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续读完中小学 有望异地高考

(2011-07-15 22:16:33)
标签:

袁振国

教育部

随迁

法制晚报

国家教育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法晚北晚综合报道:

连续读完中小学有望异地高考

 

晨雾 / 转贴

 

北京晚报: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上午介绍
随迁子女参加高考尚无时间表 
 
 
  本报讯(记者李莉)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一年来的贯彻情况。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透露,外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所有城市都将实现,但目前没有具体时间表。

 

  下一步高考改革将从四方面深化进行。第一是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推进分类考试,解决评价导向不合理问题,促进高考与素质教育的衔接;第二是改革考试评价体系,推进综合评价,解决评价方式单一问题;三是推进多元录取,努力解决评价方式不科学问题;四是推进高考录取的阳光工程,解决考试和录取中的个别问题,促进公平公正。

 

  另据介绍,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今年将继续推进。一是统一中小学教师系列,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地位。二是完善评价标准,把师德作为评聘教师职称的首要条件。三是创新评价机制,靠同行专家,主要是一线教师来评价中小学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四是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J063  
 
信息来源:2011-07-15《北京晚报》
http://bjwb.bjd.com.cn/html/2011-07/15/content_425722.htm?div=-1


法制晚报:

教育部正研究建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高考改革方案正在制订中 满足条件的随迁子女——
连续读完中小学有望异地高考
 
  

    本报讯(记者王南)今天上午,针对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问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已经在城市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习,那么他们就有权利在所在城市参加高考。

 

    袁振国介绍,目前各省份情况不同,随迁子女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所面临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比如一些省份或城市已经放开,也有的省份是有条件的允许随迁子女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入学。”

 

    袁振国介绍,教育部等部门对于异地高考的解决办法,将形成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目前正在调研和研究,然后是鼓励地方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来制订相应政策。“虽然各个省份情况不同,但原则上,我们将坚持‘有条件的准入、无条件的高考’这样的方向。”

 

    袁振国介绍,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比如父母在这个城市工作、纳税等。而一旦符合条件并已经在城市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习,那么这些随迁子女就有权利在所在城市参加高考。

 

    今天上午,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制订国家教育考试改革方案,从制度、政策、技术层面,对高考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新成立的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将对高考改革方案进行论证和研究,争取早日出台。

 

    家庭困难儿童有望获资助

 

    教育部拟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今天上午,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上述信息。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目前我国教育领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涵盖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及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领域,但在学前教育这一块却是空白。

 

    今天上午,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透露,正在研究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拟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表示,学前教育仍是目前百姓最关注的问题。目前幼儿园入学率已达60%以上,较2010年51%左右的入学率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 

 

信息来源:2011-07-15《法制晚报》
http://www.fawan.com.cn/html/2011-07/15/content_317621.htm

 

新京报:

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教改首年落实情况,称中央应针对异地高考出台指导意见
随迁学生可在当地高考
须在当地读中小学,无时间表
 
 本报讯 十年教改纲要刚走完第一年,教育部昨日召开发布会介绍落实情况,教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会后表态:完成义务教育的随迁学生,可以在当地高考,但他强调“尚无时间表”。

 

 教育部一个部门难解决

 

 异地高考问题在外来人口众多的地区尤为突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今年“两会”期间曾表态,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

 

 但事过多月,仍不见新进展。今年6月份,教育部学生司负责人在回应信访家长时曾表示,随迁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事情复杂,矛盾近几年逐渐显现,但牵扯到户籍管理等各方面的事,教育部一个部门难以解决,教育部门会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有关内容逐渐落实。

 

 “异地学生的高考,这个问题总是要解决的。”袁振国昨日表态。

 

 但是中国各地情况不同,有些外来人口压力不大的城市,已经放宽了随迁学生尤其是农民工子女的高考条件,“但现在压力比较大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中央要有指导性意见,地方再出具体办法,不会‘一刀切’。”袁振国强调。

 

 异地高考问题仍需调研

 

