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家女儿,愿不愿当“工科女”

(2011-10-18 11:19:13)
标签:

涂艳玲

浙江

工科

金翼

工学院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学工科干重活累活,女生不适合?工业企业“重男轻女”,女生没优势?
浙师大最新小调查显示,“工科女”正渐渐走俏
你家女儿,愿不愿当“工科女”

 

晨雾 / 转贴

 

  本报通讯员 王小民 本报见习记者 冯怡

你家女儿,愿不愿当“工科女”

“工科女”数量稳步上升

 

  近年来,浙师大工学院女生数量有所增加。在浙师大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中,某些工科专业的女生数量也在稳步上升。

 

  比如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2010年招收63人,女生8人,占专业人数的12.7%,2011年录取60人,女生13人,女生比例上升到21.7%;应用电子技术专业2010年招收62人,女生14人,占专业人数的22.6%,2011年录取40人,女生15人,女生比例上升到37.5%。

 

    “终于在成绩上达到要求了,这次要不要转专业呢?”小梅是浙师大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二的学生,入学以来一直惦记着想要转专业。可这次徘徊在学工办门外的她,却有些犹豫。

 

  最近两年,学校里报考工科专业的女生越来越多,在学校平时组织的实践活动中,她也常常听说现在学工科的女生吃香,企业需要很多“工科女”。

 

  开学1个月了,微博和贴吧上关于“工科女”的讨论一直在持续。小梅也决定暂时搁置转专业的想法,试着成为“工科女”这种稀缺资源。

 

误区:工科操作是重活累活,是男生专利

正解:工科专业不全是操作,女生仍有较大空间

 

  网友“粉粉小猪”说:“工科是男生的‘专利’,干得都是重活、累活,实际操作很辛苦。”

 

  可是,刚从工学院机械专业毕业的金翼却不这样认为。“机械专业不仅只有操作,工作也不一定在车间,这是对专业的误解。”现供职于浙江今飞机械集团的金翼说,机电应用技术开发、相关图纸设计、经营销售等也属本专业范畴,女生选择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她说很多企业经营销售部门需要有专业背景的女生,因为客户有时会提出很多专业性问题,如果没有专业背景根本“无法接招”,最重要的是女生在销售中的“耐心细致”往往会打动客户,从而提高销售业绩。

 

  金翼的哥哥自己开了家做机械的小公司,经常找妹妹来设计图纸,每次她帮哥哥设计的图纸都能让客户满意,金翼说她也从中找到了自信,看到了“工科女”的优势。

 

误区:工业企业招聘时“重男轻女”

正解:女生有设计、销售等方面的长处

 

  网友“秋水伊人”担心的是最现实的问题:“企业招工重男轻女也让我们女生很受伤。”考虑到学生在这方面的顾虑,浙师大工学院特意把新生带到了以女CEO执掌的本土名企——万里扬集团。

 

  “吴总,现在选择机械专业的男多女少,女生究竟是否适合学工科?”在工学院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刚进入提问环节,今年刚刚成为“工科女”的大一新生金贤芳就向浙江万里扬集团总裁吴月华抛出了这个问题。

 

  “机械专业的通用性很强,而企业无论是从制造、投资还是推销,都比较需要技术型人才,男女生有着各自的优势,女孩子除了要增强自身能力,更要善于发现自己在设计、销售等方面的长处。”面对她的提问,吴月华的回答既肯定了女生在工科上的优势,也印证了金翼的观点。

 

  除此之外,吴月华还建议女生要珍惜自己的“工科身份”。“只要有真才实学,企业是不会重男轻女的。”

 

误区:工科专业大多是男生,女生不受重视

正解:女生越来越多,选择本专业深造的也不少

 

  “我2007年入学时,班上只有4名女生。”今年刚从浙师大工学院毕业的涂艳玲选择了继续在本专业里“煎熬”,现在她已是广东工业大学机械专业的研究生了。

 

  听说2010届、2011届新生中学工科的女生总数达到了50多个,涂艳玲吃了一惊。她说,选择工科的女生多了,说明工科开始“走俏”了。

 

  当年,包括涂艳玲在内的4个女生也像小梅一样,纠结于是否要转专业。4年之后,包括涂艳玲在内的两个人选择读本专业研究生,另外1人今年正在备考,1人则从事了和机械专业有关的工作。


信息来源:2011-10-18《钱江晚报》
http://qjwb.zjol.com.cn/html/2011-10/18/content_1137375.htm?div=-1

 

“工科女”  物以稀为贵

 

  “在接各种线路板时,相对于男生,女生心细手巧的优点马上就能看出来。” 浙师大工学院尹晓红博士自己就是个“工科女”,她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逐渐数控化、电子化,男生在机械专业方面的“力量”、“胆量”优势开始减弱,而女生的“细心”、“耐心”优势逐渐显现。她认为对女生而言,机械专业发展空间很大,只要选择后能坚定地学下去,前途一定会很好。

 

  “报考工科的女生少,不是专业问题,而是观念问题。”工学院程光明教授说,传统观念依然“缠绕”着家长和学生,很多人都以为学机械就是干体力活、重活累活。可其实不然,机械专业正在朝智能化、自动化转向,大型企业、公司的重活都在被各种机械化工具分解、分担,显然这正在成为一个以智力为主的专业,体力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小。

 

  “我们高校培养的是高等工程技术人员,更多的是在背后提供各种技术支持,相对于男生,女生在细致和团队工作上优势可能会更大一些。”程教授说,工科女正在进入“物以稀为贵”的时代。

 

信息来源:2011-10-18《钱江晚报》
http://qjwb.zjol.com.cn/html/2011-10/18/content_1137380.htm?div=-1

 

 

晨雾点评:

 

    十分凑巧,晨雾刚刚转贴过10月16日的楚天都市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演话剧找不到男演员 舞蹈课跳不了双人舞 -- 高校诸多专业那女比例防线被突破》。该文从另一个角度剖析一些高校的诸多专业出现了明显的“女儿国”现象。晨雾在文后写了“晨雾点评”。晨雾十分赞同“女生有意报一些传统认为“男性化”的专业”。现在看晨雾的这个点评同样适合于本文。抄录如下:

 

    造成高校男女比例失调现象的原因,除了文章中分析的那些,当前高考命题考试选拔的方式也是更有利于女性发挥的。虽然说总体上存在这种趋势,但是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目前还只限于部分偏文、篇语言类的专业。大多数高校的专业,特别是所占人数比例最大的工科专业,应当还是男多女少的。

 

    这个现象给我们考生家长什么样的启迪呢?因为高考的录取线,无论是高校的录取线,还是专业的录取线,都不是高校“定”出来的,而是考生“报”出来的。就是说报考人多的高校/专业分数线必然高。

 

    因此,对于女生来说,不妨就去有意报一些传统认为“男性化”的专业,这样相同分数条件下,可能就能上更好的学校。这就要抛弃一些传统观念,认为女孩子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要我说大多数专业都没有什么不适合女孩子做的。比如说学“土木工程”,确实要涉及到施工工地,但是决不会让你去“搬砖”、“和泥”。

 

   同样,对于男生来说,如果你的成绩排名暂时确实不如女生,你同样可以避开那些女生报考成堆的专业,例如语言类专业。这样也许你能选择一所个好的大学。

 

   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还要注意有些高校的某些专业对男女生招生是有规定的比例的。大多数规定比例的学校/专业实际上是对女生的限制,女生的分数线高于男生。例如军校的一些专业、语言类的专业。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