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率先在苏浙沪开辟人才选拔“特殊通道”
上海交大试水“入学申请制”
晨雾 / 转贴
高考是考,自主招生也是考,能不能在传统的考试形式之外另辟蹊径?上海交通大学昨天正式试水“入学申请制”,82名高中生带着各自的科技创新项目,接受相关专业教授们的面对面品评,并有望借此免考入学。校方表示,实行这套新机制的目的在于发现用考试无法获悉的未来科学家。
不要求考生成绩突出
上海交大今年率先在苏浙沪三地开展“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试点,共有300余名学生申请以科技创新潜质人才身份入学。校方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定了这82名复试人选。
据招办主任陶正苏介绍,通过这项审核的基本条件是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或以上。从申请学生的简历可见,虽然多数人成绩相当出色,但的确有学生综合成绩并不十分优异,甚至还有学生单科成绩出色而其它成绩平平。按照高考制度,这种不够“全面优秀”的学生很难进入上海交大。同时,不少学生的奖项等级还不满足保送入学条件,但如今他们都有条件走这条“特殊通道”,免考入校。陶正苏说,“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首要特点就是不要求考生“成绩突出”,甚至有意回避了成绩要素,发给每个考官的打分表只有姓名、照片、所在学校、所获奖项等信息。
这批考生通过复试,即成为上海交大预录取人选。虽然仍需参加所在省市高考,但高考成绩只作为最终录取的参考,达到当地一本线即可被上海交大相关专业录取。
不评获奖项目而是评考生
手中奖项是学生的“敲门砖”,他们的科技创新作品不少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小发明、小专利,如可弯曲的螺丝刀、太阳能多控延时灯、可开启多扇门的钥匙和锁,同时也有涉及高科技领域的高楼救生机器人、仿生水母潜水器、电子导盲助残车等,还有一些软性课题,如地质景观调查与建议、普通家电辐射危害、地沟油中致癌成分测定与评价等。
一位博导考官说,我们不是评获奖项目,而是评人。这位来自生物专业的考官透露,在拥有同等奖项的学生中,有的学生被打了90分,有的学生只被打了30分,有较大差异性。原来,每名考生都对应5名考官,考官专业背景与学生的获奖项目相关。这些经验丰富的教授能问出一连串问题,考查这些科创作品主要出自学生之手,还是出自辅导教师之手,并考查学生有无真正的科研基础和兴趣。“请你介绍一下设置上每个芯片的名称和功能,哪个部分是你做的”“你觉得你的设置可以用在电视或其它电器上吗?如果可以,你怎么设置发射和接收的装置?”“如果把你的发明放到更深的水域,你认为首先要考虑什么问题?”
如果学生在自己的项目介绍中被问闷了,专家就要打个“问号”,甚至建议不予通过。但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充满新颖性与合理性,颇令专家满意,“坦率地说,他们身上的潜质超乎我的想象”。
所有复试题无标准答案
除了以奖项为主要话题的复试第一关,学生们还有两关要过。一是“人机互动”,学生坐在电脑前接受特色测试,以陈述答题方式回答校方精心准备的开放式问题。考官表示,这些问题没有任何标准答案,不考查具体知识点也不考查知识面,有些只考查想象力和发散思维,有些只考查人文艺术赏鉴能力。
接下来的最后一关,是面对面交流。考官根据考生在电脑上的回答,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这样作答。其中一些问题,考官故意问得很难,甚至否定学生的观点,充满挑战性。“其实,我们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走出考场,经过这轮答辩的学生表情各异。一个带着仿生水母潜水器来参加面试的学生表示,老师的提问非常专业和深入,有些问题是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很受启发。
上海交大副校长黄震表示,通过对多元入学模式的探索,学校发现了一些非常有创新天赋的学生,而这些天赋是不可能通过高考获悉,甚至也不是通过获奖获悉的。“这条自主招生通道,一方面要选拔适合大学培养目标的创新人才,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推进中学素质教育。”
本报记者 徐瑞哲
信息来源:2012-01-09《解放日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2-01/09/content_728802.htm
注重创新潜质 不求全面优秀
上海交大首推入学申请制
本报上海1月8日电(记者周凯)今天,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复试在闵行校区举行,首批经过“入学申请制”专家初审选拔出来的82名学生应邀来到学校,参加答辩、面试及特色测试。
