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典型照顾加分影响的验证案例

(2011-04-27 17:19:09)
标签:

教育

海淀区

晓风残月

晨雾

文科

分类: 晨雾原创

一个典型照顾加分影响的验证案例

 

晨雾 / 文

 

    今天(4月27日)晨雾终于发出了计划已久的《照顾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 。文章中提出并论证了一种估算照顾加分对考生排名影响的方法。关于用此方法评估加分对排名的影响的准确性如何,晨雾给出的评价是用此方法估算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与真实情况相比,总体来说是趋于保守。

 

    晨雾在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2009优秀家长晓风残月的一篇文章《裸分考生需谨慎参考“个性化服务”》 ,晓风残月的文章中有他儿子作为2009年北京海淀文科考生的几个真实数据:

 

    1.2009年文科高考成绩623分(裸分)。
    2.2009年高考海淀区的文科裸分排名62,数据来源:阳光高考学信卡查询。
    3.2009年高考海淀区文科提档分排名103(含加分),数据来源:海淀区高招办“个性化服务”。

 

    于是晨雾从这些数据萌生出一个想法,如果把晓风残月儿子的海淀区裸分排名62看作是当年一模考试的排名,然后用晨雾的这个估算方法算一下考虑了照顾加分之后的排名,与现在已知的提档分排名103进行比较,就可以间接验证晨雾的这个方法了。用这个办法验证因为假设高考裸分排名就是一模排名,有一个好处,就是“实现”了“一模排名与高考裸分排名的完全一致”,排除了高考发挥状况对我们验证加分问题的影响,使结果更及可信。

 

    下面验证开始,为叙述方便,假设晓风残月儿子为考生乙。

 

    海淀区考生乙2009年文科一模考试排名是62名。查2011版海淀区《高考资料汇编》(区薄本)中的《海淀区2009年高考考生分数分布表》:
 
分数段     本段人数     累计人数
640-649    20           39
630-639    34           73
620-629    59           132

 
    62名位于640分(39名)和630分(73名)之间。通过插值分析,2009海淀一模文科排名62名考生大约相当于2009年高考633分。
 
    然后从2011年版的大厚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京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文科))的最后两页《2008-2010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数分布表(文科类)》查得2009年的数据:
 
分数段     本段人数    累计人数    其中照顾人数   累计照顾人数
640-649    62          105         33             63
630-639    102         207         46             109
620-629    153         360         62             171
610-619    194         554         71             242

 
    2009年633分位于640分(105名)和630分(207名)之间,通过插值分析,633分在2009年高考的全市文科排名大约为176名。
 
    620-629分数档和610-619分数档的加分人数对考生乙有影响。620-629分数档的加分人数为62,610-619分数档的加分人数为71。两个分数档总计加分人数C = 62 + 71 = 133。
 
    加分考生影响排名的修正值60%C = 60% × 133 = 80。
 
    考生乙的全市排名应当后退80名次: 176 + 80 = 256。
 
    257名位于630分(207名)和620分(360名)之间。通过插值分析,256名在2009年高考的全市文科排名为626-627分。取626分,分数下降了7分。

 

    回到海淀区的区薄本中,在620-629分数档考生总数59人,7分大约对应41人。
 
    结论:由于加分的影响,2009年海淀文科一模考试成绩区排名62名的考生乙,由于加分的影响,其全市排名倒退80名,海淀区排名向后倒退41名,变成海淀区103名。其相当于2009年的高考成绩下降7分。

 

    误差分析:按照晨雾的分析方法,考虑了照顾加分之后,晓风残月的儿子的裸分排名从62名下降到103名。与通过海淀区高招办“个性化服务”查到的真实排名103刚好巧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