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教授现场演示:
头枕钢杆击车窗逃生可行
晨雾 / 转帖

柳实 在用钢杆敲击车窗玻璃。

钢杆彻底击穿玻璃。
头枕的海绵部分把酥裂的玻璃推出窗外。
以上图片由中央电视台12套《平安365》栏目供图,整个测试过程预计于本周日在该栏目播出。
(晨雾注:本文后有视频)
本报讯(记者 侯莎莎)昨天,本报发表稿件《头枕砸窗靠谱
高跟鞋敲没戏》。报道中写道,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教授、汽车特种驾驶培训中心主任柳实证实,头枕敲击车窗逃生是可行的。但有其他媒体报道,他们所做的实验证明,在用全力的情况下,男性也无法用头枕击破车窗玻璃。为此,柳实教授昨天在北京人民警察学院进行现场演示。演示证明,只要方法正确,用头枕敲碎车窗玻璃并不太难。
在实验中,柳实教授率先示范,只见他坐在驾驶座位上,卸下身后的座椅靠背头枕,用右手拎着头枕的一根钢杆,身体扭向右方,胳膊都未抡圆,只甩动小臂,朝驾驶室车窗玻璃的右下角砸去,钢杆敲击在玻璃上,只用了三下,车窗玻璃就被击打出一个小洞,钢杆穿洞而出。柳实拔出钢杆,用头枕海绵部分一捅,整块玻璃彻底酥了,掉落窗外。
随后,电视台的摄像记者进行了尝试。他采用柳实教授的方法,用头枕上的钢杆猛砸了右后车窗玻璃的右下角,两三下后,玻璃即被击碎。据这位摄像记者介绍,他在男性中,算是力量比较小的,砸碎车玻璃,他觉得不太费劲。
柳实教授提示,除了昨天本报报道的要敲击侧面车窗的四个边角外,车内的人还应注意,要用手拎着头枕的一根钢杆,而并非握着头枕,用两根钢杆去戳车窗玻璃。
另外,网友还在微博上频频转发一条日本电视台拍摄的灾难中如何自救的视频,其中也演示了如何使用头枕逃生。在视频中,一位年轻女士尝试着抱着头枕、用两根钢杆去戳车窗玻璃,结果失败。随后,这位女士将头枕的一根钢杆插进车窗玻璃下部的凹槽,然后使劲将抱枕往下按,车窗玻璃瞬间就被撬碎。
信息来源:2012-07-25《北京日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2-07/25/content_115509.htm
积水多深时我们必须止步?
专家提示:水没车轮就是“警戒线”
本报记者 侯莎莎
“一旦遇到积水,一定要谨慎前行。”一场大暴雨中有了惨痛经历后,不少司机听到这样的提醒。积水达多深时一定不能再前行?相关专家提示,水没车轮就是“警戒线”。
另外,“平安北京”微博昨天连续发文,提示广大司机,如果爱车曾在积水中行驶,一定要及时进行安全检查。
雨中行驶
◆水没车轮不前行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教授、汽车特种驾驶培训中心主任柳实表示,当看到前方水深达到没过车轮的程度时,一定不要再前行。柳实解释了其中的原理。车辆发动机进气口的高度一般都在保险杠稍上一点,一旦车轮被积水没过了,证明进气口基本也被泡在了水中,发动机势必会进水、熄火。电路也可能发生问题,造成门窗锁死的情况,非常危险。
◆时速不超5公里
如果一定要通过积水处,且积水较浅,应该用低挡行车。柳实教授提示,车辆时速一定要控制在5公里以内,稳住油门。
还有网友总结,积水中行驶不可中途停车、换挡或急转方向。
◆保持车距
车辆在湿滑路面上的制动距离大约是干燥路面制动距离的3倍,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持和前车的车距。根据车速的不同,最少应保持两个车身以上的车距,防止与前车发生追尾事故。如果后车跟车过紧,可以打开双闪警示灯提醒后车。
◆肥皂水可暂替雨刷
雨天行车使用前大灯会形成炫目的光幕,要改用雾灯。若前挡风玻璃上产生雾气模糊了视线,需要打开空调的制冷开关,用冷风吹风挡玻璃,这样能迅速使视线清晰;后挡风玻璃出现雾气时,需打开后挡风玻璃加热器。如果雨刷器扫水不彻底,可以将车蜡涂在车窗上,使玻璃表面形成蜡膜,改善视线范围。
