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琢玉匠人:高校自主招生引发的思考

(2011-03-28 10:43:55)
标签:

试点高校

阳光高考

考生名单

教育部

想说爱你不容易

教育

分类: 佳文共赏

佳文共赏:

琢玉匠人高校自主招生引发的思考(2011-03-17 22:31:40)

 

晨雾 / 转贴 
 

    一年一度的自主招生结束了,高校纷纷公布考核结果,但引人注意的是,高校公布结果的方式不同,有的高校直接公布资格考生的名单(不含省份和中学信息),而多数高校仍然采取考生本人查询结果的方式,不知道这与自主招生试点初期的直接公布入选考生信息相比是不是倒退。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试点高校须将入选考生名单及时通知考生所在中学,并将入选考生名单及其相应录取要求报送生源所在省级招办。中学、试点高校、省级招办分别负责在考生所在中学、试点高校以及省级招办信息发布平台上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公示。每年大约3月底前,试点高校须按有关报送信息格式要求(将经公示的入选考生数据库上传至我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http://gaokao.chsi.cn)。有关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应于规定时间内在“阳光高考”平台上核对、补充、确认考生号等有关报名信息。教育部将于4月1日在“阳光高考”平台集中公示所有试点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入选考生名单(不仅仅是考生姓名,还包括考生所在的中学名称)。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2010年各试点高校公布的自主招生资格考生名单:

 

院校名称

·                            北京大学(1559)

·                            中国人民大学(681)

·                            清华大学(1387)

·                            北京交通大学(64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77)

·                            北京理工大学(605)

·                            北京科技大学(464)

·                            北京化工大学(493)

·                            北京邮电大学(289)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168)

·                            北京林业大学(500)

·                            北京中医药大学(118)

·                            北京师范大学(224)

·                            北京语言大学(211)

·                            中国传媒大学(118)

·                            中央财经大学(222)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349)

·                            中国政法大学(79)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306)

·                            南开大学(398)

·                            天津大学(324)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192)

·                            大连理工大学(188)

·                            东北大学(168)

·                            大连海事大学(215)

·                            吉林大学(201)

·                            东北师范大学(211)

·                            哈尔滨工业大学(1457)

·                            哈尔滨工程大学(184)

·                            复旦大学(558)

·                            同济大学(1029)

·                            上海交通大学(1021)

·                            华东理工大学(290)

·                            东华大学(265)

·                            华东师范大学(336)

·                            上海外国语大学(138)

·                            上海财经大学(202)

·                            南京大学(496)

·                            苏州大学(312)

·                            东南大学(67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46)

·                            南京理工大学(379)

·                            中国矿业大学(227)

·                            河海大学(251)

·                            江南大学(138)

·                            南京农业大学(172)

·                            中国药科大学(70)

·                            浙江大学(1879)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28)

·                            合肥工业大学(356)

·                            厦门大学(692)

·                            山东大学(1007)

·                            中国海洋大学(411)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97)

·                            武汉大学(890)

·                            华中科技大学(893)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361)

·                            武汉理工大学(1079)

·                            华中农业大学(781)

·                            华中师范大学(566)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59)

·                            湖南大学(643)

·                            中南大学(973)

·                            中山大学(714)

·                            华南理工大学(496)

·                            四川大学(147)

·                            重庆大学(424)

·                            西南交通大学(415)

·                            电子科技大学(316)

·                            西南大学(573)

·                            西南财经大学(234)

·                            西安交通大学(853)

·                            西北工业大学(5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05)

·                            长安大学(314)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61)

·                            兰州大学(330)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10)

·                            北京大学医学部(111)

·                             

    注意括号内的数字,这是当年取得该校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总数,这些学生均获得了高考降分录取的资格。

看过这些数字后,别忘了教育部关于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的规定:

    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其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生源较好的试点高校如拟适当扩大自主选拔录取人数,须经我部(高校学生司)同意。自主选拔录取计划按我部有关生源计划编制工作要求列入“其他类”部分。那么各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是多少?每一年教育部下达给这些试点高校的招生事业计划总数基本上在3000人--4000人之间,按5%计算,自主招生计划就是150人--200人,也就是说这个范围的高校为自主招生预留的招生计划最多是200人,可是为什么给予那么多人自主招生资格,高校为什么敢冒险给这么多人降分录取的机会呢?如果他们都达到降分录取的资格,那绝对是灾难,不仅高校无法承受,教育部也无法向社会交代。