 全国政协委员王玉凤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提出过“在国家层面出台指导意见”建议,她说,完全禁止异地高考过于严厉,应从国家层面出台指导意见,地方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门槛”,逐步放开。

 

 门槛要怎么设,袁振国用“有条件准入,无条件高考”来概括,他称“不会这么绝对”,但这是一条“基本原则”。

 

 他认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如果在当地已经完成了义务教育和高中学习,那么他们是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的。但是在入学上,应为有条件准入,比如“(父母)确实在这个城市工作、要有纳税证明,就可以给(子女)在这里高考的条件。”

 

 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何时能在学习地高考的问题,袁振国说,这需要调研,目前还没有时间表。

 

 ■ 新政

 学前教育资助制正在筹建

 今秋起,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将获资助

 

 本报讯 教育部正在研究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拟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昨日称。

 

 目前我国在义务教育、普通高校助学等方面均建立相应的资助制度,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也已开始建立,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惠及480万名学生,资助面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

 

 对于学前教育这一空白点,教育部称正在研究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拟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袁振国说,目前幼儿园入学率已达60%以上,较2010年51%左右的入学率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

 

 据悉,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制订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拟由中央财政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 关键词·4%目标

 土地出让10%收益补教育

 旨在落实教育投入占GDP4%目标

 

 昨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杜玉波称,国务院日前召开全国教育投入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决定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

 

 这被教育部认为是落实“4%目标”而密集出台的政策之一。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到2012年,要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吴国生说,据初步统计,201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3.69%,目前教育已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

 

 另外,吴国生说,各级财政要增加公共财政预算对教育的投入,2011年和2012年,都要明显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的比例。同时,要全面开征地方教育费附加,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教育资金的措施。

 

 【解读】

 土地财政或被强化

 

 根据国土部的消息,去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为2.7万亿。目前并未有土地出让纯收益的确切数字。

 

 记者发现,目前除了教育外,建设保障房、农田水利建设也都要从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提取10%。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严金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现在搞基础城市设施建设,民生工程也都来自出让金,所以很难找另一个等量的东西来代替出让金。

 

 国土资源部官方媒体《国土资源报》刊发的一篇评论也认为,土地财政似乎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旦遇到财政难题,都要让土地出让金去堵“窟窿”。一边批判土地财政不可持续,一边又让它不断与重要支出项目挂钩,土地出让金收入过多与财政支出挂钩,势必使土地财政的根基越发不可动摇。

 

 ■ 关键词·高校改革

 部分学院试点“教授治学”

 26高校设“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

 

 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称,教育部将在高校内部选择一些学院,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目前已经初步遴选出26所高校。

 

 杜玉波认为,试点学院就是一项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

 

 试点内容包括,创新高校管理体制,扩大学院在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自主权,实行教授治学。

 

 另外,改革教师聘任、考核和评价制度,实行聘任制,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书育人,同时,改革人才招录与选拔机制,完善自主招生制度;最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杜玉波说,目前,试点学院项目已被列入今年国家教改办重点推进的20个重大项目之一。已从高校和咨询委员会专家推荐的55所高校中初步遴选出26所高校。下一步,教育部将组织这些高校完善方案,正式确定试点单位,全面推进试点学院改革。

 

 【解读】

 应设校级“教授会”

 

 “目前中国大学的管理体制中,校级权力过大,院权力过小,这一改革在强化院级权力,按照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模式,这种改革是符合方向的。”昨日,中央教科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说。

 

 储朝晖也认为,这一改革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学生可以做学习的主人,应该由学生自主来判断怎么学习。

 

 储朝晖建议,改革一方面在学院强调“教授治学”的同时,在学校一级也应该有“教授会”,即以教授为主体的活动,但是他说,各个学校情况不一样,虽然这一改革总体方向是对的,但对于将来改革是否会上升到校一级,储朝晖表示不好预期。“各个学校怎么做,是很复杂的,教育部也不能帮学校干什么事情。”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吴鹏
 

信息来源:2011-07-16《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7/16/content_254212.htm?div=-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