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辉耀:留学生未来发展三个方向大有可为

(2011-04-29 13:26:43)
标签:

王辉耀

中国

耶鲁大学

哈佛大学

段培君

分类: 佳文共赏

佳文共赏:

耶鲁大学中美论坛

王辉耀:留学生未来发展三个方向大有可为(2011-04-26 10:44:09)

 

晨雾 / 转贴
 

耶鲁大学中美论坛

 

    昨天参加耶鲁大学中国学生学者会主办的“中国与美国耶鲁论坛”。北京共识提出者Joshua Cooper、耶鲁大学教授Deborah Davis和陈志武等教授、哈佛大学教授Wiiliam Overholt、中央党校教授段培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郑新立主任的代表杨博士等参加论坛。我做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与人才发展”的主题演讲报告。
 
    论坛上,有同学问我中国留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我说,有三个方向会大有所为:
 
    第一,创业,创建高科技、国际化运作模式的企业,带来海外的投资或是带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
    第二,从事教育行业,中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引进国际办学理念运作模式,如果中外联合办学。中欧商学院是联合办学成功的好例子,如今诺丁汉大学、纽约大学等纷纷在中国设校区便是先例;
    第三,社会企业即NGO、NPO、智库等。未来中国公民社会的建立,需要企业、社会组织、政府三合一。 而留学生在社会企业发达的西方学习过有相关经验,并且这一领域需要大量知识精英的参与。

 

    还有耶鲁同学问我未来中国的社会创新会有突破么?我觉得中国目前对国际化人才的重视,关注教育的改变,创办人才特区,尤其是新一代的留学生的大量崛起,会对中国的未来产生积极影响。还有就是中国扩大人文交流和交往会也会促进中国社会创新。

 

   中央党校段培君教授演讲主题是“下一个五年发展:结构调整的双引擎结构”介绍了以供给和需求双向结构的调整来改变促进未来发展。

 

    Joshua Cooper是“北京共识”的提出者,基辛格基金会的董事总经理。他通过讲述一个有意思的实验报告:中美学生的视觉途径差异,说明中美两国人的文化不同,提出中国与美国的未来需要通过相互理解达成共识。

 

耶鲁大学中美论坛

 

    耶鲁大学校园古典且干净,地处纽约和波士顿之间的New Haven小镇上,小镇上好像没有什么其它产业,周围都是围绕耶鲁大学服务的大学城。一起去的哈佛大学教授William在哈佛读过本科,在耶鲁拿到博士学位,问怎么比较两所学校,他跟我说:两个都好,耶鲁在小镇上,只有一条商业街,很安静适合潜心读书,哈佛处在波士顿这样比较大的城市,并且周围80多个大学,会经常参加活动和艺术展出,学生之间的交往好像也更密切。

 

   这是耶鲁大学第一年办此论坛,而前不久我在哈佛大学参加了哈佛大学的中国论坛。海外名校拥有大量密集的留学生资源和高层次的学术资源,再加上中美之间的进一步深入交往类似活动会是中美民间外交的好方法。

   

信息来源:2011-04-26 新浪博客 王辉耀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bb5ba01017lib.html?tj=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