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招禁收“留位费”
晨雾 / 转贴
本报讯(记者刘昊)今年高招,曾在香港高校中流行的“收取留位费”被明令禁止,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严禁将高招录取与收费挂钩。
在内地招生的香港高校,曾普遍流行要求被录取考生在指定时间内缴纳万元上下的费用,才被视为确认录取,如如期报到,则冲抵学费;未能报到,费用不退。这就是“留位费”。
除进入高招统招序列提前批次录取的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外,其余港校均为依据高考成绩自主招生。业内人士分析,报考港校的内地考生在获知高考成绩后,总会在港校和内地高校之间摇摆,“留位费”是港校为防止考生“脚踩两只船”想出的应对之策,避免浪费招生指标,但也确实干涉了考生自主选择高校的自由。
几年前教育部就曾表示,从未规定过香港高校此种做法,此次更是下发通知,今年高考严肃查处招生考试违规行为,严禁将录取与收费挂钩,并明确表示,严禁将提前缴纳学费等任何费用作为是否录取考生或考生确认录取的依据。但据记者了解,香港浸会大学今年仍要求考生缴纳“留位费”,教育部禁令的效力,仍需时间检验。
今年高招,所有考生特别是申请加分的考生都将受到更严格的审查。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本市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中学将会同公安、民族、体育、科协等部门,加强对考生资格或身份,特别是对申报高考加分的考生及其项目、艺术或体育等特殊类型考生的联合审查。
相关新闻
高校周末“空中咨询”
本报讯(记者刘昊)本周五起,近百所在北京招生的京内外高校的招办负责人每晚8时将陆续做客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为考生答疑解惑。
周五晚8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办负责人将率先登场,通过FM107.3兆赫;AM1026千赫,为考生解读招生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将在周六进行空中咨询。除五十多所在京高校外,包括香港、澳门地区高校在内的京外高校也将参与空中咨询,吸引北京考生报考。此外,6月27日至7月10日,30余所高职院校招办负责人将陆续发布招生政策,帮助考生填报专科志愿。
信息来源:2011-03-28《北京日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1-03/28/content_384300.htm
晨雾点评:
事实上,所谓“留位费”只有在考生能够同时拿到两所以上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才有意义。不仅港校,目前美国的一些高校也有收取类似“留位费”的费用,要求被录取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确认并交“留位费”,如果不交则不再保留录取资格,这个位子还可以再录取其他学生。这就是美国高校录取学生不是一个统一的时间的原因。因为拿到了多份录取通知书的学生也有选择学校的权利。
但是除了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以外的港校根据高考成绩在大陆完全自主招生,自2007年起,凡是被港校录取的学生都将不能再继续参加大陆的统招录取,换句话说,一名考生已经没有可能同时持有港校和大陆高校两份录取通知书,这样所谓“留位费”的意义就不大了。但是一名考生同时获得两所以上港校录取通知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如果说“留位费”还有点意义,那就是在这里必须提前在两所港校之间做出抉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