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金格作文模板”受到抨击

(2010-12-05 14:07:18)
标签:

少儿

郭振有

作文

中国教育学会

模板

分类: 晨雾原创

“黄金格作文模板”受到抨击

 

晨雾 / 文

 

    12月4日《中国教育报》发表了一篇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先生撰写的评论《神奇而又可怕的“作文模板”》(见本文后附件转贴),文章不指名地抨击了一种所谓的“黄金格作文模板”。如果晨雾没有判断错的话,就是周三《法制晚报》教育专题版常常出现的那一整版“软文”《55名学生凭作文闯进北大、复旦》。因为晨雾在2010年10月28日曾经转贴过这篇文章并写过点评。

 

“黄金格作文模板”受到抨击

2010年10月27日《法制晚报》07版教育专题的整版“黄金格作文模板”软文

 

    据该软文介绍,所谓的“黄金格作文模板”是“我国著名作文教育专家胡国华老师历经35年独创的一套针对中小学作文训练的一种方法,经过中国十一五重点课题研究小组决定全国推广”。胡国华是何许人也?该文章介绍,胡国华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国优质教育资源评价与推广课题组核心成员,全国中语会本体改革中心理事,国家骨干教师培训班导师,“高考命题研究与中学教学之关系”课题组成员,华师一附中高级教师,著名作文教育专家,连续25年担任湖北高考作文阅卷子组大组长,全国举办作文报告会上百场,所培养学生高考作文成绩都在55分以上”。

 

    然而颇具讽刺味道的是,这样一位“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国优质教育资源评价与推广课题组核心成员”的“优秀成果”,却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先生的严厉抨击。教育学会的副会长公开抨击教育学会的“重点课题成果”?莫非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否则中国教育学会为何不出面澄清,此“成果”与教育学会无关?

 

    另外,郭振有先生指出,所谓“作文模板”能解决的,不可能是素质教育要求的写作能力,而是适应应试教育的“应试八股文”。郭先生并没有提及另一个问题:这“作文模板”在应试教育,特别是在中考、高考中到底“管不管用”?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奇” – 让“55名学生评作文闯进北大、复旦”?从郭先生评论文章的题目(《神奇而又可怕的“作文模板》)看,似乎默认了《作文模板》的“神奇”。如果《作文模板》神奇管用,需要抨击的应当不仅仅是这个“作文模板”了,而是我们的中考、高考的语文命题和评分体系了。
 

    因为在当前高考的指挥棒下,所有的中小学教育都不可能脱离应试教育。尽管“作文模板”引导学生去适应“应试八股文”,只要这个“作文模板”真有那么神奇,不管它有多“可怕”,这个“模板”在考生和家长中的市场也会大得很了!

 

附件:12月4日中国教育报评论:

神奇而又可怕的“作文模板” 
  
  “一套‘活’模板,让作文变简单。”“三步快速写出高分作文,想写不好都难。”近日,一篇关于神奇作文的广告在报纸上整版推出。广告称,“据家长反馈,这种《黄金格作文》模板能帮助孩子快速写出好作文。这套方法真的太神奇了”。

 

  如何神奇?我们可以看看广告中举的一个例子。有一个学生今年高考写的《仰望星空》的作文就是按此模板运用发散思维,以仰望星空时的感想为“触发点”,引出了几部分内容:仰望星空,贝聿铭坚定了建筑的梦想。仰望星空,邰丽华坚定了舞蹈的梦想。仰望星空,袁隆平坚定了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仰望星空,刘翔坚定了田径的梦想……

 

  这真是一篇好作文吗?正好,近日《文汇报》发表了上海一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文章《给高考满分作文挑刺》,尖锐地批评了当前一些所谓好作文的弊病。作者文中列举的这几篇满分作文也都是因“存在某种特殊结构”和技巧而得满分的。有一篇满分作文,初读“不能不被作者的才华所折服,清晰的思路和结构、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征博引的文化知识,看起来的确很美”。但是,它“内含不明外延不清的概念,不恰当的判断与不合理的推理,只会把读者搞得云里雾里……总体上给人含混不清的感觉,是一篇不讲道理的议论文”。另一篇满分作文,则是“堆砌文化典故”,“口号很多,激情很多,名流很多,名句很多,只是内涵很少”。

 

  这岂只是几篇作文的病症,可以说是现在一些中小学生作文的通病。“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亘古不变的作文真理。文章必须有益于时代、有益于现实,必须写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真心实意。通过作文教学,应该熏陶学生崇拜母语的感情,养成他们大量阅读的习惯,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认识和分析能力、合理和善于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写作态度和写作趣味。这是靠任何神奇的“作文模板”所能解决的吗?

 

  所谓“作文模板”能解决的,不可能是素质教育要求的写作能力,而是适应应试教育的“应试八股文”。明代的李贽曾著有《童心说》一文。他认为,为人为文皆需有童心、真心。写文章如失却了童心和真心,说话就言不由衷,当官办事就没有坚实基础,写出的文章也不能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

 

  写文章是要讲方法的。方法讲得正确得当是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叶圣陶、夏丏尊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写过文章作法一类的书,介绍基本的评析文章和作文的技巧方法,对指导学生作文起了很好的作用。但他们从没有造出一种“模板”让学生套用。那位搞“作文模板”的教师也许教作文有他的一些绝招,也许能收到得高分的效果,但如果把“术”凌驾于“道”之上,重术轻道,甚至用这一套“黄金格模板”来诱引中小学生为提高分数而写作文,这与旧时代科举考试的“八股文”有什么区别呢?

 

  作文的确很难,我们的很多语文教师都在为作文苦恼,同时也在脚踏实地进行改革。如天津大港五中,将传统的“独语式”作文改为“互动态”作文,强调生活是写作本源,重视生活触发,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并让学生用作文干预生活,表情达意,同时实行生生、师生、家校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互相讨论评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这个学校的学生最爱上的课是作文。他们的作文都是用真心真情写真实的事情和感受,发表真实的有独到且较深刻的见解。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正路。

 

  做广告是为了赚钱。但赚钱应循“道”,而不应离“道”而行。今天的应试教育泛滥,我们的出版社和媒体也在推波助澜啊!

  ■郭振有  (作者为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信息来源:2010-12-04《中国教育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0-12/04/content_38872.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