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起成长:关于自主招生的体会与感受

(2011-12-14 23:08:21)
标签:

教育

北京

港大

北大

高考成绩

分类: 佳文共赏

佳文共赏:

一起成长关于自主招生的体会与感受(2011-11-22 11:42:46)

 

晨雾 / 转帖
 

      真快,又到了自主招生信息满天飞的时候了,家长、老师、学生从现在开始才算正式进入高三备考季节了!作为2011年高三家长也把自己刚刚经历的自主招生经历与后来的家长们交流一下,希望有一点点帮助,只是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仅供参考。总体来说,我们参加自主招生是失败的,北约华约都参加了,人大是校荐,北大自荐获得了笔试机会,但都差2分最后没有参加面试,没有拿到任何加分,回想起来也许与我们很多地方准备的不充分有一定关系,希望大家吸取教训,今年做的更好。

 

    1,该参与的一定要积极参与。自主招生是一次机会,是一次缩短孩子跨入理想大学距离的机会,没有理由不珍惜。这个我们一开始就没有重视,是参加还是不参加都纠结了几天。根据学校的建议,校荐的积极参加,自荐的量力而行,就是不支持不鼓励参与很多高校的自主招生,而影响学校的正常复习。其实根据现在的情况,即使你的裸分可以考到你的目标大学,如果你不参加自主招生拿到加分,就意味着你的难度要加大,因为会有很多人是拿到加分与你竞争的。我曾经问过一些家长也通过我们孩子进行了简单了解,她所认识的被北大录取的学生里面还没有发现第二个是“裸分”报考的(没有权威数据,应该还有吧),现在想起来真为孩子捏一把汗,要是在今年我是绝对不敢再鼓励孩子“裸分”冲击北大了。我也不敢劝其他孩子“裸分”报考北大,特别是像北京这样,先报志愿再高考的情况。

 

    拿到加分参加高考,就好像带着救生圈去游泳,哪怕你水性再好,起码增加一个安全系数。

 

    2,参与提倡精确打击,有的放矢,不可遍地开花。通过自主拿到加分最大好处使你进入理想目标大学多了一定的保险,而不要奢望考自主冲击原本就够不到的大学。特别是对目标大学有希望但没有把握,是最佳争取降低难度的方式之一,认真分析自己的排名位置,如果正好在某一个高校录取分数线附近徘徊,发挥好没有问题,发挥不好就悬,那就一定要积极参与。当时我们只选取了北大、清华、人大、港大四所院校,其中人大校荐成功,同时包括了清华的加分机会,北大自荐成功,参加了笔试没有获得面试,港大参加了校长推荐计划拿到20分加分。

 

    3,要做必要的准备。任何考试都是要做准备的,何况自主招生?只是这个准备与正常的高考不要发生冲突,不要顾此失彼而已。这个时候一般的高校与高中老师都会反复强调不要再自主招生方面投入精力准备,我持保留态度。我们当时是确实没有做上面准备,我尽管希望孩子准备一下,因为老师说不想要准备她就不想准备,为了保持孩子的复习正常我就没有逼着准备,结果就差2分没有拿到北大的面试资格,这个方面孩子是有反思的,高考以后她曾经写到:

 

    高三第一个学期的后半段,各个学校的自主招生报名陆续开始了,我有幸获得了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笔试资格。然而,或许是期末考试成绩出人意料地好,加之自招推荐通过,便错误地以为自己已经“功德圆满”了,半只脚跨入名校了。于是在接下来的寒假,当其他同学上课、做题,为自主招生而奋斗时,我却以逸待劳,悠闲起来,满心想着,不用太费心去准备我应该也是差不多能通过笔试的吧!

 

    谁知道,想着“差不多”,结果还真的就“差了一点”——我在北约和华约的考试中,分别以两分之差与人大和北大的面试资格失之交臂。这一下,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却悔之晚矣。看着身边同样参加自主招生的同学乐呵呵地交流着获得了多少多少分的加分,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难受,真是恨不得穿上隐形斗篷,从欢乐的众生面前消失。

 

    可是逃避是毫无意义的,现实虽然残酷,但必须面对。这都是我自己懒惰所造成的恶果,没有任何人可以怪罪。这一次失利就像一记响锤,敲碎了我的“自我满足梦”。让我认识到,所有的希望和幻想都是毫无意义的,与其偷偷盘算着自己是不是差不多能够做到,远远不如现在就开始,着手去做、去拼、去争取,来得实在。在这个靠实力说话的战场上,谁偷懒,谁就注定要输;而爱拼,才会赢。

 

    于是,擦干了眼泪,我一个猛子扎入新一阶段的学习,暗下决心:自主招生丢掉的分数,我靠裸分挣回来!

