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主招生联盟测试是否该取消

(2011-10-21 21:57:08)
标签:

教育

别敦荣

中国

高校

进行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自主招生联盟测试是否该取消


晨雾 / 转帖


  编者按:近日,一年一度的高校自主招生大战随着北大、清华等高校公布新一年相关政策而拉开大幕,自主招生再次吸引了考生及家长的目光。然而,就在昨天,有媒体报道称,教育部对自主招生联盟测试的方式不太认可,可能有意取消。尽管该消息没有被教育部最终确认,但我们也不禁猜想,倘若取消了“华约”、“北约”、“卓越联盟”,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又将何去何从?自主招生联盟测试是否该取消?

 

自主招生联盟测试是否该取消

 

  从2003年22所高校试点自主招生改革起,我国大学的自主招生改革,即将步入第10个年头。从一开始的单校考试,到后来的几校联考,2011年,全国共80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考试,各联盟内统一进行笔试,各校分别进行面试。可以说,自主招生在高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走入了名校,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值得思考。

 

  十年发展:效果与声誉好坏参半

 

  业界相关人士认为,自主招生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社会各界对通过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种种批判,以及对高考一锤定音的各种异议,让自主招生政策呼之欲出。为了不让高考那么公式化、应试化,我国模仿发达国家的选拔制度,最后确定了自主招生+高考模式。因为它既不失公平性,也达到了选拔人才的效率性。

 

  然而,实际操作并非先前想象的那般美好。自主招生近10年的发展,其实施效果与社会声誉可以说是好坏参半,让人赞也不是,损也不是。

 

  第一,多元化选拔人才与先行“掐尖儿”。同济大学教务处长廖宗廷曾说:“自主招生的积极意义,就是从‘一个模子、一个出口’的教育方式,转向多元化人才选拔培养的模式。”北大上海招生组组长林纯镇则表示,根据综合性大学对人才选拔的不同需求,自主招生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突出对学生视野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察,更加突出对学生未来学习潜能的考察。

 

  然而,通过几年的发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在高考之前被全国重点名校“提前”录取,“掐尖”现象十分严重,自主招生或已成为各高校“掐尖”的重要途径。

 

  第二,城市学生积极参加与农村学生无法参加的不平等。都说自主招生是公平竞争,择优录取,那么,自主招生对偏远地区学生是否公平?自主招生只有大城市学生才能参加,这公平吗?——这是网友们对高校自主招生质疑最多的问题。

 

  网友表示,自主招生工作中,“公平”本身就是让许多人不放心的问题。人们会担心自主招生会不会演变成为有钱有权的群体会被各种理由招进学校享受优良的教育资源,而贫民家子女却因为无钱无势被排斥在外呢?如果这一点得不到解决,你凭什么让大家相信你是真正出于公心,出于公平的呢?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院校自主招生无异于忽悠!

 

  确实,从目前自主招生的情况看,几个高校联盟只在大城市设有考点,中小城市和农村学生要想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就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公平吗?前不久,各大高校在统计生源来源地时发现,城市大学生的比率远远超过农村大学生,且农村大学生在逐年不断减少。相关网友表示,其中,农村大学生因种种原因无法参加自主招生选拔,是其中农村生源减少的重要原因。

 

  第三,自主权利过大与教育腐败。“自主招生已经变味了,在走向原定目标的反面。”一些网友如是说。

 

  这些网友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2003年首次尝试自主招生改革时,教育部门的意图是通过自主招生“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那么,如何界定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呢?

 

  有网友表示,由于标准由学校自己定,具备什么情况才能加分等政策执行均存在较大活动空间,“暗箱操作”的腐败行为让原本看似公平的招生变得不再公平。

 

  有些网友认为,自主招生看上去风风火火,既形成了俨然有三国混战之势的联盟测试,又有诸如南科大之类的星星之火,似乎很能让人看到希望。然而不过徒具热闹的表象,并无实质的进步。之所以推行自主招生,除了是要打破一考定终身的传统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扩大高校选才权力,引导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而今天的自主招生,骨子里仍然是应试教育的逻辑,并且所谓“自主”,也只是徒具观赏性而已。

 

自主招生联盟测试是否该取消


    未来发展:积极完善 不宜禁止取缔

 

  尽管自主招生屡受诟病,但听闻取消“自主招生联盟测试”的消息后,还是有许多网友和专家声援自主招生的发展。

 

  对于自主招生的未来发展,相关专家表示,应该积极完善,鼓励规范,但不宜禁止或者取缔。厦门大学别敦荣老师表示,对于高校自发形成的自主招生联盟,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支持和规范,而不宜禁止、取缔。他说,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源自高校的一种共识,即现行的招生模式,全国统考和单兵作战的自主招生考试,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招生需求。

 

  别敦荣认为,高考改革还在进行当中,自主招生是其中的一个很好形式,联盟考试又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才选拔模式。如果取消联盟,对探索高考改革及高校人才培养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现在全国的高校,需要有一部分学校进行个性定位,自主发展,自主办学。

 

  相关人士也表示,就目前情况看,加入自主招生的高校及其考试形式都在不断的进行着改进,从一开始的少量高校的单校考试,到最后三大联盟的各自统一试卷,无疑看到了其越来越成熟的规范化,不仅如此,观察几大联盟也会看到,北约几乎都是文理综合型大学,而华约也几乎都是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卓越联盟则全部是工科大学。并且除了北约是北大自己出题之外,华约和卓越联盟都是由第三方,也就是考试中心命题,从这里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学校组成了不同的联盟,这不仅仅为考试提供了方便,也为学校的考核标准的一致性提供了可能。

 

  教育学家熊丙奇也认为,自主招生联考组织当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并不等于就要解散,因为问题有解决的办法。他所提出的解决之道是呼唤真正社会化的考试,学生参加考试后可以拿着考试结果,去申请认可这项考试的相关高校,这样既避免了多次重复考试,结果也更加客观。

 

  在他看来,当下应该注意到自主招生的核心问题,在于目前的自主招生并不是真正的自主招生,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学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一个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然后从中选择一所大学。在这样的自主招生性质下,学生就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学校有充分的自主权,而不是像目前这样把自主招生和统一高考集中录取绑定。

 

  他认为,要推进这样的自主招生,首先应当在程序上,变为在统一的高考之后进行自主招生。把高考的功能从目前的选拔转变为评价。

 

信息来源:2011-10-21  中国广播网 > 教育频道 > 今日要闻
http://edu.cnr.cn/yw/201110/t20111021_50866279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