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旦大学举行自主招生“千分考”

(2011-02-13 23:53:44)
标签:

教育

丁光宏

上海

复旦大学

《解放日报》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媒体综合报道:

复旦大学举行自主招生“千分考”

 

晨雾 / 转贴

 

文汇报:

复旦招办主任:通过自主招生发现高考录取线下30分内考生质量最好

千分考并非为招偏才怪才

 

    “通过5年的自主招生,我们发现,在复旦高考录取分数线下30分内的考生是质量最好的。”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丁光宏昨天透露了这一自主招生跟踪调查的最新结果,证明自主招生的考生是最适合复旦培养的。

 

    而复旦也再次重申其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各行各业领袖人才,因此希望考生在中学能够把知识掌握得全面、扎实,因此,十门课程的千分考目的是选拔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为了招进偏才、怪才。
   
命题追求“基础”“全面”

 

    “千分考题目是大学老师出的,由十个相关学科教授接受学校委托命题。今年命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大学教授看来中学生在各门课程中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知识,但难度并不超过中学的教学范围,且考题均为选择题。”丁光宏介绍说,中学分科分得很早,但是我们仍希望考生拥有全面的基础知识,并不想通过自主招生选拔所谓的偏才怪才。”

 

    “10门课程200道题目都很精彩,出挑的非常多。”丁光宏认为,测试的题目都着眼于人类知识的精华,无论未来做什么,这些基础知识都是需要考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的,而不是到大学才来学。

 

    丁光宏表示,自主招生改革试验的目的是广泛选拔适合复旦大学培养理念的人才。在上海,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复旦的学生已占到复旦上海招生数量的三分之二,不可能要求他们都是偏才、怪才。招收偏才、怪才,高校应另有渠道,比如偏重文史的博雅杯,偏重理科的各种竞赛加分等等。
   
自主招生选拔更多的是将一个人“复原”

 

    丁光宏指出,复旦水平测试今年已进入第6年,对前5年自主招生的学生也进行了跟踪调查,基本统计发现,高考分数在复旦录取线下30分以内的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成果,以及科学创造水平等均优于其他学生。

 

    复旦大学的“跟踪”调查发现,目前在复旦校园内,在学习绩点、社团活动、创新能力等各个领域最出类拔萃的那批学生,很多都来源于自主招生,而且他们的高考成绩低于复旦录取线,甚至“分差”达到30分。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自主招生的学生是最适合复旦培养的,是复旦教授亲自挑选进来的。他们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均适合复旦的培养模式。”丁光宏坦言,高考只是一个分数,从中传递出的信息只有一个3位数字。而一个学生成长到17、18岁时,他的人生经历是丰富多彩的,这是一个4维的展示,即三维空间+时间维的结合。但是高考显然会把很多信息“丢失”。而自主招生选拔,则更多地将一个人“复原”。

 

    根据统计,通过自主招生入校,且高考分数在复旦录取线下30分内的学生,占所有自主招生数量的70%-80%。“如果参加高考,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进不了复旦,所以高考要改革。”
   
复旦自主招生将扩容

 

    根据教育部要求,今年有高考资格的考生都可以报名参加自主招生。丁光宏透露,虽然复旦未做过专门统计,但今年参加自主招生考的考生中有往届生参加。

 

    通过此次水平测试,大约有1100名学生可以进入面试环节,再筛选出“不少于500人”预录取。丁光宏介绍说,今年复旦在沪自主招生的名额将有所扩容,但是,具体计划要在2月底3月初才能最终确认并向社会公布。“今年的名额一定会高于去年的500人。”他还表示,未来自主招生占招生总数的比例将越来越高,“这将是一种趋势,复旦大学的千分考也会延续”。

 

    此外,复旦未来的自主招生,还会考虑参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分数,但这个分数怎么用,占多少比例,还有待研究确定。丁光宏说:“由于学业水平考试是通过性考试,不是选拔性考试,精度不够,并不会以此成绩取代千分考。”
    本报记者  李雪林

 

信息来源:2011-02-13《文汇报》
http://ewenhui.news365.com.cn/wh20110213/


千分大考部分试题

 