 

    有了这样的一股子拼劲,整个人的状态都焕然一新。没有了上课的漫不经心,没有了完成作业的马虎潦草,没有了课间休息毫无意义的聊八卦,我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感觉充满了用不完的力量。于是,在一些自主招生获得加分的同学以为自己进了“保险箱”消极怠工的时候,我却加足了马力,在高三的最后一个学期,冲在了前面

 

    看的出孩子自己已经很懊恼了。非常庆幸的是负面情绪影响不大而且很快就调整过来了。

 

    4,自主考试需要家长参与多一些,特别是资料准备与信息收集查询掌握。一旦决定参加,就要认真对待,家长可以着手整理孩子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发表的文章等,自荐信要孩子自己写(大人写的与孩子是是感觉不一样的),自荐材料包括封面、目录、成绩、证书等,当时与北大一位朋友咨询过,他的建议是重要的、可以增色的资料就可以提供,这个有很多文章说了就不赘述,我只提醒封面要个性化,有照片,我是在封面的勒腰做了一个通栏的照片,右上角有这个大学的logo,感觉很精美大方。拿透明的文件袋装好,便于老师不打开也可以看到基本信息,也为老师减少一点时间。

 

    5,作为学生怎么准备呢?当时我是这样考虑的,现在也是这样认为的:一时抓住高考内容与自主考试内容的“交集”部分作为重点,其他不予考虑也无法考虑,对于“交集”部分可以超过学校的复习进度,因为很多学校这个时候还没有复习完,你要借这个机会提前赶一下,同时注意拿课本“回踩”“夯实”这个部分的基础;二是强化自己的强科,争取展示出与众不同的实力来,毕竟自主考试相对高考要难一些要宽一些;三是看看历年的该校的自主考试题目,不一定要去做,但就是感觉一下他们的出题风格,适应一下,不至于对各种奇怪的内容与考法感到陌生就可以了。这个方面我没有经验,只是自己想是这样的。

 

    6,注意把自主考试的准备与结果对正常复习的情绪影响降到最低。不受影响是不太可能的,我们最好是想办法降低这个影响,缩短这个影响的时间。孩子是第一次经历这个自主招生,家长这个时候多上网看看过来人有什么感受与提醒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他们曾经遇到的情况您也许很快会遇到,家长可以有几个预案,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什么情况可以针对性的做一点开导工作,帮助孩子快速度过。现在想起来,自己做的不好,当时没有做这个“备课”,希望大家做一下。最好做到做准备重视,对结果轻视,过程重视,结果一般不会差。对于拿到加分的不要忘乎所以松懈斗志,提醒孩子拿到加分的有很多优秀的同学,这个优势就已经“对冲”了;没有拿到加分的孩子要特别注意观察关心孩子情绪变化,只要吸取教训,针对这次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结合正常高考复习做一些调整,高考中只要发展正常一样可以进入目标大学,自主本来就是最优秀学生的一次对决,只要不放弃机会还是很大的。

 

    对待这个结果的态度比这个结果更重要!

 

    7,关于港大自主招生。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港大的加分与北大清华等大陆院校一样是在录取控制分数线上降低分数,回来感觉不是。港大加分一般是2个渠道,一是校长推荐计划(去年在北京是10所指定的高中),二是自主招生联考结果,这个加分范围也比较大,最终录取的时候,重要的还是高考成绩,加分只是作为是否入围、是否有面试资格的重要参考,而且只对应加分的专业有效。如果没有加分,即使高考成绩高出他们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少,他们很可能也不给面试资格,2011就有我认识的一个孩子,高考分数远远超出了北大清华录取分数线,因为没有港大的加分,最后也没有接到面试通知。看来,港大可能是只在参加他们的自主考试拿到加分的学生中选择录取学生。至于优厚的奖学金,不是都有机会,除非你高考成绩特别好。就好像买彩票,最高奖金也是大家一起“凑”出来拿出部分发给少数人的。还有就是孩子是文科还是理科,是希望学什么专业,这个专业是在大陆学校好还是香港好,比如我们孩子是文科,而且不希望学商科、金融、经济等专业,只希望学中文、新闻,所以我们就放弃了港大选择了中文专业最好的北大,要结合孩子的专业兴趣选择。

 

    最后,预祝孩子们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顺利进入适合自己发展的理想大学。

 

信息来源:2011-11-22 新浪博客 一起成长 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ab53f0100yo1q.html

 

晨雾点评:

 

    这位家长的女儿没有拿到自主招生的加分,最终以裸分成绩考入北大。她是高考的成功者,但是同时也是高考自主招生的失败者。读一读这位家长的总结和心得,也是十分有益的。

 

    这个例子还告诉我们,自荐的初选成功率低,但是这个例子自荐北大初选却成功了。校荐初选几乎都成功,这个例子也不例外,但是笔试却没有成功。这是结果。读本文更多的是看看过程。

 

-------------------------------------------------------------------

晨雾高考公益讲座通知(简写版)

  主讲人:晨雾
  讲座主题:高考自主招生
  讲座提纲:

    一、自主招生目标学校和专业的选择
  二、四大联盟规则解析
  三、报几所自主招生学校合适
  四、自主招生简章的重要性
  五、自主招生对考生的心理影响
  六、自主招生申请材料的作用
  七、怎样理解高校自主招生不占用当地招生计划
  八、参加自主招生辅导班有没有用
  九、其他与自主招生相关的问题

  讲座时间:2011年12月16日晚18:30 - 20:30
  讲座地点:清华园教育国家图书馆领航者校区,中关村南大街甲54号(国家图书馆东大门马路东南面)

  报名方式:仅限网上报名,限额260名
  1、网上报名时间:即日起额满为止。
  2、网上报名方式:登陆清华园教育论坛进入讲座报名页面(
http://bbs.qhyedu.com/thread-146874-1.html
)

    讲座报名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dv1u.html

    讲座入场须凭【入场通知短信】,请您务必填写正确的手机信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