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211工程”是什么工程?
(2012-10-12 09:35:54)
标签:
上海211工程“985”工程《北京青年报》教育规划纲要 |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
“小211工程”是什么工程?
晨雾 / 转贴
从2012年开始,我国发改委、教育部组织实施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地区省部重点大学,也称“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这一工程是否取得实效还有待观察,可入选的高校及其学生,却将这一工程派上了“用场”,将其称为“小211工程”。10月10日,河北大学就在其官网上更新资料,称学校“是国家‘小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而另外一些高校的学生,也兴奋地称,可以借此“洗白”原来“非211”的身份,扬眉吐气了。
这是以工程、计划思维建设大学,必然导致的结果。工程还没推进,却由此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此前的“985工程”,是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211工程”,是为了促进学科建设,可却演变出了学校的身份、等级与层次,不但影响学校的地位,还影响学生的高考选择,以及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学校的办学,不是想着怎样办出特色,而是想着怎样入围“工程”、“计划”,提高自己的身份。
所以,不要责怪学校急于宣布自己是“小211”,也不要嘲笑学生想着“翻身”。有什么样的教育管理、评价制度,就会有怎样的办学行为。面对各种“工程”、“计划”的变异,我国应该思考改变传统的办学思维。
首先,应该取消一系列导致高校不平等竞争的政策、制度,其中就包括设立不同的工程,给学校不同的行政级别等等。从全世界范围看,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是靠政府“计划”出来的,无不是学校通过市场竞争成长起来的。“工程”与“计划”,说到底,是行政管理和评价大学的方式,这只会加剧教育的行政化与功利化,不利于学校形成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色。众所周知的是,在“985”工程、“211工程”的引导下,我国大学千校一面,追求“高大全”的问题日益严重。
其次,应该严厉治理升学与就业中的学历歧视,这本质是教育不公平和就业不公平。近年来,一些大学在招收硕士、博士时,执行非985、211院校本科生不要的政策,这既是对教育公平的践踏,也进一步加剧社会的“名校情结”。正是由于存在着明目张胆的学历歧视,所以那些非211院校毕业的普通学生,一直处于压抑中。他们无法改变现有的格局,也就只有等待母校也入选这些工程,变一个身份,上一个档次了。但他们所不知的是,如果歧视的意识不消除,就是学校入选“小211工程”,善于搞等级的用人单位,还是可以把其视为“非211”。增加一个“小211工程”,不过是为中国教育增加一个新的等级、层次而已。
我国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到要推行教育管理制度改革,重新界定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和发展中的职责,减少行政干预,淡化行政评价,可是,在具体的高等教育管理中,还存在延续过去传统做法的问题,这是值得高度关注的。按照目前的管理思维,不但会出现“小211”,还会出现“小985”,如此,中国高校将变得等级森严,大学的平等、自由竞争更不可求了。
冰启(上海 教师)
信息来源:2012-10-12《北京青年报》
http://bjyouth.ynet.com/3.1/1210/12/7521569.html
晨雾点评:
哈尔滨工程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长安大学
江南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暨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