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运动员、体育单独招生5不同
(2012-04-05 12:01:15)
标签:
教育邱乾谋北京市招生院校高水平 |
分类: 高考政策与规定 |
高水平运动员、体育单独招生5不同
晨雾 / 转贴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邱乾谋)北京市高水平运动员统一测试3月31日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有家长咨询,高水平运动员与体育单独招生政策有什么区别?有关专家提醒,高水平运动员与体育单独招生在报考条件、招生院校、考试方式、录取政策、录取时间等5方面有所不同。
第一,报名条件不同。以2012年为例,高水平运动员要求年龄不超过22周岁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方可报考:一是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市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者;二是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或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近3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
报考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等体育单独招生专业,要求考生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具备二级运动员(含)或二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22周岁。具备一级运动员(含)或一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
第二,招生院校不同。2012年全国有272所高校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8所在京高校。
体育单独招生专业主要包括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相关在京招生院校主要包括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
第三,考试方式不同。报考高水平运动员的考生,要参加全市体育统测,及在规定时间参加招生学校组织的体育专项测试。获得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考生还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及武术武英级(或以上)称号之一的考生,可申请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文化课单独考试,也可选择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体育单独招生考试包括文化课考试和体育专项考试两部分。文化课考试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命题、组考,体育专项考试由招生院校组织,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统一考试办法和评分标准。
第四,录取政策不同。根据往年录取原则,高水平运动员录取要求考生体育专项测试合格,文化成绩达到本科第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由招生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审核后向考生志愿学校提供档案,由招生学校决定是否录取。少数体育专项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确有专业培养前途,且文化成绩达到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65%的考生,由招生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和名单,经招生院校、考试院高招办分别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公示后,考试院高招办向学校提供档案,由学校审查录取。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及武术武英级(或以上)称号之一的考生,体育专项测试合格,且文化课单独考试合格后,可被保送录取。
体育单独招生录取时,考生文化课考试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由招生院校根据招生计划及考试成绩来确定。在考生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招生院校根据考生体育专项成绩及综合成绩确定录取标准。
第五,录取时间不同。高水平运动员录取时间在高考结束后,根据招生院校所在批次进度录取,一般在7月底前完成;体育单独招生录取时间一般在6月底完成。
信息来源:2012-04-04《北京考试报》
http://bjksb.bjeea.edu.cn/html/ksb/gaozhaozhuanban/2012/0405/42011.html
300余人参加高水平运动员统测
全程监控录像 确保公平公正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 实习记者
邓菡) 2012年北京市高水平运动员统一测试3月31日上午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整个测试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录像,所有测试项目、所有参加测试的考生均有实况录像,以备抽查或复核,确保公平、公正。
测试当天,300余名考生参加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游泳、健美操、武术、羽毛球、跆拳道、网球、棒球、垒球等13个项目的测试。
上午8时,在健美操测试现场,不少考生开始做压腿等准备活动。考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分批次进入考场考试。上午10时过后,在北京体育大学排球馆外,考完的考生陆续走出考场。据一位报考排球项目的考生介绍:“排球项目测试分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两项。专项素质考助跑摸高、往返移动6米×10次,而专项技术主要考垫球、扣球、发球和比赛。整个过程都有摄像,确保了考试的公平公正。”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测试结果分为A、B、C级,A、B级为合格,C级为不合格。考生在测试合格的基础上由招生学校考核。只参加学校测试而没有参加全市统测或统测不合格的考生,不具备高水平运动员资格。
今年全国有272所高校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其中在京高校28所,既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部委高校,也有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市属高校。
信息来源:2012-04-04《北京考试报》
http://bjksb.bjeea.edu.cn/html/ksb/zhongyaoxinwen/2012/0405/4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