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是“客人”,要让他们快乐

(2011-01-11 11:48:34)
标签:

少儿

马利文

上城区

钱江晚报

客人

分类: 高考心理和方法

“让孩子考进前10名”,一半家长这样想

孩子是“客人”,要让他们快乐

 

晨雾 / 转贴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近日上城区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有50%的家长希望孩子进班上前10名。对于这个调查结果,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马利文有话要说。在近日举行的2011年上城区教育德育工作研讨会上,马利文以自己接触过的优秀大学生为例,告诫广大家长:再优秀的孩子,都不能只成为家长希望的样子;家长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来自己家“问路的客人”,让客人在家里过得很愉快的主人才是成功的。


      读了研究生,为啥还郁闷


      马利文接触过的学生都很优秀,但即使是这样的学生,到了大学很多却很迷茫。一个学生物的男生,马利文问他为什么选择生物,回答很简单:因为不用学高等数学。到了大二,要填职业规划,男生不知道该怎样填。


      “在我的研究生中,也会碰到几个心情抑郁的。有一个研三的学生,马上要毕业了,跑过来说,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马利文说,她曾碰到过外校这样一个读研究生的女生,在寝室里不合群,觉得缺少关爱和友谊,要自杀,她甚至写好了遗书,绕着操场一圈一圈的走,做最后的挣扎。马利文说,后来她碰到了这个女生,知道了她的故事,当时她妈妈也来了,妈妈哭着对女儿说,你怎么这么傻,你一直是妈妈的骄傲。在妈妈眼里,女儿成绩优秀,从小当班干部,唱歌好,人漂亮,即使成绩没考好,妈妈不说她自己也会哭,说下次会考好。“妈妈一直说,女儿是她的骄傲,但这个女生最后吼了一句,‘够了,如果我没有这些,你还会觉得我是你的骄傲吗?’”


      马利文看到,当女生说出这句憋了多年的话时,妈妈一下子呆了。


      宽容的父母,把孩子当“客人”


      马利文经常跟自己的学生交流,让这些学生回看来时路。“他们都很优秀,但他们觉得这种优秀是做给别人看的,而不是自己想要的。”


      一个女生曾这样问她,“真正的我是个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我活的十几年里,从来没有快乐过。”女生说,现在的她是父母希望的,这些年来她一直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女生智商高,记忆力超群,长期不做作业也能考高分,父母、老师一直觉得她是一个超优秀的孩子。女生很听父母的话,父母说读书阶段不要谈恋爱,她就不谈;读了研究生,父母说可以谈恋爱了,她就谈了,后来父母说谈个一两年就差不多可以结婚了,她也没反对!“女生后来说,她连自己都不相信,她这么听父母的话,连谈恋爱都听!马利文说,许多时候,家长希望孩子成功,却没有想到他是否幸福。


      “有一本书,说每个孩子是向家长问路的客人,迟早要独自上路的,做主人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客人在家中愉快。”


      孩子都有潜能,不要压抑他们


      有这样一个师生问答,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世界上第一高峰是什么峰?”


      学生答:“珠穆朗玛峰。”


      老师再问:“世界第二高峰呢?”


      学生:“……”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做第一,因为第二永远是默默无闻的。”马利文说,不管孩子喜不喜欢,他们只能按照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去做,才能得到承认,有“存在感”。


      一位20多岁的女生,回忆自己的过去,有一件事记忆深刻:小学一年级老师让他们写8,不写好就不能回家,她写了两页都通不过。这个女生说:“所以从小我就知道,在老师面前只能小心翼翼的表现,让老师喜欢,这样才能回家。”


      马利文说,每个孩子都有潜能,在适合成长的环境与教育下,潜能会慢慢释放,而一旦被压抑,有可能被异化成破坏性很强的东西,“很多大学生的表现说明,他们需要父母、老师更多的理解和爱。”

 
信息来源:2011-01-10《钱江晚报》
http://www.51028.com.cn/NewsPaper/content.aspx?dbid=1079&rq=2011-1-10&bc=b0006&kid=20110110000000256&tbn=T1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