    ■“金子啊,你让黑的变成白的,让丑的变成美的。”这句话出自莎士比亚的哪出悲剧?
    ■近代最出名的京派作家是谁?
    ■国人有不同方言,相互间无法听懂,但是却使用同一种文字,即便操不同方言的人在阅读方面却没有障碍,这是为什么?
    ■有一个车站,车站只有一个出入口。有若干辆车进入并标有编号,进出规则依次为“进出进进出进进进……”请问最后出来的车辆编号情况?
    ■半径为1的圆周上任意找出三个点构成三角形,出现锐角三角形的概率是多少?
    ■一根杆子上串了5颗珠子,珠子以任意速度移动,最多能撞上几次?
    ■减压蒸馏需用以下哪种仪器?
    ■陶瓷的主要结构、成分?
    ■一定量的胆矾与水混合成饱和溶液,溶解度是多少?
    ■昼夜时间相等时,北京时间11时,此刻在上海看太阳是在哪个方向?
    ■自主招生联盟之一“北约”由13所高校组成,关于这13所高校所处地理位置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选项中有:都位于黑河腾冲东南面,都属于季风区;都属于湿润区……
    ■2010世界经济论坛的主题是什么?
    ■目前是全球第三次金融危机,前两次金融危机发生在什么时候?
    ■朝韩问题是因为在哪个岛屿炮击引起的?
    ■心绞痛药物的成分是什么?
    ■白鸟和褐色鸟杂交生出斑点鸟,那么斑点鸟和斑点鸟杂交的后代情况如何?
    (题目由考生凭记忆提供)

 

信息来源:2011-02-13《文汇报》
http://ewenhui.news365.com.cn/wh20110213/


新闻晚报:

“复旦水平测试”昨举行,所涉知识面广泛而细致,不少高三生考懵了
共200道题,部分考生一半放空

 

□晨报记者 林颖颖 实习生 郭紫薇


    考场秩序严格如高考,考试题型和科目却另有不同。作为复旦自主招生的第一道槛,2011年“复旦水平测试”于昨天下午2:00-5:00在苏浙沪21个考点同时举行,考生总数为9079人,其中上海5712名考生在本市10个考点迎考,考场秩序严格程度并不亚于高考。测试的200道选择题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泛而又细致,着实把高三学生考懵了。

 

    复旦校方昨天表示,上海5712名考生中将选拔出约800人,与300名直推生一起进入面试,最终选出500人以上给予预录取资格。考试成绩和进入面试的分数线将在下周公布,面试时间安排在2月底到3月上旬,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


有学生“三周三战”


    “复旦水平测试”总分1000分,俗称“千分考”。颇有挑战性的“千分考”只是高三生今年迎来的第一场自主招生考试,不少人还要为未来两周的自主招生笔试奋战。高三学生小于告诉记者,除了报考复旦“千分考”,她还瞄准了分别在接下来两个周末举行的上海交大、同济的“华约”、“同盟”自招考试。“既然三个学校考试都不撞车,我想辛苦三周,都拼一拼,也看看自己的水平。”小于表示,不会特别为三场考试做专门的复习,主要还是凭平时的积累应考,“我想把这几次考试当做高考应对,虽然压力有点大,但是多参加考试也能锻炼一下我的临考心态。”

 

    很多考生都选择参加2-3所学校的自招考试,连轴考的密度强、压力大不仅让学生疲惫,也让家长心忧。


杜绝应试 考题每年翻新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教授昨天接受采访时表示,“复旦水平测试”如今已形成比较稳定的模式,测试内容涵盖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等10个科目,共计200道选择题,考试时间为3小时。“相关的各学科教授接受学校委托命题,命题以考察基础为主,不超过中学教学范围,而且题型全部为选择题。

 

    考试模式一旦固定,会否产生应试问题?丁光宏对此并不担心。“按照命题要求,每年每道题目不得与往年有雷同,也不设题库,因此,考题是无法被应试的。”

 

    今年自主招生的一大热点是“北约”、“华约”等几大联考同盟的出现,复旦虽然加入今年“北约”13校联考,但苏浙沪三地考生并不参加该种方案,仍然沿用已推行5年的“千分考”。对此,丁光宏表示,目前不考虑将“千分考”合并入联考。

 

    此外,今年根据教育部要求,往届生也可以参加自主招生。丁光宏昨天透露,今年“复旦水平测试”也有往届生报名参加,但具体人数和考生年龄,暂无统计。


试题解析

每份考题分装密封


    “复旦水平测试”昨天下午2点在苏浙沪21个考点开考。在本市一个有500多名考生的考点,每25人一个教室进行考试。每个教室都设有两名监考人员,考场外还有多名监考者轮流巡视。

 

