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统计10年委员高考建议 其中对评选三好学生的公平性 教育部门回应——
高考加分调整方案
拟7月出台
共31个建议中 半数已实现或在调整 同时关注招生录取政策的比例超过了四成
晨雾 / 转贴
今天距高考还有6天,记者统计了近10年北京市政协委员有关高考的提案和建议,共计达31件,发现超四成均关注招生录取政策。截至目前,其中半数已经变成现实或正在实现中。
其中,对于委员“应加强三好学生高考加分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管”的建议,教育部门回应,已着手调研,调整方案有望今年7月出台,预计2014年全面推行。
主要高考建议进展
委员建议高考·时间
高考日调至6月首个公休日?
每年6月7日和8日都是“雷打不动”的高考日,不免会“遭遇”工作日早高峰,因此常会出现交警为考生开路等场景。而住天通苑的考生6点前就得出发。
同时,几万名考生再加上家长、监考人员,分别从各个区县几乎在同一时间段赶往100多个考点,给交通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10年里市政协委员曾3次提案建议,将高考时间调整至6月的第一个公休日。
●追访实现度
关乎全国考生 已经开始调研
针对高考时间调整问题,不仅是市政协委员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大讨论。有的反对,表示调整会给教育工作带来难度;有的赞同,表示调整将为考生提供方便,降低了拥挤程度。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回应表示,高考时间关乎全国考生利益,需同时兼顾城市考生和农村考生,不能妄下定论,需经组织专家调研、探讨。目前,教育部已开始在30余省份进行调研。
委员建议高考·加分
评选三好学生的过程公平吗?
记者统计近10年高考提案发现,从2009年开始,本市高考加分政策开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家对加分项目以及政策的公平性越来越重视。
市政协委员张礼斌曾提案表示,三好学生加分政策能够产生积极作用,但对三好学生评选过程中的公平性许多人持怀疑态度,应加强三好学生加分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管。
●追访实现度
加分调整方案 7月有望出台
本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教育部要求,北京已着手对目前实行的高考加分政策进行调研,理清各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实施情况。对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与时代脱节的政策,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调整,并上报教育部审批。
目前,北京高考加分项目共有10余项,加分幅度有10分和20分两个档次。其中包括市三好学生、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少数民族、市优秀学生干部、市级体育比赛优胜等。奥赛省一等奖等已被取消了加分资格。
据透露,高考加分调整方案有望于今年7月出台,按照惯例将从政策出台后的新高一学生开始实施,预计于2014年高考全面推行。
委员建议高考·志愿
全面实现“大平行”志愿?
市政协委员刘力曾多次提案,建议高考实现“大平行”志愿,这样更利于减轻考生的压力。他表示,平行第一志愿的本质是要实现让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高考成绩,达到进入与之相适应的大学学习的目的,而不至于使高分考生落榜。
也有市政协委员建议,本市的志愿填报应像许多省份一样,实行先考试后填报志愿的方式,这样有利于人才准确定位,不利于人才流失。
●追访实现度
目前已经实行 二志愿“大平行”
对此,市教育考试院高招办主任高福勤表示,从专科志愿的“小平行”到现今的二志愿“大平行”,本市有关高考志愿的政策正在进行一步步的探索。
他同时表示,如果高考志愿实行“大平行”,那些退档的考生将面临很大的落差,其落差会比一、二志愿之间的级差更大。据介绍,目前本市一志愿的录取率是90%,而其他地区实行“大平行”的一志愿录取率也是90%,没有差别。
另外,对于志愿填报时间的建议,本市仍采取考前猜分填报志愿,尚无修改计划。
委员建议高考·录取
高考不一次性考核分数?
对于高招录取,市政协委员于丹建议,应以学习能力、社会人格健全等为综合指标体系,而不应以一次性考核分数为唯一性标准,因此应改革高考录取方式。
●追访实现度
未来将会出现 多种招录方式
许多学者、专家认为,“过独木桥”式 的高考模式是应试教育的体现,应该尽早改革。
目前,北京已有高校开始新录取方式的改革探索。比如,自主招生范围扩大了,北大招生开始推行校长推荐制,均改变了“一次性”的考试录取模式。
考生可参加全国高考,同时还有机会进行第二次考试。教育专家预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招录方式出现。
近10年部分委员高考建议
考试模式应提早确定
考点学校设立考生休息处
提前公布高考方案
高考命题应以“不超纲”为限
高考阅卷改为网上阅卷
应废除高考应试教育
调整高考日期缓解交通压力
加强对高考录取“死角”监察
高考从报名到录取均实行社会化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进校园,对高考生常规进行心理健康测评
改高考志愿为平行报志愿
实行高考平行第一志愿
关于高考航空模型、航海模型、航天模型、车辆模型、无线电测向、业余电台等六个项目体育特长生认定的建议
给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子女高考加分
高考艺术类考生数学成绩只做参考分
改革高考录取制度
高考志愿改为完全平行报志愿(“大平行”)
关于市级三好学生高考加分问题的提案
解决“高加会”政策带来的新问题
变更高考填报志愿方式
多措并举杜绝高考状元炒作
委员高考建议内容进展
类型
次数 进展
招生录取 12次 多数在调整中
高考方案 8次
多数已实现或在调研
异地高考 7次
未实现
其他
4次 部分实现
制图/周建文
本版文/记者
周超
信息来源:2011-06-01《法制晚报》
http://www.fawan.com.cn/html/2011-06/01/content_309823.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