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北京市享受体优加分考生大幅度减少
晨雾 / 文
4月27日晨雾在文章《照顾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在分析比较2011年 加分规模和比例的时候说过:
迫于社会对高考公平性呼声的压力,2011年北京市已经或多或少采取了一些措施在控制高考加分的范围和规模。比如说在体优加分的认定上增加了统测环节,媒体报道4月23日的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或获得市级体育竞赛优胜成绩的考生的统测中,田径类项目缺考人数较多。这就间接告诉我们,有些在往年能获得照顾加分的考生今年获得不了。
4月28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公示了《北京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市级体育竞赛优胜者及等级运动员统一测试合格考生名单》。晨雾对名单进行了分区县的统计。全市高招体优及等级运动员统测合格人数365人。而2010年体优及等级运动员加分没有经过统测,当时公示的人数是998人(其中市体优及二级运动员940人,健将及一级运动员58人)(2010年6月4日法制晚报文章《一成高考生都有“照顾分”》)。因此2011年体优及等级运动员加分比2010年减少了633人。
2011北京各区县高招体优及等级运动员统测合格统计
|
区县
|
人数
|
|
东城北区(原东城区)
|
24
|
|
东城南区(原崇文区)
|
12
|
|
西城北区(原西城区)
|
44
|
|
西城南区(原宣武区)
|
14
|
|
朝阳区
|
21
|
|
丰台区
|
8
|
|
石景山区
|
11
|
|
海淀区
|
74
|
|
门头沟区
|
2
|
|
房山区
|
7
|
|
通州区
|
13
|
|
顺义区
|
24
|
|
昌平区
|
16
|
|
大兴区
|
26
|
|
怀柔区
|
10
|
|
平谷区
|
43
|
|
密云县
|
13
|
|
延庆县
|
3
|
|
合计
|
365
|
对比之下我们看到,2011年享受高招体优及等级运动员加分的人数大幅度减少,大约只有2010年人数的37%。
当然,与2010年人数多达6700多人的少数民族加分相比,体优加分减少的这些人数的比例算不了什么。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高招体优及等级运动员是属于加20分的,2010年北京加20分的考生总数是2027人。其中高招体优及等级运动员998人几乎占了一半。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2011年北京能够享受加20分的考生人数大幅度减少,减少的人数约占2010年享受加20分考生总数的31%。
如果仅考虑这个变化,假设其他种类加分规模和比例都保持不变,预计的加分比例是:
加10分的:89.2%
加20分的:10.3%
晨雾文章《照顾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中,
1/2 ×
C + 1/2 × C × 10%= 1/2 × C ×(1+10%)= 1/2 × C ×
110% = 55% C。
结论:在低于y分20分区段内的照顾加分考生总数的55%考生会由于加分的原因上升到考生甲前面。
加分影响的修正系数变成了55%。
尽管如此,晨雾还是建议大家按照60%甚至更高一点的修正系数进行估算。那样心里踏实一些。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加20分的体优加分考生大幅度减少之后,加20分的考生只剩下市优干、获奖学生和优秀学生三项,因此可以估计,高分段的加分考生中,加20分的所占比例会比中低分数段的要高一些。所以在高分段的考生的加分影响系数应当选择得高一些。
晨雾2011年5月4日的说明:
晨雾发现本文分析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3月26日全市统测合格的263名高水平运动员也应当属于享受20分体育加分的考生。因此实际上2011年北京体育加分人数虽然可称大幅度减少,但是减少的没有633人那么多,而是只有370人。详细分析见晨雾2011年5月5日发表的文章《北京体育加分人数大幅减少,但没少那么多》。那是对本文的纠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