    为保证绝对保密,每份考卷都是独立分装并进行密封,必须在发放到考生手中后,再由考生亲自拆封。

 

    复旦水平测试已列为国家级考试,试题已属“国家机密”。考试全程按高考要求执行。


多数考生都没能做完所有题目


    昨天傍晚5点3分,大同中学高三学生王云云(化名)走出复旦附中考场,表情有些郁闷,“200道题涉及的面太广了,考题本身的知识点又太细,我有一半都没做。”在得知有好几个同学也放弃了1/3到一半的考题后,王云云才稍有释怀。

 

    参加此次“复旦水平测试”的考生普遍反映,题目本身并非都是高难度,但因为涉及面广,整合起来并不容易。“跨度太大了,有些是以前的书本知识,但学得太久忘记了。”行知中学考生小王告诉记者,对一道关于计算胆矾溶解度的化学题,他绞尽脑汁后终于回想起是初中时的知识点。小王说,考前几天,自己还看了一些历年的真题,“但没用,没有一道题目和往年一样或类似,题目都很新。”令小王印象深刻的是,“北约”13校居然也入了考题,“问的是这13校的地理气候特征,新热点结合地理基础知识,要答上来不简单。说到底,还要靠积累。”

 

    采访发现,多数考生都没能做完所有考题,考点覆盖面广,考试时间紧依旧是今年考生普遍反映的问题。


物理题不简单,语文题特别细


    昨天考试结束后,数百名考生从格致中学考点涌出,一脸疲惫。来自南洋模范中学的3名学生一走出考场,就开始交流起考题。“物理题太难了,都没有接触过。”

 

    “今天的语文题里,不止一次出现了选择文章作者出处年代的题,考得特别细。”市西中学高三学生小姜告诉记者,几次出现的“作者年代”题让他在考场上懵了,“平时的确有复习到,可是却没全部记下来,没想到考了那么多。”

 

    上海中学某高三学生也被语文题难住了,“有道题问,哪道选项列出的作品是鲁迅的子集或刊物?但是选项列得特别细,每个选项都有好多作品,要想做对这道题,需要对鲁迅的作品有很全面的了解才行。”

 

信息来源:2011-02-13《新闻晚报》
http://www.jfdaily.com/a/1958500.htm


解放日报:

复旦水平测试昨开考,学生纷纷说“无法准备”
这场“千分考”,究竟难不难?

 

  本报记者 彭德倩

 

    昨天,复旦水平测试在苏浙沪21个考点同时开考。结束铃声响起,步出考场的学生纷纷说“无法准备”;校方则表示,测试以考查基础为主。这场“千分考”,究竟难不难?

 

“看到第一题,就懵了”

 

    “看到第一题,就懵了”,来自宝山行知中学的男生小陈说。拿到试卷,他选择先做语文卷,没想到一上来就是“以下四组中,哪组里的繁体字是误用?”因为平时没机会接触繁体字,小陈看每组都感觉似是而非,最后只能选择不做。

 

    记者在复旦附中考点随机采访的十多名学生中,几乎每个人都说“难”。高考加试选择物理的学生小梁对一道物理题印象深刻——“一根杆子上串了5颗珠子,珠子以任意速度移动,最多能撞上几次?”

 

    据了解,测试不仅涉及的知识面广,有一些还被学生认为是 “偏题”。如语文卷中有:“‘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这句话出自莎士比亚的哪出戏剧?”“以下哪个选项中的文物出自敦煌莫高窟?”“拉美著名作家有哪些?”……化学卷要求学生选择陶瓷的正确组成成分,地理、数学等更令学生皱眉——“世博园中一位游客的手表显示6点,当时北京时间是7点,这位游客来自哪个时区?”“半径为1的圆周上任意找出三个点构成三角形,出现锐角三角形的概率是多少?”

 

“需要一定综合分析能力”

 

    “考下来最大的感受是,题目要求的知识面特别广,而且还需要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大多数题目不能轻易确定答案。”考生小梁说,“地理部分,有一题要求选出世界杯16支出线球队属于哪个文化圈,这道题考的就是大文化,选项中的南美洲许多国家以前就是欧洲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

 

    晋元中学学生小顾高考选择加试科目是历史,做起化学卷来却得心应手。例如一题“一定量的胆矾与水混合成饱和溶液,溶解度是多少”,她只用到了初中化学课上学到的溶解度计算公式就轻松算出。还有一题“减压蒸馏实验装置的控制变量是什么?”她虽然没有学到过,但心里盘算,“减压”是和压力有关,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只可能由温度调控,最后顺利给出正确答案。

