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再次刊出《23所院校确定在京招生计划》
晨雾 / 文
晨雾在2011年3月30日的文章《2011年4月高招的大事小事》 中曾经预告:
晨雾注意到,京华时报已经至少连续四年在4月第二周的一天用16个整版篇幅的高招特刊率先发出《40所高校发布详细招生计划》(注:2007、2008年40所,2009年30所,2010年35所)。这是北京市每年最早见到的比较系统、比较成规模公布的高校招生计划。近期京华时报的教育周刊都在周二出刊,因此请2011家长关注购买今年4月12日(周二)的京华时报。
4月12日(周二)京华时报教育周刊上如期刊出8个整版的《15所高校发布在京招生计划》。遗憾的是,当时还有一部分部属高校(包括北大清华)的招生计划还在教育部审核中,因此当日发布的招生计划的高校只有15所。京华时报预告拟于4月19日(周二)在教育周刊推出高招特刊第二辑,继续刊出其余高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今天(4月19日)京华时报再一次如期刊出8个整版的《23所院校确定在京招生计划》。但是清华、人大等个别高校的招生计划目前仍在制定之中。
不知家长们是否买到了今天的报纸。如果没有买到,可以上网阅读。点击 http://epaper.jinghua.cn,然后选择4月19日的报纸,再找T01-T8版面。
今天的高招特刊上公布了23所高校2011年分专业的招生计划以及往年的录取分数。这23所高校是: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中医药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上海交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浙江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京华时报的高招特刊首页的说明报道如下:
23所院校确定在京招生计划
本报讯(记者周逸梅)由于今年自主招生时间延后、高招时间表有所变化,各高校特别是部属院校发布具体招生政策和计划的时间较往年延后。继上周本报先行公布了15所高校的招生计划后,截至昨天,本报记者又拿到北京二十余所部属高校以及几所外地知名院校的第一手招生信息,第一时间向读者发布。
除了继续保持稳定的招生规模外,各院校今年在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都作出很多新的举措,并且体现在了招生计划当中。比如清华大学今年开始在高考时进行清华学堂计划的选拔;北京科技大学今年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招收四个专业对学生进行卓越计划,加大实践环节的比例;北航为了发展社会学科,设立社会科学实验班,所有文科学生先进入实验班进行一个月的通识教育之旅,北交大对思源班有了成绩要求,考生投档成绩排名应达到投档考生数的前百分之五十……
国际化也在招生的政策中变得突出,北邮适当增加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计划,北京语言大学今年新增的两个专业都是中外联合培养,其中葡萄牙语用四年时间将在北京、澳门和葡萄牙三地培养……
此外,清华、人大等个别部属院校的具体在京招生计划,目前仍处于最后的制定过程中。
(注:本刊所有招生计划均由各校招办提供参考,以北京市高招办公布为准。)
信息来源:2011-04-19《京华时报》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1-04/19/content_650964.htm
(点击图片看放大原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