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舞弊主谋为何又是大学生

(2011-06-10 11:46:53)
标签:

教育

孙鹏

吉林

高考舞弊

马某某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高考舞弊主谋为何又是大学生

 

晨雾 / 转贴

 

  因为大学生的参与,高考舞弊的科技含量和组织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愈演愈烈的高考舞弊,现在已是必须出重拳、想高招专项治理的时候了。

 

  今年高考期间曝光的两起舞弊案件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一起发生在广东,高考语文科目开考不久,就有一个名为“马加润”的网友在微博上准确发布了作文题目:回到原点。这条微博被网友狂转,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疑虑。经查实:这是一起里应外合利用手机偷拍和传送题目进行舞弊的案件。另一起发生在吉林,一个青年人组成的犯罪团伙在考前向多名学生和家长兜售作弊器材,牟取暴利。

 

  这两起案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舞弊的主谋都是在校大学生,吉林那个领衔舞弊者还是个研究生。回首以往媒体的相关报道就会发现,每年破获的高考舞弊案中,都晃动着大学生的身影。甚至可以说,大学生作为往届高考的优胜者,凭着熟门熟路的解题技巧和应考经验,已经成了高考舞弊的一支主力军。

 

  遍观类似案例,大学生频繁参与高考舞弊,均被厚利所诱。这些年来,社会上理想主义失落,拜金主义弥漫,大学的象牙之塔也不能幸免。为利益铤而走险,他们完全不以为耻,全无心理障碍。吉林的研究生事先精心调查“市场”,亲自去南方采购作弊器材,组织起分工明确的团队,为不同的“服务项目”标上不同的价码,甚至还留了后手防范买主们事成之后不肯付钱,俨然是规范的“一条龙服务”。广东这起案件组织性稍差,但作弊大学生用手机接到题目后,也已发送给“枪手”,让其代写作文。如果不是“马加润”一时手痒把作文题目发到微博上,他们极有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作弊成功。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都是栋梁之材。大学生本应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些贪图一时之利作奸犯科者,不仅个人前程尽毁,也败坏了大学生的清正形象。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对学业和考试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是大学生应有的基本品格。参与舞弊就意味着他们对考试的认识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意味着他们早已感知不到的知识殿堂的神圣不可亵渎。这固然是舞弊者们的个人修养不足,却也反映出大学在学风建设和治学态度培养方面的不足。这些年,大学校园里生活和教学硬件普遍改善,却总是曝出教授学术不端和大学生充当枪手的丑闻,这是值得校长们深思的问题。

 

  另一方面,现存的法律空白给作弊者留下了可乘之机,过往的轻微处罚使他们贼胆大增。中国没有专门的《考试法》,《刑法》中也没有专门的章节惩治舞弊。从以往的案例来看,窃取试题的行为在《刑法》中有比较明确的条款相对应,但作弊链条上的其他人,包括组织者、枪手、传送信息者,却难以找到合适的条款定罪处罚。大多数情况下,作弊只能由教育部门按照考试违规来处理。对于那些已经获益的学生,教育部门可以取消其入学资格。对于那些被抓了现行的学生,教育部门可以取消其考试资格。可是对于只作弊不考试的社会人,教育部门就鞭长莫及。

 

  因为大学生的参与,高考舞弊的科技含量和组织程度越来越高。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忧虑的事情:如果青年人普遍丧失了对作弊的耻感,再通过“言传身教”把这种风气传导给更年轻的学生,将不仅破坏高招录取的公平公正,而且会污染整个水源,危及中学和大学校园内的学习空气。对于愈演愈烈的高考舞弊,现在已是必须出重拳、想高招专项治理的时候了。

本报评论员 李星文

 

信息来源:2011-06-10《北京青年报》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78788354

 

案例回放:

 

考生开考前手机偷拍作文题

广东教育考试院查实作弊行为  澄清不存在语文试题泄密

 

    据《南方都市报》、新华社报道6月7日,广东高考首日开考不足半小时,网上微博即发表高考作文题,一度引发公众对“高考泄题”的质疑。广东省教育考试院9日透露,经查实,这是一起不法人员利用手机进行考试作弊行为。

 

    开考后题目现微博

 

    7日上午,普通高考语文科目考试期间,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从网上获悉有人在微博上发出作文题目的帖子后,立即联合广东省公安、保密部门成立调查组进行核查。

 

    经查实,微博上发表高考作文题目是广州某高校学生马某某所为。据马某某交代,为帮助原高中同学陈某某(汕头市潮南区某中学考场考生)提高高考成绩,与其预谋作弊。据陈某某交代,7日上午语文考试时,他私藏手机逃过监考人员检查,进入考场,在试卷发放后,趁监考人员不注意,用手机迅速将语文试题拍摄后,对外发送。

 

    调查组调取考场录像显示,监考员按考务规定在7日上午8时50分面对考生启封试卷,8时55分开始向考生分发试卷,陈某某在8时57分用手机拍摄语文试题。

 

    马某某交代,他在场外获取语文试题信息后,随即将作文题目通过某网站微博发布,同时发送给颜某某代做。通过调取考场录像及采取技术手段侦破,调查组确认,这是一起场内个别考生与场外不法人员利用手机进行考试作弊行为,不存在语文试题泄密。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表示,参与考试作弊考生陈某某将按照高校招生考试有关规定,取消今年高考各科成绩,并禁止明年报名参加高考,其他参与作弊人员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此前不承认作弊

 

    6月7日,马某某发布微博后,记者曾在其就读学校找到他。马某某是广东某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大一新生。在接受采访时,马某某承认网上微博正是他所发,但坚持说是自己猜中了高考作文题。

 

    马某某说,高考首日的语文考题并非谁泄露给他的,也不是他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得的,全是靠他自己“猜”出来的。马某某还说网上猜题很正常,也有其他许多网友在猜题,被他猜中了没想到会“惹麻烦”,只能算他自己“倒霉”。记者进一步追问怎么猜中时,马某某又显得不置可否,最后只能说是“瞎猜的”。

 

    记者了解到,马某某发这条微博并未告知室友或其他同学。有同学反映是在课堂上看到马某某发的微博,一开始还不以为意,没想到中午得知真的是作文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信息来源:2011-06-10《京华时报》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1-06/10/content_668792.htm

 

研究生成吉林作弊团伙主犯

 

    据新华社电6月4日,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警方根据群众举报,一举打掉了一个高考作弊的犯罪团伙,此犯罪团伙中的主要成员,是一名在读的研究生孙鹏。

 

    5月27日,吉林省梨树县公安局民警接到吉林师范大学实验高中教师的举报,说有人用同一个手机号码,接连给该校两个高三班级的30多名同学打电话,称卖考试作弊器材和高考答案。这些人称作弊接收器每套售价1000元,如果考生成绩过本科线,他们将收费2.5万元,考入重点高校则收费12万元。

 

    6月4日凌晨,经过缜密侦查,干警们在吉林省临江市一户农民家里,将3名犯罪嫌疑人当场抓获。

 

    梨树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案件中队长刘永凯说:“在调查犯罪嫌疑人背景时,一个我们都没想到的情况出现了——这个犯罪团伙的主犯竟然是一名还在读书的研究生。与他同时被抓获的其他两名嫌疑人,一人是他的女朋友,另一人是他大学同学亲属的女朋友,还有一人徐雷目前在逃。”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这名叫孙鹏的嫌疑人今年28岁,在大学里学习成绩很不错,按正常情况,他毕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职业应该没有问题。

 

信息来源:2011-06-10《京华时报》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1-06/10/content_66879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