 

“不用准备,也无法准备”

 

    复旦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千分考”命题与往年相比,没有什么新变化,依然以考查基础为主,命题要求不超过中学教学范围。

 

    对于有些考生觉得“难”的反馈,他指出,复旦水平测试更多关注学生是否具有深厚积淀,考试内容不用准备,也无法准备。这与当前中学围绕高考指挥棒打转的教育方法,显然格格不入,觉得难也在情理之中。

 

    2006年起施行的复旦水平测试,内容涵盖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10个科目,共200道客观测试题。这样设置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进大学的学生首先应保质保量完整接受高中教育;其二,复旦大学的人才培养推行“通识教育”,要求学生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若将这一广度要求“折算”成难度,那么可以说,测试的难度确实要高于高考。

 

    对于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 “千分考应试培训班”,复旦大学有关负责人坦言“帮助有限”,“因为各科试题不设题库,都是由学校各学科教授‘新鲜’出题,培训班吆喝的什么拟真题库,没啥用。”复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希望引导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学生与其参加“应试班”机械操练,不如尽早开阔视野,注重积累,全面发展自己。

 

信息来源:2011-02-13《解放日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1-02/13/content_510635.htm


“千分考”不会与“联考”合并
自主招生中还将参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本报讯(记者彭德倩)昨天,苏浙沪考生迎来今年自主招生第一考——复旦水平测试,俗称“千分考”。校方有关负责人透露,“千分考”作为学校自主选拔改革试验的初始环节,已经多年探索,将在今后的选拔过程中继续施行,不会与今年开始的“联考”合并。同时,未来学校在自主招生选拔过程中,还将参考学生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解释,“联考”属“自主选拔改革试点”,俗称5%自主招生,即不超过招生总额的5%。而学校在苏浙沪进行的是 “自主选拔改革试验”,即每年通过“千分考+面试”形式预录取考生,若其高考成绩超过当地一本线即被正式录取。去年学校通过这一方式在沪预录取500多人,占全部上海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二;在浙江和江苏各招100人,约占当地招生总额的一半。复旦希望凭借“千分考”考十门科目的广度,充分考查学生,体现学校的人才选拔和培养理念。

 

    据了解,“复旦水平测试”是一场文化综合知识的笔试,测试内容涵盖10个科目,共计200道选择题,考试时间为3小时。今年的报名人数基本与往年持平,参加测试的考生总数为9079人,其中上海5712人,浙江1851人,江苏1516人。考试成绩和进入面试的分数线会在下周公布,面试时间安排在2月底到3月上旬。

 

    据悉,凡“千分考”成绩位于上海市前800位、浙江省前200位、江苏省前200位的考生,以及三省市部分重点中学直接推荐的优秀生,均可申请面试资格,通过审核者可接受面试遴选。


信息来源:2011-02-13《解放日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1-02/13/content_510641.htm

 

扬子晚报:

复旦自主招生“千分考”开考错1题倒扣2分

复旦大学举行自主招生“千分考”

考生们走出考场。宋 峤 摄

 

    3个小时答200道选择题,总分1000分,答对1道得5分,答错1道倒扣2分。令考生“闻风丧胆”的复旦大学“千分考”(优秀高中生水平测试)昨开考,江苏共有1516人赴考。记者在南京外国语学院考点外采访了近20名考生,没有一名考生答完全卷,留空1/3的情况比较普遍。复旦这场“千分考”也拉开了兔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连轴转的序幕。

 

现场:题量太大,考生纷纷表示没做完

都是选择题,答错倒扣想蒙不敢蒙

 

    复旦大学虽是“北约”联考成员,但江浙沪考生报考复旦自主招生一定要通过“千分考”而不是“联考”。作为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敲门砖——“千分考”是一场相当震撼的文化综合知识笔试,该测试的内容涵盖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等10门科目,共计200道选择题,考试历时3小时,总分1000分,算下来,1分钟必须答1道题。

 

    昨天下午5点,奋战了3个小时的考生纷纷走出考场向在寒风中等待的家长“汇报战况”。“果然没做完啊。”一见到妈妈,一位来自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女生忍不住“叹息”。“其实这是预料中的,寒假里掐着表做了几次模拟卷,没有一次做完。”这名女生说。“没做完,做完才奇怪呢。”金陵中学的一名男生答得很爽快。常州高级中学的一名男生表示也没做完,空了近1/3的题。“大概60几题没做,把拿手的先做了。”南师附中的一名女生说。记者在现场询问了近20名同学,大家都表示没有做完。也许有人问,既然都是选择题,随便蒙一个不就得了。“复旦试题做错了不光得不到分,还要倒扣分的,错1题倒扣2分,想蒙也不敢蒙啊。”一名同学一语中的。