“平安北京”还提示说,如遇到雨刷突发故障来不及修理,可在挡风玻璃上抹一层肥皂,起码可以维持三四十分钟的清晰视线。还有一个应急办法,就是在路旁找一些稍厚、水分含量较多的树叶,捏碎后涂在挡风玻璃上面。还有网友说,涂抹土豆也能起点作用。
雨后检查
“平安北京”发布多条提示,提醒车主在雨后及时给爱车做“体检”。
◆发动机:要注意检查发动机舱与驾驶舱分隔部位的进气孔位置和左右翼子板两侧的沟槽内有无积水,如有积水,可以拿清水冲洗进气孔,疏通水道,以保证车辆的最佳工况。
◆轮胎:涉水后要及时检查轮胎是否有钉子,外观是否有损伤。此外,在经过较深积水路面时底盘基本上都是浸泡在水中的,应及时清理底盘上附着的杂物。
◆灯光系统:检查大灯、雾灯是否有漏水的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
◆刹车系统检查:车辆涉水行驶时,刹车系统基本上都是浸泡在水中的,水中的杂质会夹杂在刹车盘片中,加剧刹车系统的磨损,在出水后会明显感觉刹车无力。出水后要踩几脚刹车。在雨后天晴时要及时洗车,并冲洗刹车盘片,清理刹车盘片之间的杂质。
雨后行驶
行驶在积水退去的路面小心淤泥:在淤泥路段行驶时要非常小心,保持低速,尽量不转向。因为轮胎在淤泥上的附着力很小,车速较快甚至是在淤泥上踩刹车都可能造成车辆失控。
信息来源:2012-07-25《北京日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2-07/25/content_115510.htm
2012年7月24日北京日报:
专家实验证明车内逃生方法
头枕砸窗靠谱 高跟鞋敲没戏
本报记者 侯莎莎
在上周的大暴雨中,众多车辆被困水中,甚至发生驾驶员溺亡车中的惨剧。一时间,各种逃生办法在微博上不断转发。其中,最让大家吃惊的是,我们车座椅的头部靠枕就能用来砸碎汽车玻璃。但也有网友指出,通过实验检验,这种办法不可行。
记者昨天为此采访了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教授、汽车特种驾驶培训中心主任柳实,他告诉记者,通过多次实验证明,头部靠枕完全可以砸碎汽车玻璃。今天上午,他还将在北京人民警察学院为大家演示。
砸驾驶室玻璃边角
每个车座椅的头部靠枕拔下来都有两个尖头铁棍,可在紧急时刻砸汽车玻璃。据介绍,这个功能在汽车设计的时候就有考虑。
柳实教授告诉记者,网友实验不成功很可能是方法不对。他经常在警校做此类演示,教授学员如何用靠枕砸碎车玻璃,其中要掌握几个要点。
首先,要砸侧面玻璃。许多司机都有此常识。车辆的前挡风玻璃是汽车玻璃中最结实的,由于需要在行车中迎接正面来的巨大压力以及抵御车辆高速行驶中可能溅起的小石子,车辆前挡风玻璃对于玻璃的材质或厚度要求最高。所以,在砸车玻璃时一定要选择侧面的车窗玻璃。柳实教授告诉记者,砸驾驶室的车窗玻璃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好发力。
其二,要砸车窗边角。与多数人的认识不同,车窗玻璃并非中间最脆弱,而是四个边角容易被砸碎。
柳实教授还提示,多数车的头部靠枕有卡子,要先扳开卡子才能取下靠枕。
高跟鞋敲玻璃不可行
另外,有的车没有头枕。柳实教授表示,如果车内有天窗,被困人员可以选择半躺在车座上,用脚猛踹天窗玻璃。以往实验证明,这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对于用高跟鞋、车钥匙也能敲碎车玻璃的说法,柳实教授并不认可。他提出,若想敲碎车窗玻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够坚硬,二是有一定分量。显然,高跟鞋和车钥匙都不满足条件。
