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家庭教育ABC
(2011-11-15 09:53:18)
标签:
家庭教育德国晨雾信息担心 |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
德国家庭教育ABC
晨雾 / 转贴
“妈妈,我想要一块巧克力!”
这一天,在德国的一家超市里我听到了这句在国内经常听到的撒娇声。
“这里是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会影响到别人的。这星期我们计划要买的东西已经全在这里了,”说着,这位德国妈妈指了指她的购物框,“如果你有能力为自己买一块巧克力的话,你可以去买,如果没有那你就只能放弃了。”我静静地听着,感觉很难想象这是在跟一个小孩说话。只见那个孩子眨了眨双眼,无奈但却顺从地跟随着妈妈去了收银台。试想,这一幕若是发生在中国,大多情况下是会以家长在孩子的哭闹声中妥协为结局的。而这对母女之间却没有任何的责骂与哭闹,德国家长都习惯于将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德国的孩子们也不像我们的孩子那样将哭闹作为自己达到目的“武器”。在德国,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我去过的私人家庭,都很少听到家长的责骂或是孩子的哭喊,你能听到的,只是他们平等的、互相尊重的交谈。
B
在中国,小孩儿爬高落低是大人们最为担心的事,生怕万一不小心摔着了孩子。而在慕尼黑的奥林匹克公园里我却碰见了一位“胆大”的父亲。
慕尼黑的奥林匹克公园依山而建,有很多陡坡和山路。在公园的足球场外就有这样一段很陡的坡路,而只有爬上这段坡才能看到足球场内部。经过这里时,我看到了一个小男孩站在坡下,踮起脚尖、探着身子、想看看里面,而面对眼前的这个陡坡,孩子的眼里却又有一丝胆怯。这时,孩子的父亲走上来拉住他的手说:“来,抓住我的手往上爬,没事的,我的男子汉,大胆点!”孩子略带迟疑地慢慢向上爬,快到顶上的时候,因为看到了壮观的足球场地,孩子高兴地回头向妈妈挥手。而正在这时,这位父亲却放开了孩子的手先跑了下去,他喊道:“我勇敢的宝贝,自己跑下来,你一定行的。”孩子先是一惊,但听到了爸爸的鼓励后,他定了定神儿,小心翼翼地走了下来。这时夫妻俩一起抱起儿子,像是孩子做出了什么壮举似的,亲吻着他,称赞着他。父亲放下儿子后,捧着他的脸说:“这一次不要依靠别人的帮助,自己爬上去,怎么样?”
那一天,碰巧看到了这一幕,然而,我却久久不能忘却。对于这个孩子而言,这可能是最初的,也是最原始的关于胆量和独立能力的训练。与中国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不同,这位德国父亲选择了引导着孩子离开家长的庇护,去勇敢地、独立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C
外国的小女孩也像中国小女孩一样喜欢玩布娃娃。布娃娃对于中国父母而言,无非是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用来安抚的工具,而在德国,我却看到了布娃娃竟然有另外一种“玩法”。
我的德国邻居有一对很可爱的双胞胎女儿,他们总是喜欢到我们家来串门子,每次来还都是一人推着一个小婴儿车,车里睡着一个芭比娃娃。我心想,两个才刚满三岁的小毛孩儿,自己不坐婴儿车就已经不错了,谁想竟然还一人“领”一个假娃娃,真不知我的这个邻居是怎么想的。有一次说起了这事儿,孩子的妈妈笑着对我说:“芭比可不是光用来给她们玩儿的,而是让她们从小就养成关心和照顾他人的习惯。在照顾芭比的同时,她们也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按时起床睡觉,按时吃饭,照顾芭比的这件事会使她们更有责任心,也更加自律。”看着两个话都还说得不是很清楚的小不点儿一边给小娃娃盖被子,一边给她们唱着刚从幼儿园里学来的童谣,我和她们的妈妈相视而笑。
同样是一个玩具,德国的家长在玩中注入了他们独特的家庭教育因素。让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被照顾的对象成为去照顾他人的人,这样的角色转变,不但使得他们对家长的要求有了更多的认同感,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中国的孩子总是长不大,或者更客观地来说,是中国的家长不想让他们长大。生活在家长温暖的羽翼下,渐渐习惯了这种安全感和这份舒适的孩子,渐渐丧失了自由飞翔的能力。而在德国,大多家长都选择用理性的、成人式的谈话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早早地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并让他们学会独立自主地做事情,处理问题。
宋佳烜
信息来源:2011-11-11《东方教育时报》
http://epaper.shedunews.com/jtjy/html/2011-11/14/content_78082.htm
-------------------------------------------------------------------
晨雾高考公益讲座通知(简写版)
主讲人:晨雾
讲座主题:2012年高考,家长助孩子完胜之道与实操解决策略
讲座提纲:
1、目前家长的辅助工作对孩子高考的重要性、紧迫性
2、明智的高三家长当前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在高考中取得最佳的结果
3、高三家长应该关注哪些重要信息就可在高考中取得事半功倍的出色效果
4、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孩子的高考轻松自如
5、高校自主招生制胜之道分析与建议
6、高考志愿无忧填报最有力的帮助:独家解决方案与个性化技巧、方法
7、现场答疑
讲座时间:2011年11月19日上午9:00~11:00
讲座地点:国家财政部礼堂(西城区月坛南街三里河南南三巷)
报名方式:仅限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即日起额满为止。
2、网上报名方式:登陆清华园教育论坛进入讲座报名页面(http://bbs.qhyedu.com/thread-29193-1.html)
报网上报名流程:
1、登录清华园教育论坛,然后进入讲座报名页面
2、注册清华园论坛教育论坛ID,
3、点击【点击报名】按钮,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
4、管理员进行资料审核并发布站内报名成功通知。
5、报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