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招“两试”成功突围攻略(上)

(2012-01-10 17:50:20)
标签:

教育

葛晨捷

面试

复旦大学

自我介绍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自招“两试”成功突围攻略(上)

 

晨雾 / 转贴

 

  杜佳雯

 

   随着“一模考”的结束和寒假的临近,不少高三生将复习的重心转向了备战高校自主招生大战上,不单是笔试的准备,有些学生逐渐开始了对面试的了解和准备。本期,周刊请来两位去年在复旦大学“千分考”中成功突围的学生,指导正处“水深火热”备考中的高三生。

 

“千分考”笔试讲求策略

 

    毕业于进才中学、现就读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的汪星宇认为,备战“千分考”最重要的就是尽量做到不偏科,因为在十门学科中,主课的难度相对大些,七门副科的难度其实并没有一些同学想象的大,所以他并不提倡有些学生采用的扔掉几门副科的攻略。此外讲求做题技巧也相当重要,由于“千分考”全部由选择题组成,而且答对、答错、不答题的得分和扣分标准也不一致,所以如果事先能做到对各种答题概率心里有数,那在答题时得分率就能更高。(概率分析请见2011年12月27日本报C10版)

 

    毕业于南洋模范中学、现就读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的葛晨捷说,2012届学生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通过高一、高二年级对副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副科的功底更扎实了,在备考时比起之前的几届学生可能会来得更轻松,他提醒学生应有效利用好手上这些复习材料。

 

“抱团”应考效率更高

 

    葛晨捷说,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些微薄,特别是文科生对一些理科知识点并不了解,反之亦然。所以他建议,同学间不妨一起合作来准备自招,收集材料和信息、借鉴笔记等。对此,汪星宇也表示赞同,他回忆说,当年他就是借了化学班同学的笔记来看,才在“千分考”中顺利答出有机化学相关的题目的。

 

    葛晨捷还建议,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笔试前做一次“模拟测试”,以此来检验自己大致的复习程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好笔试的时间和节奏。

 

面试中的“攻”、“守”平衡

 

    《全国重点高校自主招生备考指南》责编庄玉辉表示,不少过来人在谈到面试感受时,都表示:“老师很和蔼,就像聊天一样。”一个“像”字,点出了面试的实质——“就像聊天”,表明“不是聊天”。考生要认清这样一个事实,面试和笔试一样,都是自招考试的一部分,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在面试中,考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判断被试学生是否符合所报高校、专业的要求,是否为一个“可塑之材”;学生既要“应付”考官抛出的各类问题,这是“守”;又要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浓缩了自己多年辛勤努力的“猛料”全都亮出来,展现自己的最佳形象,这是“攻”。

 

    考官目标和学生目标之间存在“交集”,沟通就有成功进行的可能;这个区间越大,双方就会越觉得有话可说;考官越觉得和你有话可说,你成功入选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从形式上来看,面试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个人(单独)面试和小组(群体)面试。其中,个人(单独)面试,又分“一对一”或“一对多”两种。由于是特定教授对特定学生,所以面试题的个性化和情境化程度较高,有些题目是针对学生提交的材料量身定制的,有些则是在师生互动中追问出来的。在“一对多”模式中,由于一名学生要同时应对多位教授的“连环炮”,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一对一”模式更大。

 

    小组(群体)面试,一般为无领导小组面试。考官公布考题后,由小组成员(一般5至8人)自己组织讨论,一般分为个人陈述、小组讨论和总结陈词三个环节。虽然是“无领导”,其实只是“不指定领导”,因为一般总会涌现1—2个“自发领导”,他们或是在陷入胶着时把讨论推向深入,或是在众人偏题时把讨论拉回主题,表现抢眼,往往有加分作用。但是也有个别学生表现得过于强势,把集体的舞台当做是自己的专场,这样反会有减分作用。

 

面试技巧一:搜索特色问题

 

    在个人面试中,学生申请材料和自我介绍中的特色、亮点是考官重要的问题来源之一。学生可自己或请同学、老师站在读者、听众的立场,对申请材料和自我介绍中涉及兴趣、特长、所获奖项、特别经历(如创办社团、策划活动、参加大赛、出国交流等)的内容字斟句酌,将可能提出的问题列成清单,保证自己在个人陈述中浓缩的任何内容,都可以随时应考官要求展开精彩、丰富的陈述。对于材料中的定性评价,如“创造力强”、“团队精神强”等,要能举例印证。

 

    这类个人相关问题有一些“常考题”,如自我介绍(中英文),个人优、缺点,影响最深的人、事、物,最喜欢的书,最近在读的一本书,高中生活的收获与遗憾,个人生涯规划等,可以事先有所准备。(后续技巧见下期)

 

信息来源:2012-01-10《新闻晨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2-01/10/content_729060.htm

 

---------------------------------------------------------

 

晨雾祝云天高考公益讲座通知(简写版)

  

一、主讲人:

晨雾、祝云天

  

二、讲座主要内容:

 

晨雾:

1、如何根据排名法为考生定位

2、如何考虑照顾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

3、二志愿填报的基本原则

4、前面顺序的任何志愿必须是比后面填报的更喜欢

祝云天:

1.各区期末卷与高考卷异同点

2.通过期末卷透视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如何合理的看待期末成绩并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

4.自主招生备考指导

5.2012北京高考大纲解读

  

三、讲座时间:2012115日,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上午:8:30——12:00。下午:14:20——1550。上下午内容相同,家长只能定一场。

  

四、报名预约电话:010-82629862(时间每天14:00——17:00)。每场限180人,需电话预约座位,约满为止。

  

五、讲座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长远天地A21807。八一中学对面(地铁10号线苏州街地铁站B口向北走80米路东,公交车至地震局站向南150米即到)。

  

建议家长或学生携带期末试卷。

  

讲座报名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dvs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