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加分项目 半年内完成清减
(2010-12-11 14:25:01)
标签:
北京高考教育部全国奥赛法制晚报 |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
高考加分项目
本市加分新规最快2014年实施
晨雾 / 转贴
信息来源:2010-12-11《北京日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0-12/11/content_346383.htm
法制晚报:
北京高考加分项目半年内“瘦身”
本市对目前近20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清理调减报教育部批准后拟从2014年开始实施
信息来源:2010-12-11《法制晚报》
http://www.fawan.com.cn/html/2010-12/11/content_279423.htm
北京晨报:
高考加分半年内调整
高校表示加分影响力已降低
晨报讯(记者施剑松)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全国省级招考部门须在半年内完成高考加分项目的调整方案并报教育部审批。昨天,记者从北京市高招办获悉,市教育考试院正按教育部要求研究北京高考加分政策,明年上半年将提出北京版的高考加分调整方案并报教育部审批。市高招办有关负责人强调,目前北京高考加分政策无变化。受加分政策调整影响的学生为2011年起进入高中的学生。
据了解,目前本市包括加分、保送、优先录取等照顾项目有近20项,其中,市三好学生、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少数民族;市优秀学生干部;市级体育比赛优胜、见义勇为人员等加分只适用于北京地区高校。根据统计,2010年高考,本市有万余名考生享受到各种加分照顾,其中,享受加分的少数民族考生为6700多人,凭借市三好生获得加分的考生约2000人,市优秀学生干部加分约800人。
■马上就访
划分专业仍按“裸分”
高考加分政策备受关注,因为加分直接影响高考录取结果。然而记者从部分高校了解到,加分在高招过程中的影响力已经在降低。目前,各高校对地方加分只会在高考录取时考虑,分专业时则还按考生的“裸分”计算,即考生被录取后优先满足高考实考分高的学生的专业要求。而香港中文大学等港校则对各类加分不予承认。晨报记者施剑松
信息来源:2010-12-12《北京晨报》
http://www.morningpost.com.cn/bjcb/html/2010-12/12/content_65740.htm
北京青年报:
高考加分项目
明年6月前瘦身
本市将对目前20多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清理调减 新规最快2014年实施———
本报讯(北京青年报
2010年高考,本市包括加分、保送、优先录取等照顾项目多达20多项,其中,市三好学生、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少数民族,市优秀学生干部,市级体育比赛优胜,见义勇为人员等加分只适用于北京地区高校。2010年高考,本市有万余名考生享受到各种加分照顾,其中,享受加分的少数民族考生达6700多人,凭借市三好生获得加分的考生超过2000人,市优秀学生干部也达到800多人。
但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对高考加分项目的规范调整结果:从2014年高考起,全国奥赛、科技竞赛获奖学生的保送资格将被取消;能加分的体育特长最多只有10项。新办法将适用于明年入学的高一新生。教育部要求各地高招部门重新梳理和评估本地区现行高考加分项目,加分项目是否合理、照顾强度是否合适、约束条件是否增加、监督管理如何加强、违规惩处如何加大等均属梳理和评估范围。目前,教育部的加分政策只有14项,但各地的加分政策却多达200多项。
高考加分项目的清减,引起了家长的热议。不少家长说,不少高考加分项目弄虚作假严重,损害了高考的公平公正。他们甚至建议,既然像奥赛这种真刀真枪考出来的保送加分项目都取消了,像优秀干部等没什么量化标准的加分政策更应取消。
记者了解到,加分在高考竞争中的作用十分明显。按照我国目前的高校录取制度,高校提档和录取都把加分计入录取总分里面。举例说,某个考生高考成绩640分,没有任何加分;另一考生高考成绩630分,但有20分加分。那么,如果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为641分的时候,高考成绩640分的考生落选,630分的考生被录取,因为北大是按照加分后的总成绩录取另一考生的。因此,没有加分的考生甚至被社会称为“裸考”。一些优秀学生为了增加上名校的竞争力,通过包括自主招生、学科竞赛、变更假少数民族等各种方式获得加分。
近年来,部分高校已对加分政策进行了修订,但也只是在分专业时按考生的“裸分”算。北京大学招办负责人举例,如果两个考生一个实考650分、有10分加分,另一个实考660分,北大不仅优先录取后者,还将优先满足其专业。
市教委表示,今后所有拟享受高考加分的考生,均须经过本人申报、有关部门审核、省地校三级公示后方能予以认可。高招过程中,有关部门将严把民族及户籍变更等关口,防范和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何时查实何时严惩。
信息来源:2010-12-12《北京青年报》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75166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