据悉,这项被称为“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的入学选拔方式今年首先在江浙沪三地试水,共有300余名学生报名,这也是上海交大首次推出入学申请制,由校方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复试人选。
“如果把你的发明放到更深的水域,你认为首先要考虑什么问题?”“如果你是乔布斯,你会怎么设计这个作品?”“你的设置成本是多少?”……对这些答辩题目,同学们普遍反映,提问思路很开阔,也没有唯一的答案,老师总是启发自己进行更深的思考,回答更多的问题。
上海交大招生办公室主任陶正苏说,“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的首要特点就是不要求考生“全面优秀”,也不要求“成绩突出”,甚至有意地回避了这些,所以发给每个老师的“打分表”等材料都是只有学生的姓名、照片等基本信息的“空白表格”,目的就是不让成绩和其他因素左右老师们的判断,让老师们可以更大限度地自由发挥,重视检测学生自身的创新性天赋,而不是检测学生的知识基础。
陶正苏表示,这一做法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实际考察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潜质,是否真正具有浓厚的创新兴趣,而不是“以成绩论英雄”。通过申请学生的简历可以看出,虽然多数学生成绩相当出色,但的确有的学生综合成绩并不十分优异;有的学生单科成绩十分出色,但其他成绩相对平平。在传统高考制度下,这种不够“全面优秀”的学生是很难进入上海交大的,“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政策使之成为可能。
按照《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实施办法》,凡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或以上)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向上海交大提出申请,进行报名。
考生通过面试和特色测试,将成为上海交大预录取人选,考生虽然仍需参加所在省市高考,但高考成绩作为最终录取的参考,只要高考成绩达到当地一本线,即可被上海交大相关专业录取。
据了解,今年报名的300余名学生大多拥有省级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或以上)获奖证书,其科技创新作品也涉及方方面面。
此次复试,学生要过三关,第一关是学生对自己的创新潜质和创新能力进行展示,并回答专家教授的提问,与考官“精彩互动”;第二关是完成校方的“特色测试”;第三关是应战专家教授的现场答辩。
据悉,上海交大将根据考生面试和特色测试结果,确定获得“科技创新潜质人才”自主选拔认定名单。名单将在相关省级教育考试院网站和教育部阳光平台网上公示,这些同学将免予参加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AAA测试)。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1月09日 01 版)
信息来源:2012-01-09《中国青年报》
http://zqb.cyol.com/html/2012-01/09/nw.D110000zgqnb_20120109_1-01.htm
---------------------------------------------------------
晨雾祝云天高考公益讲座通知(简写版)
一、主讲人:
晨雾、祝云天
二、讲座主要内容:
晨雾:
1、如何根据排名法为考生定位
2、如何考虑照顾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
3、二志愿填报的基本原则
4、前面顺序的任何志愿必须是比后面填报的更喜欢
祝云天:
1.各区期末卷与高考卷异同点
2.通过期末卷透视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如何合理的看待期末成绩并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
4.自主招生备考指导
5.2012北京高考大纲解读
三、讲座时间:2012年1月15日,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上午:8:30——12:00。下午:14:20——15:50。上下午内容相同,家长只能定一场。
四、报名预约电话:010-82629862(时间每天14:00——17:00)。每场限180人,需电话预约座位,约满为止。
五、讲座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长远天地A2,1807。八一中学对面(地铁10号线苏州街地铁站B口向北走80米路东,公交车至地震局站向南150米即到)。
建议家长或学生携带期末试卷。
讲座报名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dvs7.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