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改革”列入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

(2011-02-11 13:46:27)
标签:

袁贵仁

高考改革

教育部

工作要点

《新京报》

教育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高考改革”列入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
将成立专门机构研究制定高考改革方案

 

晨雾 / 转贴
 
 
 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教育部表示,今年要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并要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高考改革试点。教育部官方网站昨天公布了今年的工作要点,今年要按照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要求,开展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分类入学考试试点。

 

 新增硕士招生计划全系全日制

 

 教育部在今年的工作要点中表示,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大幅增加专业学位招生比例,新增硕士生招生计划原则上全部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博士生招生向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研究领域或重大科技专项倾斜。在高校专业建设上,教育部表示,今年要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

 

 教育部今年的工作要点中涉及教育系统党建和干部方面的内容还包括,教育部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按照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学校的关系,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发布《高等学校章程制定办法》,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落实党委和校长职权。

 

 教育部再次承诺治理择校乱收费

 

 教育部今年要推动各地明确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细化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指标。

 

 教育部再次承诺,进一步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重点推动大城市治理择校乱收费工作,研究制定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推动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教育部今年的工作要点中表示,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发展差距。

 

 在学前教育方面,教育部今年要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幼儿园建设,配备必要的玩具、图书等教育教学设备。

 

 ■ 看点

 地方高考加分项目将清理

 

 教育部在今年的工作要点中强调,要清理高考加分政策和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去年11月教育部联合其他四个部门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主要涉及中学生学科奥赛(以下简称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以及体育特长生加分两个项目,并提出对民族加分予以规范,但类似“三好学生”等加分项目并没有再出台规范措施。

 

 教育部在今年的工作要点中表示,要制定招生信息公开办法,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继续加强对特殊类型招生的监督。依照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规定,我国就有高考加分或分数优惠政策。那些受地区级以上表彰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烈士子女、体育竞赛获奖者、受政府表彰者等均可得到降分录取的优惠。

 

 除了教育部出台的相关加分政策,各地出台了自己省域内的高考加分政策。在实际招生过程中,有些地方甚至把获得县级、校级获奖者也列为加分对象。此前媒体报道说,全国各地有200多项高考加分或分数优惠政策。加分泛滥,以及因此产生的个别不透明、不公平等现象,广受社会诟病。

 

 ■ 新闻背景

 教育部长撰文谈高考改革

 

 今年1月3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学习时报》撰文透露了“下一步高考改革的主要思路”。但值得注意的是,“高考改革的主要思路”并不等于高考改革方案。

 

 袁贵仁在文章中透露说,高考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人才培养选拔影响很大。下一步高考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一是按照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要求,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二是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三是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减轻高考压力;四是完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五是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的“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择机会。

 

 袁贵仁表示,考虑到高考涉及面广、敏感度高、政策性强,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改革总体方案。

 
信息来源:2011-02-11《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2/11/content_199734.htm?div=-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