字,考的是注意力
“有理想,有担当的同学,我们欢迎你。”朱清时在谈到招生标准时,反复强调“想象力、洞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而在自主招生测试中,也是围绕着这些能力的考查进行的。
“比如去年有一道题:要求在7分钟时间里从1写到300。实际上是很明确地考学生的注意力。当你写到一二百以后,大脑开始疲倦了,这时候就考查脑袋想的东西跟手上写的是不是一致,如果不一致这就叫注意力缺失。”朱清时说,注意力对一个创新人才来说非常重要,人家注意力只能集中几分钟,你可以集中几个小时,这就很厉害。有了持久的注意力,不受外界干扰,思考才能深入,才能有创新的思想迸出。
据了解,南科大今年计划在全国招收325人,其中首次在江苏招收20名理科应届毕业生。南科大的招考测试没有任何课本上的内容,不需要考生提前做任何准备。朱清时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靠突击就能提高的,创新能力与一个人的天赋,以及平时的积累有很大关系,这些都不是靠短时间准备能达成的。
根据日程安排,即日起到2月5日,学生在网上报名。2月10日前寄送相关纸质报名材料至南科大招生办公室,学校组织专家组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相应的面试。录取的考生,将全部享受6000元/年“政府奖学金”,连续4年全额抵扣学费,这意味着4年学费全免。
校长讲故事
灰姑娘的水晶鞋和杨振宁的例子
偌大的报告厅,前半部密密麻麻坐满了人,后半部几乎是空着。朱清时的这场招生咨询会,从来捧场的家长来看,没有想象中的热,但也没有出乎意料的冷。
“办中国最好的大学,回答‘钱学森之问’”,这是朱清时此次报告的主题。朱清时以“钱学森之问”开场:“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但是为什么培养不出一流的杰出人才?正因为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扼杀孩子们的创新力和想象力。”
他举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教育”的例子:“有个老师在讲灰姑娘的故事,说半夜12点魔法快要消失时,灰故娘必须离开舞会,结果灰姑娘慌张间遗留了一只水晶鞋。有个学生就问了:‘水晶鞋为什么没有失去魔法?’这位老师喝斥道:‘不要胡思乱想。书上怎么说的你就怎么记。’”朱清时说,这样的教育目的就是考高分,让孩子按照课本循规蹈矩,压抑了孩子的批判精神。
“不过,受压抑的创新思维,在好的教育环境中,也可以恢复。”朱清时说,杨振宁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国内学量子学时,老师条分缕析地讲解,他掌握了扎实的基础,但不知所以然。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后,他的老师每天都不断冒出新的主意,而且还不断犯错、误入歧途,再想办法解决问题。杨振宁兴奋地说:“老师的脑袋里像生出很多天线,到处探寻出路。”就在目睹老师上下求索的过程中,杨振宁感受到创新思想的火花,从中受益匪浅。
“世界上最伟大的创新都来自年轻人!”朱清时说,牛顿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是20多岁发现的,年轻人这种创新力比任何知识、经验都来得宝贵。而南科大的使命就是培养创新人才,让年轻人在大学里学到真本事。
校长的人气
在报告会现场,不少家长一边听一边认真地做笔记,不时地点头赞同,或是发出会心一笑。
“朱校长真牛!”家长朱先生说。“这次来,就是想专门看看朱校长的。”
对于南科大的招生模式,不少家长也很认同。“虽说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搞自主招生,名义上是招创新人才和怪才,但是实际上还是看考试成绩,上不了本一线还是完蛋。”家长刘先生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南科大,高三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比家长更浓厚,有的家长本来不知道有这么个学校,都是被孩子“撺掇”着跑来看看的。
金陵中学几名学生昨天专门跑到现场来,想一睹朱校长风采。“我看过朱校长的书,很钦佩他,也很认同他的办学理念。”一名学生告诉记者。
家长的顾虑
如果学校半途而废,孩子就成试验品
一方面是朱清时的“粉丝”,一方面又对是否报考南科大犹疑不决,这是昨天不少家长存在的心态。家长们普遍担心,南科大还在起步阶段,改革之路会不会半途而废、殃及学生?
家长叶女士这两年一直在关注南科大的动向。不过,说到报考南科大,她还是很纠结:“就从招生方式来看,第一年是完全自主招生,第二年就把高考成绩作为参考的一部分了,再往后,会不会和其他高校一样,又走回老路了?”
也有家长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担心以后就业成问题。家长许先生说,一所新办的大学,可能要等有两三届毕业生才能看出个好坏。“朱校长的愿望是良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我不能让孩子去做试验品。”
“说到底,就是希望以后孩子能找个好工作。”一位家长指出。
还有一些家长表示,南科大在江苏只招20人,门槛一定很高,“想考还不一定能考上”。也有家长对进校后部分学科全英文教学,担心孩子跟不上。
■校长谈热点
谈质疑
教育改革不是直线的,是迂回
南科大的录取方式最初是不看高考成绩,第二年发展成“高考成绩、平时学业成绩和高校自主能力测试成绩”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对此,有人质疑,南科大是不是已经向高考“妥协”了?
对此,朱清时解释,当初不看高考成绩,就是希望把“一考定终生”的模式淡化。但是鉴于是第一次尝试,为谨慎起见,改成平时成绩占10%、自主测试占30%,高考成绩占60%。如探索可行,前两部分的比例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其实,我们还要进行折算。自主招生的1分,相当于高考的3.75分,分量还是很重的。”
“其实这种招生模式比较能与世界接轨”,朱清时说,像美国的SAT考试,这种考试就是一种参考,不像高考那么绝对。“我相信我们做好了,教育部会支持我们,把自主招生比例做得更大。”
对于有些家长担心走回头路,朱清时认为,教育改革不是直线前进的,而是迂回的,但是教育必须改革是大趋势。
谈未来
将来过半经费靠教授科研项目拉来
朱清时上任之前,提出了要做校长,南科大必须去行政化的要求。几年下来,朱清时感叹:“光靠一个学校的力量很难做。”南科大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投资。政府出钱,官员们还是用行政化的手段来管南科大。比如招聘教授和干部,还是追求职称,追求行政级别,很难做到去行政化。
“其实最难的不是外在的压力,而是学校内部的观念很难转变。”朱清时说,一些从其他高校招聘过来的、原来有行政级别的教授早就习惯了行政化,没有职称,很多人不能接受。“这种观念的转变,短期内很难实现。”
朱清时告诉记者,他有个愿望:“将来学校一半以上的经费都靠教授们的科研项目拉来,这样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就更大了,离去行政化的目标就会更近一些。”
谈退休
累!没时间考虑退下来的事
“我们想做的事情就是改革,但是处处都碰壁。”南科大创办初期,朱清时曾用《易经》里的困卦来形容他的焦虑。2012年南科大终获教育部批准成立,朱清时却言“比两三年前更困了。”
昨天,朱清时在现场除了做报告,还要接受家长提问、媒体采访,忙得一刻不歇,而这只是全国招生的其中一站。朱清时昨天坦言,现在的他,好像是马拉松运动员,虽然累,但还在冲刺,根本没时间考虑要退下来的事。他只有一个念头:“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这所大学的办学理念。”
记者 王晶卉
信息来源:2013-01-20 龙虎网 /
http://news.longhoo.net/nj/njxw/content/2013-01/20/content_10438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