 

考题很“博”,语文卷考了“繁体字”、“六书”

 

    同学们告诉记者,今年复旦的自主招生考试延续了往年的风格,考题很“博”,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考纲内考纲外都考到了,但印象中的偏题、怪题并不多。据南京十三中考生小王回忆道,今年的语文卷一如既往的“复古”。“比如有道题四组词都是繁体字写的,要选出书写正确的一组。如果没接触过,铁定答不上来。还有一题考了汉字的造字方法‘六书’。答这些题都是需靠平时积累,考前复习基本不管用。”

 

    相比语文,数学题难度更超出考生的预计。“考题很难,运算步骤多,1分钟该答完的题,恐怕5分钟不够。”考生反映,除了数学,理科的考题都偏难。而政治和历史学科的题目跟时政紧密相连。“考了很多热点,比如低碳、世界杯、经济大萧条等。”关于世界杯的一道题最让考生叫绝。“让我们选出在2010年世界杯中同一组出线的国家中哪两个文化相近。”一名考生回忆说。

 

    记者了解到,“千分考”考试成绩和进入面试的分数线会在下周公布。江苏近200名学生能进面试。面试时间安排在2月底到3月上旬,具体时间待定。

 

名校六成以上学生投入“战斗”

 

    “千分考”之后,2月19日与2月20日,清华南大的7校联考、北大港大的13校联考以及自主招生选拔也将相继拉开“战幕”,南航、南理工、南农等高校自主考试在同一天揭幕,之后的26日还会迎来同济、东大的9校联考。记者昨采访了解到,为了应考整个寒假中尖子生们一刻不敢放松。

 

    “今年学校共收到来自四五十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的名额,共有400多个,这吸引了很多学生参与竞争。”金陵中学有关老师透露,自主招生考试报名分校荐和自荐两种,学校累计参加今年自主招生报名的有一千七百多人次,参与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比例超过60%。

 

    “我们今年高三这届一共有800多个学生,其中有600多名学生获得了不同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资格。”南师附中周俊副校长告诉记者,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用好名额,不造成冲突,学校的做法是符合条件的学生推荐时只推荐一所高校,不能重复。“因为自主招生考试和江苏目前的高中教学不完全一致,因此参加考试的学生需要做一些额外的补充。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高三起,学校就开设了各门学科的开放式辅导讲座。”

 

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但多数学生将“一无所获”

 

    “参加自主招生考试会牵扯学生不少精力,就拿报名来说,光是搞一个高校的审核材料,学生可能就要跑教学处好多趟。而对相当部分的学生来说,这些忙碌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南京一所名校相关负责人忧心忡忡地表示:现在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实际上就是高校提前“锁定”一批尖子生,把高考的战役提前。

 

    “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自主招生的战场,但事实上最后能够获取优惠政策的只是少数学生。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放弃了正常的备考,情绪上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丢的可能就不止是十分、二十分。”这位负责人透露说,高校联盟中,各个高校会遵守约定中的共同利益部分,而为了夺得好生源,也会有一些小动作,到时候被搅得无所适从的还是考生。

 

海门中学校长:我们不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

 

    “自主招生考的内容和中学教学的内容不完全一致。有些考试内容并没有学过,需要学生自己补充进去。”海门中学石鑫校长告诉记者,他们学校今年高三共有800多人,其中获得报考资格的有300多人。“今年自主招生考试时间推迟,对学生备考高考来说并不是好事情,因为离高考的时间越近,自主招生考试对正常备考复习的冲击就越大。“接下来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将陆续开考,很多学生都要出去赶考,这就打破了日常有板有眼的学习安排。对孩子来说,也未必是好事情。因此,我们并不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考试。”(本报记者王璟蔡蕴琦)

 

近期南京地区自主招生测试时间

 

    2月19日: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校联考;南航、南理工、河海、南农、南邮分别进行自主招生测试

    2月20日:北大等高校联考

    2月26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校联考;中国药科大学自主招生测试

 
信息来源:2011-02-13《扬子晚报》
http://sz.yangtse.com/guonei/2011-02-13/81149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