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如期刊出《15所高校发布在京招生计划》
晨雾 / 文
晨雾在2011年3月30日的文章《2011年4月高招的大事小事》 中曾经预告:
晨雾注意到,京华时报已经至少连续四年在4月第二周的一天用16个整版篇幅的高招特刊率先发出《40所高校发布详细招生计划》(注:2007、2008年40所,2009年30所,2010年35所)。这是北京市每年最早见到的比较系统、比较成规模公布的高校招生计划。近期京华时报的教育周刊都在周二出刊,因此请2011家长关注购买今年4月12日(周二)的京华时报。
昨天晨雾又在微博进行了提醒。今天,4月12日(周二),京华时报教育周刊上如期刊出8个整版的《15所高校发布在京招生计划》。不知家长们是否买到了今天的报纸。如果没有买到,可以上网阅读。点击
http://epaper.jinghua.cn,然后选择4月12日的报纸,再找C01-C8版面。
比较遗憾的是,还有一部分部属高校(包括北大清华)的招生计划还在教育部审核中,因此今天发布的招生计划的高校只有15所。京华时报拟于4月19日(下周二)在教育周刊推出高招特刊第二辑,继续刊出其余高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
今天的高招特刊上公布了15所高校2011年分专业的招生计划以及往年的录取分数。这15所高校是:
北京工业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外交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物资学院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京华时报的高招特刊首页的说明报道如下:
15所高校发布在京招生计划
北大、清华等部属高校招生计划拟在下周发布
本报讯(记者李琦)截至昨天,北京十余所高校和数所香港高校公布了今年在京高招政策和详细招生计划。今年,本报连续第6年推出高招特刊,通过对各校招办负责人的采访,详细解读数十所高校今年在京招生计划,为考生提供服务。本期,本报将率先解读在京招生大户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等15所在京高校和香港院校的高招新政。
继去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大幅降低以后,今年本市的高考报名人数为76007人,比去年再减4234人,降幅为5.3%。因此,不少高校都增加了京外计划的投放比例。从已公布今年在京招生计划的高校来看,其计划减少比例均小于考生减少幅度,考生报考形势比较乐观。北工大、首经贸、二外、建工学院等高校在京均有小幅减招;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物资学院等院校招生计划基本与去年持平;北外等个别学校在京计划非但不减,还有小幅增加。
在招生政策上,不少学校都设有新增专业,如北工大新增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和生物技术两专业,首经贸新增商务英语和对外汉语两个专业,联大新增交通工程本科专业,二外新增商务英语和酒店管理两专业,北外提前批次新增4个隔年招生专业等,为考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
■特别提示
由于北大、清华、人大等部属高校的招生计划正处于教育部最后审核中,本报拟于4月19日(下周二),在教育周刊推出高招特刊第二辑,第一时间解读部属高校及部分京外和香港地区院校的高招政策,以供各位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参考。
信息来源:2011-04-12 《京华时报》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1-04/12/content_648796.htm
(点击图片看放大原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