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种取消单招对北京考生没有影响吗?
晨雾 / 文
昨天(11月26日)晚上,晨雾在纸条箱看到一位家长的留言:
晓阳说:今天26日的《京华时报》评论小语种政策,说北京不受影响,与您说的不同。请您再分析分析
2010-11-26 23:56
晨雾感到很惊奇。那么我的说法是什么?原来是指11月25日晨雾转贴法制晚报文章《教育部:小语种单招明年全取消》后面写的一段晨雾点评:
晨雾点评:
此消息前些天已经有传闻,今天终于得到了教育部官方的证实。这也应当算是一个比较重大的消息了。因为此前北京有三校(北外、北语、二外)小语种提前单独招生。晨雾讲座曾经举过一个“风妈妈”的例子。“风妈妈”的儿子就是2010年小语种提前单独招生理科507分被北语录取,而这一年北语正常批次理科录取分数线是567分。
2011年小语种提前单独招生将彻底成为历史。
那么京华时报说了什么?于是晨雾又查阅了一下2010年11月26日的京华时报,在A06版的左下方有一篇文章《高校小语种单独招生全部取消》(全文附后),文章在对教育部发言人的关于全部取消小语种单独招生的发言进行转述报道之后,结尾加了这么一段话:
据了解,北外、北语和北二外几所语言类大学在北京这几年都没有使用单招的方式招生,而是采取提前面试,通过高考提前批招生的办法,所以小语种取消单招的政策对北京考生影响不大。
晨雾可以明确指出,京华时报的这段话明显不是教育部发言人说的。并且这段话是错误的。错在哪里?
1.事实上,北外、北语和北二外三所语言类大学在北京一直到今年(2010年)都还在使用单招的方式进行小语种招生。其具体的招生规则可见北京教育考试院的公告《关于做好201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三所院校部分外语专业在京招生工作的通知》。
2.上述考试院通知第一条就规定: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部分外语专业2010年在京招生实行考生自愿报名,单独加试,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不填高考志愿,在提前批次录取之前单独录取的办法。
3.北外、北语和北二外三所语言类大学在北京一直到今年(2010年)都没有将小语种招生列入提前批次,在提前批次查不到其招生计划。
4.小语种取消单招的政策对北京考生不能说影响不大,而是影响较大。因为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家长为了这个提前单独招生的小语种奔波。原因是参加提前单独招生的小语种即使没有被录取,不会影响后面任何正常批次(包括提前批次)的录取,相当于多了一次机会。
5.小语种取消单招的政策对北京考生的另一个影响是,三所语言类大学小语种招生计划首次纳入提前批次的招生计划,将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录取。由于录取的条件变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没有往年的分数线数据,报志愿是会比较茫然。
由于每年提前批次部分高校也有小语种招生,而北外、北语和北二外三校在北京也有小语种提前单独招生,那么这两种招生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1.前者属于列入正常批次的招生,后者属于正常批次以外的特殊类型招生。
2.前者需要在统一规定的时间正式填报高考志愿,后者只需在高校报名,不填高考志愿。
3.前者参加针对所有考生统一安排的口语面试,后者参加所报学校的单独加试。
4.前者是在提前批次录取,后者在提前批次开始之前就已经录取完毕。
大家也许都会有印象,每年7月6日-7日京城媒体都会有类似这样一篇新闻:第一份高考录取通知书送达考生手中,配以考生接到通知书的照片。但是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位考生的专业总是小语种的。这不是巧合。因为只有小语种的录取是在提前批次开始之前就已经完成。2011年这道“风景”也许会换换花样。
附:2010年11月26日京华时报原文:
高校小语种单独招生全部取消
改为本科提前批次录取
本报讯(记者周逸梅)昨天上午,教育部明确表示明年小语种全部取消单招,改为在全国统考生源内进行本科提前批次录取。
小语种招生即普通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非英语)专业招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2010年,我国共有19所高校不再实行小语种单招,改为提前批次或本科批次录取。2011年,所有原来单独命题和招生的小语种招生方式改为在全国统考生源内进行本科提前批次录取。
续梅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小语种人才十分匮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陆续批准25所高校单独命题和招生,而目前高校外语教学水平全面提高,一些高校提出对此应该进行全面改革。
教育部2008年下发的《关于做好2009年部分普通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非英语)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到,2009年,25所试点高校的小语种招生可面向有关中学继续开展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及单独录取工作,但要求经过1至2年试点,小语种提前单独招生要逐步过渡到在全国统考生源内进行本科提前批次录取。
据了解,北外、北语和北二外几所语言类大学在北京这几年都没有使用单招的方式招生,而是采取提前面试,通过高考提前批招生的办法,所以小语种取消单招的政策对北京考生影响不大。
信息来源:2010-11-26《京华时报》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0-11/26/content_606822.htm
2010-11-28
晨雾的说明:
十分感谢“新浪网友2010-11-28 16:32:15”的评论:
晨雾老师您好,关于小语种招生政策的改变,您的理解有误。
教育部指的单独单招是指在前些年像北外,二外,传媒大学每年2,3月份报名考试,由报考学校命题,只考语数英三科,被录取的考生就不用高考了,但这只对外地考生。北京考生只参加面试,但要参加高考录取。北京考生在小语种【目前只有北外,北语,二外三校】在京不用填报志愿,大家称为零批次或提前的提前批次,但它的本质仍属于高考统一招生。据我了解的情况,2011年北外,北语,二外仍用目前的方式在京招收小语种专业,即参加提前面试,参加高考,但不报志愿。报上说的是很正确的。希望大家明白。
读了这位网友的评论,又仔细研究了教育部发言人所述“2011年,所有原来单独命题和招生的小语种招生方式改为在全国统考生源内进行本科提前批次录取”,教育部的这项举措只涉及到了“原来单独命题和招生的小语种”。晨雾认为这位网友的理解是正确的,而晨雾此前的理解是不对的。对于因此给一些家长造成的困惑,晨雾在此向大家致歉!
事实上,此前小语种专业招生方式大致分3种:
第1种是提前单独招生,由学校自行命题、考试。已被小语种提前单独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高考(这种方式这些年在北京都没有见过,因此对北京几乎没有影响);
第2种是小语种专业在提前批次之前录取,考生要参加高校单独组织的面试,同时还要参加高考(北京三校都是采取这种方式);
第3种是在提前批次、本科第一批次等批次录取,其报考方式与其他专业相同(这高校普通专业招生录取无区别)。
教育部今年的举措不是突然的,而是在2008年下发通知,要求经过1至2年试点,有关高校的小语种提前单独招生要逐步过渡到在全国统考生源内进行本科提前批次录取。今年的举措是在落实两年前提出的要求。今年取消3种方式中的第1中提前单独招生,改在提前批次、本科一批次等批次进行录取,使得报考小语种专业的考生都要参加统一高考。而北京三校此前的小语种招生应当是属于第2种,教育部并没有提到,因此目前看不出会受到影响。
2011年高考十分关心三校小语种的家长,在没有新的通知出来之前,可以参考我文章中提到的《关于做好201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三所院校部分外语专业在京招生工作的通知》做准备。
京华时报的理解也基本正确,只有一点点小错,就是三校小语种的录取不是放在提前批次,而是在提前批次之前。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有被三校小语种录取,你还有机会参加提前批次的统招录取。
加载中,请稍候......