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厚本统计数据两个问题的澄清

(2011-05-02 22:01:41)
标签:

教育

延红

北京

录取

分数段

分类: 晨雾原创

大厚本统计数据两个问题的澄清

 

晨雾 / 文

 

     2011年4月30日晚上20:00-21:00,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教育面对面”2011北京高招大型直播咨询节目播出“2011北京高招政策咨询”,邀请北京市高招办主任高福勤、副主任覃华、副主任卢杰全部到场,第一时间权威发布2011年北京高招计划,并为考生直播答疑。这是今年规格最高的一次高招咨询。

 

    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教育面对面”直播主持人延红委托晨雾向广大考生家长征询有代表性的问题。晨雾在当天下午发出博文《今晚教育面对面将发布北京2011高招计划》,请广大考生提问。主持人延红在节目开播之前已经看到了这些问题。

 

    下面这些问题延红在节目中向高招办嘉宾提出并得到了回答。

 

     -- 请教有多少学校收二志愿考生?尤其是想冲清北的考生,能有那些二志愿选择?
     -- 一志愿冲清北的考生,提前批报考港中文,如果考分较高,可以放弃提前批的录取吗?
     -- 每个批次的一志愿全部录取后(包括退档)才开始统一录取二志愿吗?

 

 

    晨雾也根据近期考生家长们的提出的问题,汇总筛选出三个比较典型的问题发给节目主持人延红,其中有两个问题都是家长们还含糊不清的关于大厚本的数据理解的问题。晨雾根据节目播出的录音回放把主持人与高招办嘉宾的部分对答汇总如下,然后做出点评:

 

问题一:

 

    延红:大厚书数据从2009年开始,不再包含艺术、体育特长生等类型考生。这些考生的统计在哪里呢?另外自主招生考生是否还在大厚书的统计中?

 

    覃华:从2009年开始,大厚本的统计资料里就不包含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还有自主选拔这三个特殊类型的考生的录取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分数分布也不包含了。因为在2008年以前,这些类型的考生在统计资料里出现了以后,可能会起到一个误导的作用。(举了一个例子)。所以从2009年以后我们的统计资料里不包含特殊类型考生的数据。

 

    延红:就不公布这些数据了?

 

    覃华:不公布了。

 

    延红(再次核实)自主招生的考生的数据是否含在大厚书?

 

    覃华(再次确认)不包含。但是享受政策加分,像少数民族、三好生、优干生等享受加分的数据是包含的。

 

晨雾点评:

 

    对于这个问题晨雾此前应当已经弄得比较清楚了。晨雾在4月18日发出博文《阅读“大厚书”的十个要点》

 

10.分数异常:这是指大厚书上的录取分数段中,在明显低于提档线以下很多分录取了少数学生。这种情况在2008年(含)以前的数据中是十分明显的。以清华大学理科2008年的数据最为明显。清华大学理科2008年的提档线是656分,可是在大厚书上清华大学2008年理科在640-649分数段录取了20人,在630-639分数段录取了10人,在610-619分数段录取了4人,在600-609分数段录取了1人,甚至在600分以下还录取了8人。如果说上面的630以上的两个分数段录取的30人还可以用自主招生来解释,那么619分以下录取的13人则容易让人对录取的公正性产生“遐想”。其实这些考生基本上都是按照顾政策录取的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类型的考生。也只有这些类型的考生能够享受如此大幅度的优惠条件。但是每年的大厚书出现一些这样的现象不利于考生家长对高校录取分数线的真实判断。因此,大厚书“为使本资料对普通考生更有参考意义,从2009年开始,统计资料中不再包含按照顾政策录取的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类型的考生”。我们再来看大厚书中清华大学2009、2010年的录取分数段分布情况,在提档线所在分数段以下的所有分数段中已经变得干干净净了。到2012年再出版的大厚书中,数据将全部都是2009年以后的,“分数异常”问题将成为历史。

 

    尽管如此,大厚书第1页上“出版说明”中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从2009年开始,统计资料中不再包含按照顾政策录取的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类型的考生。

 

    确实没有明确提到自主招生考生是否包含在统计数据中了。因此还不敢说百分之百拿得准。这次高招办官员对这个问题说得已经十分明确了。大厚本的统计资料里就不包含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还有自主选拔这三个特殊类型的考生的录取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分数分布也不包含了。


问题二:

 

    延红:一般高校提档会考虑照顾加分,但专业录取按照实考分。请问大厚书中各专业录取分数档中各专业录取分数档中是实考分还是含了加分的。

 

    覃华:是含了加分的。


 

晨雾点评:

 

    这个问题高招办官员十分简单明确地作了回答,并且没有任何的解释。说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不应当有疑问。其实这个问题确实很简单,因为我们都知道:大厚书上“所有分数段统计都包含照顾分数”,不应当再生什么疑问。

 

    但是不知为什么近期提出这个问题的家长很多,搞得一些十分有经验的往届家长对这个问题也不敢肯定了。甚至关于“所有分数段统计都包含照顾分数”这句话也被理解为仅指大厚本最后附的近三年考生分数分布。

 

