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校招生“掐架”,病根不在“出分报志愿”

(2011-08-08 17:18:27)
标签:

教育

广东省

录取

北大招办

高校招生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高校招生“掐架”,病根不在“出分报志愿”
 
晨雾/ 转贴
  

  针对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的签订预录取协议、人为减少公布招生计划等“招生乱象”,4日,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所谓的“招生乱象”,根源在于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的方式上,它改变了考生和高校的行为方式。(《北京晨报》8月5日)
  
  由预录取协议而引发的招生“掐架”现象,看起来根源真的在于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的方式,因为如果大家都在高考分数出来前填报志愿了,就根本不存在签订不签订预录取协议了。但这是根源吗?这得同这位北大招办负责人聊聊什么是“根源”了。《现代汉语辞典》是这样解释“根源”的,“使事物产生的根本原因”,我们不难看出,与“根源”有关的原因不是一般原因,而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恰恰是被这位招办负责人否定的高校争取优秀生源的举动,没有这一举动,根本不存在什么预录取协议。
  
  确实,出分报志愿为预录取协议的存在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平台,但是如果没有高校争取优秀生源的冲动,即使有了这一平台,也不会诞生高校预录取协议这一高校录取过程中的怪胎。这正如有了刀具、枪支等凶器,也就有可能有人用这些凶器来行凶,可是我们能够说行凶的根源在于凶器吗?再如银行里有的是钱,但是我们能够以钱的存在为理由,认为人们抢劫银行的根源在于银行里的钱吗?高校招生“掐架”的现象的根源,又怎能归于无罪的出分报志愿呢?出分报志愿只是一个“托”而已,根只能在高校。
  
  正是目前高校争取优秀的冲动过于强烈,才诞生了预录取协议,才出现了“掐架”的可笑可耻的一幕。如果高校能够平静地接受考生的选择,用自己真正的实力取得考生的青睐,又那里用签订预录取协议的手段来“圈”住高分考生呢?可笑的是,北大招办负责人却把“掐架”归罪于录取制度,高校受到了委屈。
  
  广东省副省长、省招生委员会主任宋海在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动员会上再三强调,“本专科录取不针对个人降分,各高校不准降低投档要求,不准‘点招’、‘特招’考生。”如果按这样的要求,北大凭什么理由来与考生签订预录取协议?笔者甚至认为,这些所谓的预录取协议,与高校录取制度相悖,人为地制造了高考录取乱象,教育部理应严禁,不能再让这它为了高校的一己之利来毒害考生与家长了。而从这位北大招办负责人颇委屈的口吻来看,很多高校并没有意识到预录取协议的危害性!

[作者:邵留生]
 
信息来源:2011-08-07 红网 / 红辣椒频道
http://hlj.rednet.cn/c/2011/08/07/2340476.htm

 

晨雾点评:

 

    十分赞成本文作者对北大招办负责人关于“招生“掐架”源于出分报志愿”的分析,由此也看出北大招办负责人表态之水平,有辱北大门风。

 

    8月5日晨雾读了北京晨报的这篇报道之后是另一番感悟。晨雾所厌恶的是北大招办主任面对考生和家长的这种不可一世,盛气凌人的气势。晨雾当天在转贴了晨报的文章之后写下了如下的“晨雾点评”:

-------------------------------------------

      晨雾对北大的解释十分反感。十足的“霸王”气势:“一旦考生知道了自己的分数,当他来和你进行谈判的时候,高校就变成了弱者。你只能答应他的专业要求,否则他就转投其他高校。”高校凭什么就一定不能是弱者?考生凭什么就不能拿到多所学校的通知书?

 

      中国名牌高校的这种在考生面前的“霸气”如果不能治一治,中国就永远也产生不了世界顶级学校。

 

-----------------------------------------------

 

     一位好心的网友家长看到了晨雾的点评,十分善意地给晨雾写下了评论:

 

------------------------------------------------

1234qq    2011-08-06 10:20:47

 

晨雾老师好!

      看到你的这篇博文既高兴又担心,你的态度太鲜明点了吧。你为考生及家长服务,我们很感谢你,但不希望你惹什么麻烦,虽然你也是为考生好,只服务不评论,可能会走得更远。不知这样的提醒能否接受。
       你的粉丝。


---------------------------------------------------

 

     晨雾看到这位网友家长的评论之后十分感动,写了下面的回复语:

 

---------------------------------------------------

博主晨雾回复: 2011-08-08 17:54:57 

 

这位朋友:
      晨雾非常感谢您对晨雾的关心和爱护,这让晨雾十分感动。

      但是让晨雾“只服务不评论”,晨雾暂时还做不到。读一下晨雾这几年的文章或点评,观点永远都不会是模棱两可的。当然接受您的意见,晨雾会尽量注意讲话的分寸。

      北大的精神源于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思想“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因此北大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一直发展到今天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

      北大是全中国人民的北大,人民批评它,就是爱护它。我们希望北大的精神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如果北大连这么一点点批评都不能正确面对,还谈什么“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再次感谢您!

-----------------------------------------------------------

 

 

    另:

    晨雾从 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天涯杂谈 上找到一篇几乎同样题目的文章,作者:南方阿雁 。文章是8月6日9:38发出的,从内容看,比红网上的这篇文章更丰富。估计作者南方阿雁与邵留生是同一个人。如果不是,则必有一人为抄袭。下面是天涯论坛上本文的链接:

 

 天涯杂谈高校招生“掐架”根不在于出分报志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