    显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每年这些高考录取时高校仅有的预留计划不可能完全留给自主招生考生,即使全部使用也不会超过300人,这就意味着那些公布了500到1500资格考生的高校根本不用担心考生全部上线,这些考生虽然取得了自主招生资格,但他们的文化课水平往往很差,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根本就不会上线,每一年的录取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2009年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曾经表示,虽然试点院校自主招生比例一般没有超过5%,但教育部规定,只要高校生源多、质量好,自主招生将不受现有规定比例限制。正是这次表态导致了这样的后果,从此高校纷纷大胆的增加自主招生资格考生,自主招生从此变成了“旅游”大战,很多考生最终只是潇洒走一回,最终空手而归。即使那些取得资格的考生也有一半以上没有笑到最后,最终白白浪费时间和感情,甚至贻误终生,在很多考生眼里,“自主招生”,想说爱你不容易。

    正如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分析的那样,自主招生的核心环节是两个:自行组织的笔试和面试。就笔试而言,最关键的是无法说清楚一个道理:凭什么认为自主招生的考试题比高考题更科学、更可靠、更能测验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如果真的如此,那为什么不能把自主招生试题变成高考题?或者,如果认定自主招生的出题者更高明,那为何不请他们进行高考命题?自主招生笔试,除了多了一些偏题、怪题和难题之外,与高考真的不同吗?较大规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提高了自主招生笔试环节的效率和便利,但与此同时,也使得自主招生的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了。就面试而言,多了这样一个环节,在理论上当然是有助于更好地考察学生的,但是,在操作层面,问题很多。面试题目,不可能、也不应该有标准答案,而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评委的主观判断。对那么多同学进行面试,肯定需要很多个面试小组,如何能够保证不同小组的评价标准都大体一致?综合素质到底包括哪些?对于中学生的几十分钟的面试,是否真就能看得很清楚?面试结果会形成几十分的差别,是否真就反映了学生素质的差别?

    上述问题涉及到结果的公平性,即便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自主招生也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问题,这就是其过程的公平性。所有的自主招生考试,都是有门槛的,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的门槛,是只有某些学生,才能获得参加考试的资格。这与高考不同――高考是向所有人开放的。无形的门槛,是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远途旅行,到自主招生的学校参加考试。面试环节的问题也同样,按照现在的自主招生模式,是只让很少的人进入面试;对于那些没有参加面试的人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平。

   在经过了八年的试点之后,已经有大批的毕业生走向社会,教育部仍然将自主招生限定在少数大学,并且限定在这些学校当年招生数量5%的范围之内,这也显示出了国家主管部门对于自主招生的谨慎态度。但谨慎之外,我们不禁要问,高校利用自主招生选拔的学生究竟怎么样,没有任何评估报告来告诉人们自主招生的实际效果如何,在争议中求发展,难道这就是试点自主招生的最终目的吗?2011、2012 又将怎样?

 

信息来源:2011-03-17 新浪博客 琢玉匠人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98a8380100rhfd.html

 

晨雾点评:

 

    琢玉匠人近期发了几篇好文章。

 

    本文十分专业地解释了,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上公示的各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资格考生名单人数远远高于教育部规定的5%的上限的原因:这些考生虽然取得了自主招生资格,但他们的文化课水平往往很差,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根本就不会上线,每一年的录取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

 

    晨雾在《自主招生的实质就是“生源大战”——与王化深处长商榷》中还分析了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有一部分获得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资格的考生凭裸考实力就能考取自己所填报的自主招生高校。这种情况对于清华北大等名校更为明显。

 

    因此可以认为,正是这“一高一低”,高的用不着自主招生优惠条件就能直接考上,低的给了自主招生优惠条件也上不了。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造成了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上公示的各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资格考生名单人数远远高于教育部规定的5%的上限,而最后实际上大多数高校没有突破这个上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