    晨雾认为发生这种概念理解混乱并不奇怪,就是因为在很多高校都宣传其提档会考虑照顾加分,但专业录取按照实考分。这个说法没错,但是家长容易理解错。因此晨雾在这里再解释一下:

 

    严格地说应当这样理解,大厚书上所有分数段统计都是投档分。换句话说,就是高招办向高校投档时候的分数。对于裸分考生来说,提档分就是实考分;对于有照顾加分的考生来说,提档分就是其实考分与照顾加分之和;对于以自主招生资格被高校录取的考生来说,其提档分是实考分或者实考分+照顾加分,不能含自主招生优惠的分。

 

    至于投档之后,高校在具体的专业录取时候怎样对待,不同高校有不同的规则。有承认加分的,也有不承认加分的,有需要计入专业级差的,也有无专业级差的。对于计入专业分数级差的,不同高校的专业级差规则也不同。还有不少大学对于获得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考生对实考分达到提档线,在专业录取时加10分录取的。等等,规则多多。只需要记住一点,无论学校怎样进行专业录取,载入大厚书中的分专业录取分都统一为提档分。否则会乱套,这本大厚书没法编。

 

    举个例子,比如某位理科生2009年高考608分,并有10分的少数民族加分,考入某高校的保险专业。不管这所大学的专业录取规则是怎样的,在大厚书上这位考生的分数数据都将落在610 - 619分数段。如果高校是实考分专业录取,这位考生是以608去参加专业录取比拼;如果他第二专业或以后报保险专业,而这所大学的专业级差是3,他将以608减去专业级差605分去参加专业录取比拼;如果这位考生获得了这所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并享受专业录取加10分录取的优惠,他将以618分去参加专业录取比拼;但是不管怎样,他落在大厚书上一定是提档分608+10的那一档。

 

    懂得了大厚本上统计数据的这项规则,我们就要意识到,我们在大厚书上看到某专业分数分布情况,未必能够完全真实地反映出该专业录取时的真实比拼情况。

 

------------------------------------------------------------

 

    除了关于大厚本上数据理解的两个问题,晨雾还通过延红提了一个关于二志愿录取的问题。


问题三:

 

    延红:平行二志愿高校按照分数优先100%比例提档,当还剩下一个名额时,有两名以上相同高考成绩的考生,如何投档?如果全部投档由高校决定录取则违反了100%投档原则,并且会有退档风险。

 

    覃华:北京平行二志愿是按照计划余额的100%投档,这是个基本的原则。在100%这个比例如果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考生分数相同,志愿也相同,而学校计划不足的时候,也是同分考生同时投到这个学校,由学校审核录取。当然这种几率应当说是很小的。因为同基分全市也就是一两百人,一志愿录取完之后,同基分人数也就剩十几二十个,同时又报同一所学校,这种几率是很小的。往年当然也碰到过这种情况,投出多出一个考生两个考生,这时候我们会跟高校协调,争取让高校增加计划,从其它类型或者其他省市多余的计划调到北京来,争取都能录取了。

 

    延红:就是说,市高招办会把相同成绩的考生档案投给招生高校。

 

    高福勤(插话)尽我们的力量,争取做的是公平公正。因为退哪个都不合适的时候,我们会做好我们的工作,动员高校不要再把考生退回来。有些高校很配合,但有些高校不配合,也没办法。希望能够理解。

 

晨雾点评:

 

    晨雾提这个问题,是源于晨雾2011年4月2日《平行志愿分数相同如何投档?》 中回复并探讨一位家长提出的问题:

 

绿叶 留言说:2011-04-01 09:04:21
晨雾老师:您好!请教您二志愿的填报问题:若一名同学的2A志愿和另外一名同学的2B志愿相同、分数相同,他们在录取时机会是否相同?

 

    由于平行志愿,分数优先。分数相同,机会均等。因此这两名同学录取机会是相同的。

 

    本科二志愿平行投档时,市高招办根据考生填报志愿学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足够计划余额的学校,分数相同的考生符合同一所学校投档条件时将同时投档,由学校审查录取。这没有问题。

 

    值得商讨的问题在于,如果如果投档到这两名同学的排序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而计划余额不足以将所有分数相同的考生全部投档时,怎么办?两种可能性:

 

    1.把分数相同的考生全部投档,由高校去决定按照什么规则确定哪些录取,哪些退档,或者扩招全部录取。这个办法违背了平行志愿100%投档的原则,使得超出100%且服从调剂的考生存在退档风险,而且他们没有机会进入下一个平行志愿学校。

 

    2.采取像专科投档类似的规则,由高招办将分数相同的考生依次比较考生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的成绩,对单科成绩较高者进行投档。对单科成绩较低不能投档者还有机会投向下一个平行志愿学校。

 

    晨雾当时认为:第1种办法涉嫌平行志愿超过100%投档的大原则,相当于小规则违反大规则,应当不会采用。除非高招办与高校协调好,对服从调剂的考生全部录取不得退档。

 

    现在这个问题有了官方答案:市高招办会把相同成绩的考生档案全部投给招生高校。同时会与高校协调,争取让高校增加计划,尽量都能录取了。有些高校很配合,但有些高校不配合,对此高招办也没办法。另外,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非常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