水没车窗前一定弃车逃生
柳实教授告诉记者,水的深浅其实可以判断。如果路上积水在外力作用下已经起浪,证明积水深度至少已有10厘米。另外,在很多容易积水的桥下,都有标尺。司机涉水前一定要注意查看。如果看不到标尺,司机在行驶到引桥初始端时,如发现已有积水,最好别再冒险前行。因为引桥一般都有50米长,如果引桥部位都积水了,证明桥底最低处积水已经很深。
积水到了什么程度时,司机必须弃车逃生?柳实教授指出,当司机感到发动机运转不均匀,踩下油门后明显加不上油时,证明发动机已经进水了。此时,司机千万不要再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车开出涉水路段,而应立即停车熄火,开门逃生。“接下来,电器设备肯定会完全进水、短路,车门车窗很可能全部锁死,到时就失去了逃生的机会。”柳实说。
另外,有些车辆在涉水路段突然熄火,车窗车门没有锁死,司机也要注意,一定要在水位到达车窗玻璃下沿以前,下车逃生。因为一旦超越这个高度,由于压力的关系,车门就很难被推开了。如果真的遇到这种状况,车内人员一定要想尽办法,尽快敲碎车窗玻璃,使车内外压力平衡,才能再次打开车门。
链接
安全涉水行驶两大要素
柳实教授介绍,只要保证做到两点,完全可以安全涉水行驶。这两点是:水位没有没过车轮,时速保持在5公里以下。正像很多老司机总结出来的,“快过沙子慢过水”。很多人知道涉水行驶要慢,但一行驶到积水路段,就发慌,不自觉加快了速度。所以,行驶到积水路段,一定要沉着冷静。
涉水行车时还有个妙招,那就是倒行。车辆涉水时“趴窝”,都是由于发动机进水。发动机进气口都在车前,所以行驶时,很容易掀起水浪,灌进进气口。如果倒行的话,车辆自然把水流分开,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就像人在躲避海浪时,自然就会转过身来,背朝浪来的方向。”柳实教授形象地说。
信息来源:2012-07-24《北京日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2-07/24/content_115082.htm
视频:警察学院教授演示头枕钢杆击车窗可行
视频来源:2012-07-25
新浪视频
晨雾点评:
晨雾注意到,头枕钢杆击破车窗有四个要点,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1)不能双手持头枕,用两个钢钎同时击窗。道理很简单:如果撞击力相同,两个钢钎同时击窗,接触面积比一个钢钎大一倍,这样车窗受到的局部压强就小一倍,不容易击碎。这是基本的物理学原理。就像相同重量的人在冰面上行走容易踏破冰面掉下去,但是在冰面放一块木板,人在木板上走,冰面感受的重量相同,但是就安全得多。这是一个道理。
(2)要用单手持其中的一根钢钎,挥动手臂,用另一根钢线猛击车窗。道理也很简单:物体的动量与速度成正比。单手挥动可以使得钢钎接触玻璃的时候获得了最大的速度,从而获得最大的动量。撞击时候速度突然变成零,使得动量全部转化为冲量(Ft
= mV2 - mV1),将车窗击碎。
(3)不要撞击车窗中间,要撞击车窗的边角处。这是因为车窗的四角最薄弱。
(4)破窗后用头枕的海绵枕布向外推,整块玻璃就会碎成小碎块落下来。这是因为钢化玻璃的制造工艺是将普通玻璃淬火使内部组织形成一定的内应力,从而使玻璃的强度得到加强,在受到冲击破碎时,玻璃会分裂成带钝边的小碎块。
使用头枕破窗与使用其他工具相比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其他工具有可能一时忘了放在什么地方了找不到,头枕是一定能随手拿到的。但是建议大家都去尝试独立将汽车头枕从座椅靠背上拔出,再插入,感受一下。别在紧急情况下摘不下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