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七名北京考生就有一人有加分

(2011-06-08 11:29:52)
标签:

教育

刘昊

北京

本市

高考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全市1.2万余名考生带着加分高考
每七名北京考生就有一人有加分
 
晨雾 / 转贴 
  
  本报讯(记者刘昊  实习生余楚)今年高考,本市每七名考生中就至少有一人有加分。依据市考试院正在公示的2011年本市高考照顾对象名单,总计有1.2万余名考生今年高考将得到加分照顾,占全市考生的16%。虽然今年考生人数比去年略有下降,但受加分照顾的考生比例却不降反升,去年这一比例为14%左右。

 

  在全市19个考区中,海淀区受加分照顾的考生最多,达到2900余人,占该区考生的比例超过20%;其次是朝阳区和西城区北片,受加分照顾的考生均超过了1100人;东城区北片受加分照顾的考生达到940余人。

 

  目前,本市实施的高考加分项目多达17项,其中教育部规定的项目有11项,本市地方加分政策有6项,其中三项加20分,包括“市优秀学生干部”、“获得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考生和“体优生”;另外三项加10分,包括“市三好学生”、“获市级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学生”和“少数民族考生”。

 

  在各种加分项目中,仅受本市地方加分政策照顾的考生就超过万人。其中凭借少数民族身份获得加分的考生规模最大,超过8000人。此外,因“市三好”享受加分照顾的考生达到2200余人;凭借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享受加分的考生为72人;市优秀干部达到843人;而通过全市统测享受加分的体育特长生达到638人。

 

  在分分必争的高考中,享受不到任何照顾的“裸分”考生往往会感到不公平。业内人士表示,在现行加分制度尚未改变的当下,考生也不必太过纠结,因为,虽然享受加分的考生规模不小,但实际上真正加20分的考生并不多——据统计,今年高考1.2万余名考生中,超过八成考生只享受10分加分,仅有不到两成的考生享受20分的加分。业内人士表示,只有两人同时报考同一学校才可能会存在竞争关系。

 

  即便如此,为了维护高考公平,去年,教育部已要求各地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对地方加分的清理。市高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本市的地方加分政策大都出台于上世纪80年代,那些已不适应现在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政策将会得到清理。

 

  按照计划,本市将在上半年完成调减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并报教育部备案。预计7月,“瘦身”后的加分新政将公布,新政将适用于今年9月入学的新高一学生,2014年高考正式实施。
 
信息来源:2011-06-08《北京日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1-06/08/content_410165.htm?div=-1

 
高考地方加分照顾数千考生 
  
  本报讯(记者刘昊)昨天,市高招办公示今年高考本市受加分照顾的考生名单,仅受本市地方加分政策照顾的考生就达数千人。

 

  据介绍,目前本市实施的高考加分项目多达17项,其中教育部规定的项目有11项,本市地方加分政策有6项,其中三项加20分,包括“市优秀学生干部”、“获得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考生和“体优生”;另外三项加10分,包括“市三好学生”、“获市级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学生”和“少数民族考生”。

 

  今年高考,因“市三好”享受加分照顾的考生达到2200余人;凭借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享受加分的考生为72人;市优干达到843人;通过全市统测享受加分的体优生达到638人,仅受这四项地方加分照顾的考生就达三千余人,这还不算历年加分照顾大户的少数民族考生。

 

  有统计显示,教育部的加分政策只有14项,而全国各地的加分政策却多达200多项。去年,教育部已要求各地清理地方加分,今年上半年清理完毕。市高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本市的地方加分政策大都出台于上世纪80年代,本市已对这些政策出台的历史环境、时代背景进行调研,清理那些已不适应现在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政策。

 

  按照计划,本市将在上半年完成调减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并报教育部备案。预计7月,“瘦身”后的加分新政将公布,新政将适用于今年9月入学的新高一学生,2014年高考正式实施。
  
信息来源:2011-06-07《北京日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1-06/07/content_409760.htm?div=-1

 

晨雾点评:

 

    读完这两篇报道,获得如下信息:

 

    1。2011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但是高考照顾加分人数上升;上升幅度为2%。

    2。照顾加分人数总共1.2万人,其中享受本市照顾加分项目的就超过1万人。大部分照顾加分都不是享受教育部规定的加分项目。

    3。照顾加分的“大户”仍然是少数民族。2011年比2010年增加的照顾加分也主要集中在这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